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近年來高考假新聞層出不窮這一現象,本文提出媒體在報道高考這樣事關千家萬戶、牽涉社會敏感的大事上,必須堅持社會責任為先,杜絕一味的“炒作夸大”和“虛假新聞”,保証報道准確,以內容建設和專業服務來贏得讀者,並以《東方教育時報·高招周刊》為例,給出了以信息准確來提升公信力、以報道專業來提升競爭力、以悉心服務來提高吸引力、以注重輿論來提升引導力的幾點實踐思考。
關鍵詞:高考報道﹔虛假新聞﹔媒體社會責任
長期以來,高考的任何變動都會牽動千家萬戶的心,牽涉社會的敏感神經。但“每年的高考期間,往往是假新聞泛濫之時,讓人真偽莫辨”。2011年語文科目高考結束前,所謂上海卷高考作文“與大自然的悄悄話”在一些網站登出,並被許多傳統媒體“熱炒”、轉摘,事后發現另有准確版本。這已是媒體誤報2009年部分省市高考作文題后,第二次“烏龍門”報道。
這些虛假報道,小則引出低級錯誤,讓人貽笑大方﹔大則誤導考生、影響公平公正,給社會添加不和諧因素。
高考新聞,社會敏感,媒體在報道時必須要有基本的社會責任意識,摒棄簡單的“搶新聞”、“奪眼球”心理,確保報道准確,做好話題引導,為良好輿論氛圍的構建承擔職責。《東方教育時報•高招周刊》(以下簡稱《高招周刊》)作為上海市一份招考類專業媒體,堅持以傳達准確資訊、進行權威解讀為己任,逐漸成為上海高三考生和家長最信任和依賴的報紙。
一、確保報道准確,提升公信力
我國著名傳媒學者陳力丹認為,“新聞真實是事實的真實”[1]。要確保報道准確,首先確保事實本身的准確。長年來,《高招周刊》刊發了《滬上藝術類招考有3變》等一批獨家報道,其中無一政治、政策性差錯。這一切得益於《高招周刊》對事實本身的重視,與掌握重要信息的權威部門和專家保持良好關系,使事實的真實性有了前提保障﹔對其他途徑獲知的最新動態,報社在經過甄別后,也會通過與這些部門和專家側面核實、印証,再判斷其真實程度作是否刊發決定。正因為從源頭上重視對事實准確的判斷,所以《高招周刊》既搶到了獨家新聞,又確保了事實准確。
高考的很多信息重要但枯燥,媒體在報道時如果解讀不准確,就容易造成虛假新聞,這要記者本身對高考領域要熟悉。《高招周刊》堅持通過組織集體學習、輪流接聽答疑熱線等,提高記者對高考政策的熟稔度﹔每有新政出台,會安排記者先比較異同,再採訪專家幫助解讀,擬出初稿后與編輯、部主任進行“頭腦風暴”,以確保解讀的到位。如此下來,記者既寫出了准確的報道,也提升了專業素養,常作為嘉賓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或開設講座。
要確保高考報道准確,還必須重視對信息加工過程的監控。從採訪、編輯到見報,中間有諸多環節,稍不慎就有可能產生虛假新聞。為了防止稿件在后期處理中出現偏差,《高招周刊》建立了嚴格的“三審”、“三校”制度和溝通機制,編輯、校對在后期處理中發生的變動,編輯根據版面意圖進行的再加工,都不厭其煩與記者進行核對,如果記者把握不准再與信息源確認。隻有信息本身准確無誤,后期的加工、包裝才會錦上添花。
因為重視報道的准確性,《高招周刊》贏得了讀者的信任,成為上海高考生必備的讀物。傳達准確信息,權威解讀政策,這既是媒體的社會責任,也是提升自身公信力的保証。
二、力爭報道專業,提升競爭力
高招新聞作為教育新聞中的一個點,雖然每年都會吸引許多媒體的關注,但在具體報道時常淺嘗輒止,僅限於發發統一新聞,做做常規解讀,對於一些考生關心、讀者關注的專業內容無暇顧及。
以高校招生專業為例,根據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新版本科專業目錄,本科招生涉及12個學科門類506種專業[2],許多招生專業還設有專業方向。有些專業與專業就一字之差,但授課內容、研究方向等完全不同。如果考生對這些專業缺乏准確的了解,容易在填報志願中出現偏差,進了大學發現與當初所想“牛頭不對馬嘴”,造成轉專業、退學等發生。
在類似讀者有需求的專業問題上,為其作提前引領,這是媒體落實“三項學習活動”、增強社會責任的重要一環。《高招周刊》每年都會推出“專業點擊”專版報道,分階段推出專業介紹:開學的《了解專業 選擇才能更專業》指導考生從專業目錄開始了解專業的各種資訊﹔中期,結合“光學通信課題獲諾貝爾物理獎”、“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世博會低碳環保元素”等熱點,推出《探索光的應用——解讀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研究運營戰略》、《環境工程專業:讓可持續發展變為可能》等報道,引導考生關注一些相對冷門但社會有需求的專業﹔在志願填報前幾天,推出《解析十大容易混淆的專業》報道,就相似的10個專業進行分析,為考生指點迷津。全年50多個專業的報道和解讀,雖然不能滿足所有考生的需求,但打開了一扇啟發之窗,教會考生如何關注專業、讀懂專業、選對專業。
在某些節點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推出集中性的專題報道,這是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的另一表現。具體到高考報道,就是要對志願填報、復習迎考等考生關心的話題作集納呈現,實現答疑解惑。《高招周刊》會在志願填報前,推出88版的“秋考寶典”專輯:A疊高招資訊,主打高招政策、信息的整理和解讀﹔B疊經驗之談,主打過來人經驗之談﹔C疊志願導航,重在對本市招生的院校和專業進行解析。“秋考寶典”成為考生當年保存最為完好的專輯之一,也常被其他媒體作為當年高考報道的重要參考。
在信息爆炸、真假難辨的當下,媒體有職責為讀者區分、甄別,提供專業、實用的資訊,以專業的報道承擔起社會責任,贏得市場競爭力。
三、貫穿服務理念,提高吸引力
媒體履行好社會責任,就要在報道時堅持“三貼近”,服務好人民,滿足受眾需求。對高考報道來說,就是要以考生為本,優化宣傳服務手段,為受眾提供貼心的服務。
《高招周刊》堅持以“為你成才出高招”為宗旨,設置“服務資訊”專版報道,9月新高三生一開學,報紙就推出了《按部就班,把握招考時間節點》報道,就每個月的重要招考事件、考生注意事項等進行報道和解讀,為高三生進入角色、了解招考大事做好鋪墊。后續,根據考生的疑問,結合當下的招考節奏,選擇考生最為關心的熱點、難點進行答疑解惑,如有的考生對“春考”與“秋考”區別了解不多,報紙刊發了《“春考”和“秋考”有什麼不同》﹔藝術類報名開始后,推出了《藝術類考生近期該做些什麼》。對一些涉及范圍小但考生關心的問題,就通過3∼5個小問答進行解讀。這種長短搭配、共性個性兼顧的模式,解決了許多考生家長的疑問,拉近了報紙和讀者的距離。
《高招周刊》還把這種服務意識外延到報道外,開通“高老師”熱線電話,公布“高老師信箱”,開設《高招周刊》微博,以多種方式接受考生、家長咨詢,為他們進行政策疏導和解讀,全學年滾動地為其提供貼心服務。
媒體隻有想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急讀者所急,想讀者所想”,全身心、滾動地為受者在各階段提供服務,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提升其對媒體的忠誠度。
四、注重輿論引領,提升引導力
媒體除了發布信息外,還承擔著傳播先進文化、引領受眾思維的光榮責任,應該有其基本的文化品位。原中國記協副書記、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尹明華認為,“無論媒介技術怎麼發展,品位價值永遠是稀缺的。[3]”具體到高考報道,就是要與時俱進,通過對重大事件和熱點的解讀,引領考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良好的高考文化。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高招周刊》策劃了“新中國成立60年高招人物譜”系列報道,獲得第19屆“上海新聞獎”三等獎的《求學路折射時代變遷——一家三代大學生圓夢背后的故事》,從高考受益者角度出發,描述了主人公袁小寓一家三代各自讀大學的路徑、專業選擇的動機、職業選擇的方向等不同,充分展現了60年來時代變遷、高等教育大眾化給普通家庭帶來的巨大受益﹔獲得“2009-2010學年全國招生宣傳好新聞評比一等獎”的《江海洋: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通過對《高考1977》導演採訪,以一個高考記錄者的視野,反映了知青一代對“恢復高考”渴求和珍惜﹔收尾篇《我感受到的60年高招變遷》,採訪參與“1977年恢復高考和上海獨立命題”等高招改革的原上海市高招辦副主任徐炎仲,從宏觀性和管理者角度描述了60年高招變遷。這組報道引起社會關注,許多家長從中讀到了自己當年的高考往事,考生從中讀到奮進的動力。
2010年世博盛會在上海舉行,《高招周刊》在2010年第一期,就圍繞高考和世博會,推出了《2010年,我們來了——來自“90后”高中生的“世博年”暢想》,採訪90后高中生代表,展述他們對參與世博、服務社會、高考圓夢的期待﹔隨后又推出了《世博高考共精彩》等報道,引導高中生去關心世博、關注自己命運與國家發展的關系,投身到時代的大潮中去。
結合大事件,引導考生和讀者去關注社會進步、時代發展,鼓勵考生把自己的志願、志向與國家建設結合起來,這是媒體傳播先進高考文化,實現輿論引導的使命。
五、結 語
胡錦濤同志2008年6月考察人民日報社工作時指出,“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這既是對傳媒工作者的要求,同時也為當下的新聞報道提供了鮮明的思路。
對高考報道來說,就是要以准確謀聲譽、以責任為擔當,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及時、准確、權威、到位的信息服務,為社會創造良好的招考輿論氛圍,履行媒體的社會責任,無愧時代的選擇。
(作者簡介:桑翔,男,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東方教育時報·高招周刊》主編,記者,碩士,主要從事媒體融合、專業報刊、報業等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2] 高靚.新版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頒布[N].中國教育報,2012-10-12.
[3] 尹明華.傳媒發展的文化理解[J].在北大講傳媒[C].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