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農業”在中華文明不斷崛起的過程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時至今日,“三農”問題仍然是中國發展的根本問題所在。電視作為現代社會最為強勢、最具影響力的媒體,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為農業服務,為農村服務,為農民服務。
關鍵詞:農民頻道﹔媒體責任﹔創新
一、引 言
部分國家級、省級電視媒體先后開辦了電視農民頻道,它是在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及電視行業背景下產生的專業電視頻道,其受眾即收視對象以農民為主體,以為農民服務為宗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電視熒屏前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二、主持人明星化,打造屬於農民自己的電視明星
越來越多的電視制作者已經將主持人物化為頻道的一個標識符號,納入到頻道包裝體系中。所以越來越多的頻道開始強調為主持人“度身”打造節目,創造“名嘴”。我們看到越多越多的名主持人,受到了明星一樣的追捧,擁有自己固定的電視觀眾群。
對於主持人來說,其核心的角色定位是傳播者。作為有聲語言的載體,主持人是否應該被“明星化”尚處於探討的層面上。然而,本文認為,作為頻道的一種策略,主持人的明星化意味著將主持人推入頻道包裝的范疇內,使之成為頻道的一種具有標識作用的符號,讓觀眾可以對頻道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度。
2009年金話筒獎得主央視七套《鄉土》節目主持人畢銘鑫在獲獎時表示,自己從不后悔從央視二套轉做七套“農民主持人”,自己從東北林場干起,黑土地才是自己的根。他坦言:“我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和鄉土有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感。這麼沉甸甸的獎頒給我們鄉土文化欄目的主持人,說實話,既意外又興奮。”同許多主持人相比,畢銘鑫的獲獎源自其主持風格與頻道、節目和觀眾三者的和諧性。來自東北黑土地的畢銘鑫,語言質朴,裝束朴實,以其與農民之間懇切的交流,造就了這樣一個為農民朋友所喜歡的主持人。對於農民來說,畢銘鑫來自於熒幕,是他們心中的明星,對於央視七套而言,畢銘鑫已經成為頻道的標識。
主持人的明星化不僅有利於辨識度,為農民打造明星主持人有利於節省頻道運營成本。眾所周知,由於農民頻道尚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很多名主持人並不願放棄自己目前的事業而投身於農民頻道。與此同時,多數主持人出身於城市,由於缺乏與農民溝通的經驗,往往其主持風格不能為農民所接受。所以,很多頻道採取了“從頭做起”策略,為頻道物色屬於“農民明星”的主持人。吉林電視台鄉村頻道和遼寧衛視由於地緣關系,選擇從東北“二人轉”演員中尋找主持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鍛煉,這些“二人轉”演員不僅完成了信息的傳達工作,同時其風格符合當地民風,深受觀眾好評。
三、電視劇場安排巧用農村題材影視劇
電視劇是電視台提高收視的重要保証之一,對於資金本就薄弱的對農電視頻道而言尤為如此,在筆者調查的省級以上對農頻道中,除中央七套沒有電視劇外,其余電視頻道電視劇所佔時長均遠遠超出所有其它欄目時長之和。在眾多媒介調查公司對農村觀眾電視收視喜好中,電視劇當仁不讓的成為農村電視觀眾最喜愛的節目形式之一。
作為綜合藝術的電視劇基本上屬於敘事性藝術,由人物的行動、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來形成一個有完整過程的生活事件,因而,它們均具有故事情節,並且以矛盾沖突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線索,在緊張而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塑造出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這一藝術形式之所以能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認可,在於人類自古對“故事”的喜愛。“自有歷史以來,人們就聚集在篝火旁或市井處聽講故事[1]”,“敘事普遍存於一切時代、一切地方、一切社會……它超越國度、超越歷史、超越文化,猶如生命那樣永存著”[2]。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除了看電視外基本上沒有其它娛樂生活,電視成了農村家庭最基本且唯一的娛樂設施,電視劇中的“故事”也吸引著億萬的農村電視觀眾。
近年,隨著我國影視劇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題材影視劇開始出現在電視熒屏前,《趟過男人河的女人》《插樹嶺》《劉老根》等電視劇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收視佳話。無論是農村觀眾還是城市觀眾都被劇中的人物深深吸引,在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被刻畫的入木三分,農村人的朴實、善良、真摯也深深感動了電視熒屏前的廣大電視觀眾。伴隨著《家有兒女》系列情景劇的熱播,情景喜劇開始在我國電視熒屏前遍地開花,但在如此之多的作品中幾乎沒有關於農村題材的情景劇。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發現了這一問題,適時推出了農村情景喜劇《快樂農家院》,故事發生在冀北農村,裡面的主人公全部是由頻道各欄目主持人擔任,同時劇中也有很多與農民頻道相關的小細節,在資金和能力允許的條件下,制作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以農村為題材的說著地方方言的情景喜劇或許是提升頻道形象、提高收視的良方。
四、電視農民頻道應有欄目設置
電視農民頻道存在的意義在本文第一章筆者已進行較為細致的闡述,任何其它電視頻道均無法取代農民頻道作為“農民發言人”的位置。作為專業的對農電視頻道,農民頻道理所應當的承擔著播出農民所需信息、涉農、對農信息,豐富農民文化娛樂生活、為農民說話、爭取農民群眾發言權的職能。因此,在農民頻道的發展的過程中,本人認為,至少包含下列欄目的農民頻道才能稱之為電視農民頻道,它們是:新聞資訊類欄目、科技普及類欄目、致富信息類欄目、法制類欄目、農事氣象類欄目、紀實類欄目、涉農公益類欄目、娛樂類欄目。
新聞資訊類欄目當仁不讓的成為農民頻道必有欄目之一,它承載著國家各種對農信息的發布職責,使農民在第一時間獲得和自身相關的信息,確保國家大政方針的有效解讀及農民對涉農信息的快速接收,同時,農業新聞類欄目可提供本地區發生的重大涉農事件,讓農民擁有一種“我在被關注”的滿足感,使農民更加清楚的認清當前形勢,知己知彼。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概括為以下幾個層面:自我實現需要、審美需要、認知需要、尊重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3]。
科技普及類欄目作為目前所有農民頻道均已開設的欄目本身就已經証明了其存在的巨大價值,較之城市居民的文化素養及對科技知識的理解、掌握與應用,農村居民仍有較大程度的差距。雖然越來越多的省級媒體已經開設了科普頻道,但是,由於大部分的科普頻道採用有線電視信號進行覆蓋,農民地區居民由於採用無線接收的方式無法收看到該頻道的內容,相應的,其接受相應信息的渠道較之城市居民又佔了下風,渠道不暢,信息則難通,因此,在農民頻道開設科普類欄目便更加的理所應當﹔
致富信息類欄目是鑒於我國農村地區的普遍較低的平均發展水平而產生的欄目類型,在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仍沒有完成向小康社會的過度,由於信息的閉塞及致富渠道的缺乏,在電視熒屏上為廣大農村地區觀眾提供一份份致富信息便成為當下農業電視頻道的當務之急。
法制類欄目在我國現有農業電視頻道中開設較少,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對農民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普及具有的重要價值和意義,農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各地區農民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法律知識的淡漠則更是與城市受眾強烈的法律意識形成鮮明對照,因此,法制類節目的存在便顯得更加可行與必然。
關注氣象類節目最多的不僅是城市受眾,農民對其更是“趨之若?”,農村受眾傾向於田地的耕耘及各種天氣對糧食收成的影響,是出於對生存的本能需求,河北農民頻道開辦的《興農氣象站》在播報氣象預報的時候並沒有按照常規的方式播報各個城市,而是採用XX草地,XX壩上,XX平原的方式,打破城市的行政規劃限制,按照不同地區的地貌特征及不同種類農產品主產地的方式對天氣進行預報,更加有的放矢的為各農業主產區提供氣象服務。
紀實類欄目,可以是反應農村居民生存現狀的、可以是反映農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亦可是反映廣大農村地區大好河山的,紀實類欄目包含的內容太多,可分成不同的欄目制作。紀實類欄目最大的特點是真實,電視節目隻有真實的反映農村、關注農村,才能得到農民的關注和認可,也才能將農民的聲音,農村的現狀傳播開去﹔
長久以來,農民一直是我國的弱勢群體,精神物質生活都相對匱乏,受關注度也較小,所受社會保障也更差,因此,涉農公益類欄目可以成為反映底層農民生活的一個窗口,呼吁全社會共同幫助農村的弱勢群體,為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添磚加瓦。
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中將豐富農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當做重中之重,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在財政上給予了一定的傾斜,足見,國家已經認識到貧乏的文化娛樂生活已經對農民良好的精神文化素養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電視頻道中適時開辦對農娛樂類欄目不僅在一方面緊跟國家大政方針的落實,另一方面又在為農民身體力行辦實事、辦好事,同時,這也是農村居民享受文化娛樂生活成本最為低廉、途徑最便捷、效果最明顯的重要方式。
除以上固定欄目外,電視農民頻道可將國家的重大突發事件或與農民相關的國家級省級重大項目作為特別節目進行制作。如我國農民運動會,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定期舉辦農民運動會的國家,各省級和國家級電視農民頻道可以根據賽事的情況制定節目的編播策略,農民運動會由於與國家其它賽事就較大的不同,比賽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參賽選手也均為業余選手,不過這樣卻可以極大程度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將農民自己的運動會在電視上播出既可以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又能使農民具有強烈的參與感和群體認同感。
電視農業頻道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靠短期內投機取巧注定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和頻道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新聞訊息、科技知識、娛樂消遣的電視媒體,我們有義務為觀眾提供一張張干淨清爽的熒幕,有能力為他們呈現出一桌桌美味可口的電視盛宴,同時我們也要有一份為他們開掘農民電視節目新天地的信心。在電視農民頻道這塊廣袤的土地上,我們要在春季播下健康的種子才能在金秋收獲滿眼的豐碩,隻有在電視農民頻道全體同仁的共同呵護和努力下,在廣大電視觀眾的精心關照和督促品評下,電視農民頻道前進的步伐才能邁的更加穩健而有力。
(作者簡介:袁慧麗,女,樂亭縣廣播電視台編輯記者,主要從事農民電視節目的發展研究。)
參考文獻:
[1] (英)毛姆.巨匠與杰作[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2] 張寅德.敘事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3] 葉浩生.西方心理學的歷史和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