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實景演出的傳播學思考--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3期

大型實景演出的傳播學思考

——以《印象•劉三姐》為例

張雙燕

2013年03月13日13:41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民俗文化資源是我國傳統人文資源的核心,也是旅游開發的重要依托。近年來,以廣西桂林陽朔《印象•劉三姐》為開端的主題演出也在全國各大人文旅游景區掀起了實景演出“白熱化”的浪潮。例如河南登封《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陝西臨潼《長恨歌》、浙江杭州《印象西湖》、河北承德《康熙大典》等,在演出形式、表現手法、場景運用等方面都具有實景演出的共同特性:創意與自然相結合,旅游與文化相呼應。如何從傳播學的角度理解實景演出的成功與不足,分析旅游發展中文化元素的開發利用,探尋旅游景區今后的發展創新之路,是本文主要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實景演出﹔傳播學﹔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是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梅帥元等著名導演及藝術家,歷時5年零5個月,經過109次演示方案的反復修改,與600多位演職人員共同完成的優秀作品。它以桂林漓江水域和十二座山峰為演出背景,綜合運用高科技燈光、音響系統,以富有特色的文化創意演出形式,將漓江山水詩意、少數民族文化風情、“劉三姐”文化內涵演繹得淋漓盡致,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大型“山水實景主題”演出。

一、“劉三姐”的文化內涵與其特征

(一)文化內涵

自唐代“劉三姐”文化在民間出現開始,人們就賦予了這一主人翁形象以鮮活的生命和存在價值,有著十分豐富的舞台傳播史:先后經歷了劇本《雪中人》、正字戲《劉三妹割草》、歌劇劇本《劉三妹》、彩調戲《劉三姐》、電影《劉三姐》、紀錄片《一方水土一方歌——劉三姐大事紀》、電視劇《劉三姐》的發展階段。雖然傳播、發展的過程經歷了各種波折,但是“劉三姐”的文化內涵始終清晰:以被神化的平民女子“劉三姐”為善良勞動人民的形象代表﹔以聰穎伶俐、智慧可愛、敢愛敢恨、不畏強暴的人物品質為頌揚內容﹔以山歌、傳說、表演、歌舞為外在表現形式﹔以象征、夸張、比喻、擬人為內在表現手法﹔以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勞動生活為表現內容﹔以朴素理想與追求幸福為表現主題﹔以“物我自然、天人合一”為精神實質。

(二)文化特征

1.獨特性

“劉三姐”文化源於民間的故事傳說,早在唐朝開始在廣西一帶靠“口耳相傳”進行傳播,發展到今天的“廣大范圍”與“無人不曉”的傳播效果,可以說,“劉三姐”文化已經形成了豐厚的文化積澱。傳說中的主人翁是智慧與美麗的“化身”,故事中始終圍繞著“斗爭”來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與地主豪紳的斗爭、有與傳統文化舊勢力的斗爭、有追求愛情自由與封建思想枷鎖的斗爭。

由於廣西特有的傳播場所——歌圩,人物特有的情感表達形式——山歌,再加上傳說中特有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特征,這一切共同造就了“劉三姐”文化的獨特性。

2.廣泛性

主要是指地域流傳的廣泛性和群眾基礎的廣泛性。首先從內容上來看,“劉三姐”傳說所涉及的地域包含了桂西北的宜州、桂中的柳州、桂南的桂平和北部的桂林,可以說,廣西以及四周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劉三姐對歌的影子,地域十分廣泛。其次,傳說中主人翁的言語、行動等表現都體現了善良與正義、勤勞與智慧的品格,而這些品質和美德是廣大勞動人民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生生不息、歷代傳承。

3.依附性

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是旅游業興盛發達的兩大基礎,“劉三姐”文化的廣泛流傳,離不開獨特而豐厚的自然物質載體。歌圩、竹筏、唱歌石、桂林山水等等,文化與自然之間互相依附的特性,促進了傳說的形成與流傳。

二、《印象•劉三姐》的傳播學思考

現代科技的發展是物質文化資源廣泛傳播與優化的最大推動力量。20世紀下半葉,當“劉三姐”傳說這一相對古老的文化符號形式與現代化的藝術形態表達方式達成一致,就形成了我們藝術構型的重要支撐點,促使我們尋找一種高科技、多表現、富於情感、追求完美的綜合性藝術表現模式,來形象、直觀地表達這一文化“傳奇”。在此基礎上,符合所有需求的手法——大型山水實景演出應運而生。

(一)以山水為媒,自然與人文合一

《印象•劉三姐》的演出地點桂林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名城,當地聚居的少數名族如壯、苗、侗、瑤等一共有28個,體現著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桂林山水文化是世界級的旅游資源,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1960年的電影版《劉三姐》將完美的主人翁形象與山歌、山水風景融為一體,進一步擴大了景區的知名度,也將當地生動形象的名宿風情展現在大眾面前。從媒體傳播的內容和效果來看,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變成了“劉三姐”故事的傳播媒介,配合山歌、民俗風情的演繹,不僅增加了傳者與受者之間的信息交流與互動,而且使山水之中的“劉三姐”形象更加真實、生動,增強了對故事主人翁的還原能力。

(二)各類媒介資源綜合作用,強化傳播效果

旅游景區的景點資源開發往往以物質自然為基礎,從游客的欣賞角度進行各個景點的審美聯想或者創造,例如漓江景區的著名景點“九馬畫山”、“童子拜觀音”等,都是把自然基礎與人工聯想相結合,更深化了景點的內含,增添意味。人類的審美活動,往往需要通過媒介才能轉化為產品形態[1]。《印象•劉三姐》的演出場地以山水實景為背景,綜合運用多種媒介手段進行了精心的人工改造。燈光布置方面,投資建造的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音響效果方面,採用了日本LOBO線性數組揚聲器系統,精確的調控技術和現場音樂的高音質、適中音量、良好的擴聲和返聽效果共同達到了整體氛圍優雅協調﹔舞台設計方面,以自然之景為舞台背景,設計造型在取材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竹排、斗笠、鸕?、改良的民族服裝等等,生動展現了當地風俗民情﹔舞台中央電影屏幕的媒介手段的運用,再現了從導演到演員付出勞動的全過程,交代了成果的產生,幫助受眾全面了解與加深記憶。

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傳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這個過程不斷擴大了人類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正是對各種媒介手段的綜合探索運用,才體現出人類的能力和智慧,才能打造出《印象•劉三姐》堪稱“奇美”的視聽盛宴。

(三)“信息高速公路”對區域文化形象傳播的推動

所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個高速度、大容量、多媒體的信息傳輸網絡。由於其傳遞信息的速度之快,才被比喻為“高速公路”,網絡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聲音、數據、圖像或影像等多媒體方式相互傳遞信息。人們在欣賞自然景觀的同時,通過內心感受與個人經驗,將自然景觀轉化為文化景觀,而信息傳播的多種手段,成為了旅游與文化“聯姻”的一種推動力量,多種傳播手段綜合運用,最終達到挖掘文化內涵、並輔以藝術和理念創新的目的。《印象•劉三姐》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手段將畫面、燈光、音樂音響等元素融為一體,作為“劉三姐”品牌多方位宣傳,打造區域文化品牌戰略。

三、當前的不足以及對文化傳播的局限

(一)對文化內涵的發掘與創新性不足

到現場觀看《印象•劉三姐》演出的大多是到桂林陽朔旅游的游客群體,具有數量大、人員成分復雜、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等特征。而《印象•劉三姐》作為具有文化內涵的實景演出,由於時間限制,將“劉三姐”人物故事壓縮為經典山歌、廣西壯族少數民族風情、漓江漁火、情歌對唱等幾個章節,這就需要觀眾隊伍在了解當地文化,對“劉三姐”人物故事略知一二的水平下才能達到完整的欣賞效果。而根據現實的情況來看,很多觀眾的評價為“理解不足而震撼有余”,有感於恢弘的場面,但是對故事背景的了解還停留在表面。

(二)現場觀眾的參與度不夠

實景演出的觀眾僅限於“聽和看”,心靈感受豐富而行動體驗不足,互動性差,這也使得文化傳播的傳播者和受眾之間保有距離。歷史文化主題實景演出依托於自然實景,再現歷史瞬間和先人智慧,滿足了受眾求知與了解、發現歷史的欲望。當受眾至身其中時,個人與文化背景融為一體,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往往比“聽”和“看”更為真切。《印象•劉三姐》在現場互動環節,只是要求演員們從“水中舞台”走近了觀眾席,並未真正邀請觀眾參與到表演中,雙方互動在幾分鐘內迅速完成,效果短暫。

(三)演出受季節影響大,實景演出副產品有待開發

由於實景演出處於山水間,觀眾席大多數也處於露天環境,所以《印象•劉三姐》每天的演出場次變動較大。而受季節天氣影響,淡旺季的演出收益也有較大差別。因此,在考慮創新實景演出本身的同時,考慮演出的副產品——如帶領游客進入演出場地游覽、小型展演、旅游紀念品開發等措施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旅游創收、保收的可行性辦法。

(四)文化產業面臨新的挑戰

目前的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是《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的投資和管理方,從舞台道具到演職人員都隸屬在它旗下。作為2004年起正式公演的《印象•劉三姐》,其項目的設備損耗、演職人員的新舊換代等都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作者簡介:張雙燕,女,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語言傳播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一川.新編美學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