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新聞可行性芻議--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3期

中國公共新聞可行性芻議

尹 寧 劉 君

2013年03月12日14:2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在美國興起的公共新聞近幾年引入中國,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其與民主社會的建立以及傳統新聞理論的關系成為學界和業界關注的話題。公共新聞的實踐和理論對於我國新聞媒介的改革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但也具有相當多的實踐難題。本文就公共新聞的產生與發展做一簡單梳理,描述其在中國實踐與現實的沖突,而后提出解決這些沖突的突圍之道。

關鍵詞:公共新聞﹔公共社會﹔可行性

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的公共新聞運動在美國新聞界引起了重大的反響,公共新聞自然在這場運動中應運而生。隨后,與其他媒體合作,與公眾一起策劃或設置話題,幫助解決公共問題,這樣的一種新聞理念便在世界范圍內傳播,蔓延了澳大利亞、韓國等多個國家,為美國本土和其他國家的新聞報道實踐提供了新觀念和新方法。此新聞理念是美國媒體為改變當時民眾普遍對政治喪失興趣,對媒體的不信任,媒體日漸與大眾疏離的情況所作的努力。21世紀初,公共新聞引入我國。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幫助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自然成為作為喉舌的中國媒體不可推卸的責任之一。然而,公共新聞在中國的實踐並非一帆風順,中國媒體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未 達到理想狀態。當公共新聞這一保証公民自主權益的理想照進中國這一復雜的社會環境現實之后就會發現,國內對舶來品公共新聞還停留在簡單推介層面,要想達到影響社會進程和媒體體制改革程度需要我們進一步為之付出努力。

一、公共新聞發展現狀簡述

西方公共社會的發展為公共新聞理念的提出和發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公共社會是相對於私人領域而言的公共空間,政府、非政府組織、公民等是公共社會的主體,公共社會的規則是公益性、非營利性的。公共社會理念指導著公共新聞的發展,公共新聞成為公共社會發展的一部分。然而,對於“公共新聞”,“雖然研究者眾,實踐者多,但對‘公共新聞’這個概念的學術界定卻未形成定論”。最早提出“公共新聞”理論的學者是被公認為“公共新聞”運動學術領袖的紐約大學新聞學系主任Jay Rosen教授。他的代表性觀點是,“新聞記者不應該僅僅是報道新聞,其工作還應包含這樣的內容:致力於提高社會公眾在獲得新聞信息的基礎上的行動能力,關注公眾之間對話和交流的質量,幫助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告訴社會公眾如何去應對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讓他們去閱讀或觀看這些問題。”

國際知名的新聞傳播學專家、議程設置理論的創建者之一麥考姆斯(Maxwell McCombs)教授2003年出版的新著《新聞學的兩個W——公共事件報道的為什麼與是什麼》(The Two W’s of Journalism The Why and What of Public Affairs Reporting),以相當多的篇幅論及“公共新聞”,並且還引証了多本“公共新聞”專著中的觀點和論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蔡雯聯系了麥考姆斯詢問他寫這樣一本著作的原意,麥考姆斯說:“公共新聞是新聞研究中一個具有豐富研究內容的領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進行的研究只是一種簡單的描述性的研究,通常是對特定的公共新聞報道的案例研究。這種研究現在減少了,但是有關新聞的角色這樣一些基本問題仍然有待回答。換句話說,我們需要關於新聞和受眾的基礎性的、理論性的研究。”不僅如此,參與式新聞還被認為是公共新聞的發展方向,而且二者的概念經常相互混用。

自中國人民大學蔡雯教授將“公共新聞”介紹到國內之后,由於公共新聞本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國內研究者以及新聞從業人員對其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在蔡雯教授看來,“中國的社會報道早已涉及了公共事件和公共問題,中國的新聞傳媒也早已有發動公眾參與、共同討論對策的實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公共新聞’在中國早已存在,只是沒有以這樣一個名稱來標榜而已”。在就已有資料來看,在國內權威學術期刊上最先提出“公共新聞學”並加以論述的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謝靜。她在2003年《新聞大學》秋季號上發表的一篇有關美國新聞媒介透視的論文《協商規范——美國媒介批評與新聞專業規范之建構和解構》中,將“公共新聞學”作為“社會責任論”規范的補充,對這場“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國新聞界興起的”社會運動放在美國新聞理論發展的大背景下作了較為系統的描述。

二、中國公共新聞實踐的理論現實沖突

1.理論沖突

公共新聞作為一種新聞,應該具有新聞所具有的特質,客觀中立不參雜觀點。然而,公共新聞與其他新聞不同的特征之一便是公共新聞強調交流互動、多方參與,這無疑是對新聞客觀性原則的挑戰。被傳統新聞界奉為圭皋的客觀性原則,要求媒體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記者必須站在客觀和重力的立場對新聞事件加以報道。

然而,公共新聞強調記者是公共新聞事件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和公眾的互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顯然和新聞的客觀性原則和中立性原則相背離的。政府、公民、媒體三者的關系在公共新聞傳播裡得以重新協調,但是記者和政府合作解決社會問題會破壞新聞媒體對政府的監督作用。特別是在中國媒體擔任政府喉舌作用的媒體環境下,政府和媒體的合作必是政府優先的原則,於是損害了記者作為一個獨立的監督政府的“看門狗”角色。

2.現實沖突

通常情況下,公共新聞不是對事件單一的報道,而是通過對事件的發展過程、因素、背景等做全面的調查分析,並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討論,這就需要媒體負擔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在美國,包括凱特琳基金會、耐特基金會、普優基金會等等社會團體為公共新聞的實踐提供資助。這些資助是公共新聞能夠在美國社會形成全國性風潮的強大助力。縱觀中國社會,並沒有形成民間資助或者政府資助展開新聞調查的風潮,大多的資金需要媒體自身墊付,在市場競爭如此殘酷的現實社會中,媒體單一的力量恐怕很難維持長期的公共新聞報道。

公共新聞報道需要多家媒體和社會團體的共同合作,但目前我國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新聞媒體和社會團體相互配合、共同長時間關注和報道一個公共議題是很難做到的。每個媒體都有自己的報道原則和總體指導原則,散落在一個議題上的關注如此之多以至於很難使得眾多媒體統一到一個關注點上,參與事件的解決過程。公共新聞要求新聞工作者和公眾一起參與事件,參與話題的策劃等程式。然而,新聞工作者能否處理好雙重身份所要求的任務,做到事實和觀點的平衡,即使是在傳統媒體時代都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在現在的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能是傳播者和受者的時代,即是公眾又是被要求客觀中立的媒體從業人員,站在公眾一邊幫公眾爭取權益還是站在政府和媒體這邊尋求穩定和利潤這一問題,在事態本身於公眾、政府、媒體三者有沖突的情況下,是很難做出抉擇的。

三、中國公共新聞實踐的突圍之策

1.培養公眾的參與意識,加強公民媒介素養培養

公民自覺參與公共事件,不僅是對自身權益的維護,而且能夠在媒體進行公共新聞的過程裡節省相應開支。隻有當公眾的公共事件參與意識達到一定程度,公共新聞便能順水推舟進行雙贏的報道活動。

公眾參與公共新聞的主體性需要公眾具有參與意識,在現有制度保障的基礎上,讓具有理性和思辨能力的公民成為公眾主體。隻有這樣,才能保証公共新聞議題的高度代表性和及時性,既節省了媒介資源,也從根源上解決公共問題。

2.媒介自覺搭建公共話語表達平台

在公共新聞報道中,媒體組織作為組織者除了具有專業的新聞敏感之外,還應該是公眾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不僅需要不斷提升新聞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培養他們的認知水平、選擇能力、價值取向、交流技巧等,還需要培養搭建公共話語空間的能力。從選話題到策劃到報道需要掌握公眾的需要,協調參與公眾的比例和觀點,考慮好傳播的時機,有著敏銳的政治敏感度。媒介應該廣泛聽取公眾的意見,努力為公眾意見的表達搭建平台,保証意見和觀點的流通與有效傳達。中國公共新聞的表達,需要媒介自覺參與公共事件的討論和輿論監督平台的搭建。從單純的宣傳角色到中介角色,從喉舌的被動到充當協調者或者調停人的主動。

3.完善問責機制,形成自主檢測監督機制

參與制作策劃公共新聞的新聞工作者即是公眾的一員,也是媒體的被雇佣者。如何協調好這兩種身份,除了作為新聞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原則和義務之外,還需要外力的介入保証新聞活動實施的秩序。這種外力可以是一項法律、一種規章制度、一個協議,所有這些都能統歸於問責機制中。

媒體現存的政治和市場導向並沒足夠公正地對待公眾這一社會傳播過程的充分參與者。實際上,先進媒體很大程度上把公眾當做媒介產品的消費者。我國的公共新聞活動自主性不夠,對於熱點問題的關注很多時候是為了經濟利益。公眾與新聞工作者共同參與的公共新聞,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媒體相對於公眾來說作為強勢的一方,很有可能會把公眾參與做出的決策作為問題出現的首要因素。而公眾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現實情況不允許我們對公眾有這特定的限制。所以,形成一個完善的問責機制可能是保証媒體從業者自主權和公眾參與媒介活動的良好保証。

緣於美國的公共新聞,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蔡雯教授看來,中國的新聞報道其實早已經涉及過公共事件和公共問題,也早就有發動公眾參與、共同討論對策的實踐。中美兩國巨大的文化差異和社會背景差異,使得公共新聞的實踐轉到本土時出現了重重挫折,即使是已經出現的公共新聞實踐也存在一些偏頗,其理想色彩多於現實的意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公共新聞理念的提出毫無意義。公共新聞的某些形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新聞改革的未來走向。特別是新媒體時代下,公眾獲得信息和表達意見的渠道增多,大量渠道的運用可能導致意見表達的無序化。於是,公共新聞作為一種規范公眾反饋的傳播方式,能有效緩解這一狀態。

雖然公共新聞理論在我國的時間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它激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使得公眾、媒體和政府三者之間形成有效交流和相互平衡,有利於公眾獲得自身權益以及公共話語空間,使得政府有效把握輿論,更好地指定方針政策,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公共新聞的持續發展,能不斷加強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和開放度,提高權利監督的有效性。但是一些列問題的出現,使得學界和業界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而要結合我國實際,了解社會和公眾,了解傳媒發展的走向,才能使得這一新的傳播理念越走越遠。

(作者簡介:尹寧,女,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傳播學、廣告學研究﹔劉君,女,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傳播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周琳.公共社會和人的發展——基於宏觀視野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0.

[2] 蔡雯.美國新聞界關於“公共新聞”的實踐及爭議[J].新聞戰線,2004(4).

[3] Judith Lichtenberg,Beyond the Public Journalism Controversy [EB/OL],http://www.puaf.und.edu/ipp/winter98/.

[4] (美)新聞自由委員會.展江,王征,王濤譯.一個自由而負責任的新聞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燕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