江蘇影視大腕會診"抗戰劇" 眾老總建議應內容把關--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江蘇影視大腕會診"抗戰劇" 眾老總建議應內容把關

2013年03月12日08:26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近日抗戰劇突然間成為業內“吐槽”熱點,大量涌現的抗戰劇令橫店一年內有近50個劇組在“打鬼子”,而龍套“日本兵”一天要“死”8次,另外抗戰劇拍攝的內容也泥沙俱下,雷點重重,例如有專門描寫尼姑和尚拿起槍打日本人的劇,也有像《抗戰奇俠》這樣表現“英雄”徒手把敵人撕成兩半的……這些被庸俗化的抗戰劇內容,是不是就是當下“抗戰劇”的真實面目呢?近日,江蘇幾家在國內頗有影響力的影視公司老總一起“會診”抗戰劇,他們呼吁要理性看待電視劇題材,不要草木皆兵。

  抗戰劇太多?

  中國抗戰素材足可以再寫十年

  抗戰劇現狀怎樣?據統計僅2012年一年,橫店影視城就有近50個劇組在“抗戰”,有一名龍套演員去年在橫店參演30多部抗戰戲,演了200多次日本兵。當天,參與會議的幾家江蘇影視公司代表都不同程度地制作與參與投資過抗戰劇,例如江蘇中天龍文化及江蘇浪淘沙影業就曾合作過《我的抗戰》,而由他們聯手的《我的抗戰2》也已經殺青。不過,浪淘沙公司董事長孫浩並不認為目前是“抗戰劇泛濫”,著名編劇梁志明也認同此觀點,“中國抗戰的史料查一下,裡面的故事就算十年都寫不完。”

  老總們表示,抗戰劇多年來熱度不減是有原因的,江蘇中天龍公司董事長隆曉輝表示,抗戰題材是最能表現民族情懷、中國英雄主義的。孫浩則表示,抗戰劇的成本相對較少,給中小公司提供了機會。鳳凰傳奇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小楓認為,每年電視台交易會上,一線衛視會高價搶走最優質劇,導致二線以下的衛視沒有好的東西競爭。於是收購價不高、老百姓又喜歡的抗戰劇就成了首選。這樣的信息反饋給制作方,大家當然要搶做抗戰劇,那出現什麼稀奇古怪的橋段也就不奇怪了。

  太過娛樂化?

  眾老總建議應內容把關

  抗戰劇水准參差不齊,甚至越拍越離譜。在《抗日奇俠》中,抗日英雄徒手生撕日本兵,《利箭行動》中主人公用飛刀“秒殺”持機槍掃射的敵人……幾家影視公司老總認為,縱觀現在抗戰劇,可以分為以《民兵葛二蛋》為代表的傳統抗戰劇,和以吳奇隆主演的《向著炮火前進》為代表的偶像抗戰劇,以及以《抗日奇俠》為代表的武俠抗戰劇三種類型,被人詬病最多的就是后兩種。“雖然電視劇一定有虛構、娛樂的成分,但過於娛樂的劇確實應該‘收’一點。不能為迎合一些特殊觀眾群體而胡編亂造,堅持正常的審美理念還是很重要的。” 幾位制作人表示,一次兩次可能觀眾會看個新鮮,但是長此以往,絕對會造成整個題材的“墮落”,這是一定要避免的。

  隆曉輝建議,解決抗戰劇庸俗化的根本在於通過內容把關而非題材設限,不能因為一兩部不好的作品就對一類題材“草木皆兵”。回歸理性,需要建立科學的內容審查制度和題材的標准界定。讓市場去選擇,才能豐富片源題材,淘汰次品留下精品。他進一步解釋說,近年來管理部門對涉案劇、古裝劇、穿越劇等劇種設限,通過末端有效地減少了某些題材扎堆、使業態進一步惡化的情況發生。比如規定每家衛視一年隻讓播3部古裝劇,數量控制反饋給制片方,大家紛紛轉向投資拍攝其他劇種,讓前幾年鋪天蓋地的古裝劇制片數量很快減少。然而幾年下來,設限的種類越來越多,“開禁”的題材卻沒有,這才造成了大家普遍扎堆抗戰劇,即使有些公司並不擅長抗戰劇,也不得不加入“抗戰隊伍”,那拍出來的東西自然良莠不齊。劉小楓也持相同觀點,他建言,“要讓更多的題材涌現出來,讓播出平台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揚子晚報記者 張漪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