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 1986年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本科畢業,畢業后分配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20年來參加過大量電視劇、譯制片、專題片、廣告片的配音工作。1987年至1997年主要為影視劇配音,包括譯制片《環游地球八十天》《克萊默夫婦》《刺殺肯尼迪》《約翰·克利斯朵夫》等,電視劇《張學良》等,以及專題片《改革開放二十年》《圓明園》《再說長江》等。1997年以后主要從事廣告及專題片配音,為中央電視台五套、三套等節目片頭包裝配音。2002年自創公司,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我們失去了一個好聲音”。昨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布微博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著名播音員、配音演員、語言藝術家李易因患急性白血病,醫治無效,於7月23日凌晨1點51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0歲。昨日,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在回憶起李易時,惋惜道,李易的去世是中國紀錄片聲音形象的巨大損失。
生前常沒日沒夜工作
李易曾為《刺殺肯尼迪》等譯制片、《再說長江》等紀錄片配音,雖然說起他的名字大家並不熟悉,但“這裡是中央電視台XX頻道”的聲音大家卻並不陌生。
央視紀錄片導演陳曉卿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和李易是中國傳媒大學同年級的同學,他在三天前聽說,李易罹患白血病正在搶救,幾乎無法相信(這個消息)。據陳曉卿回憶,李易工作特別勤奮,經常沒日沒夜地干活,“這種活(配音)真是特別辛苦,但是他的氣息控制什麼的特別好”。
昨日,在聽聞李易去世的消息后,陳曉卿發微博悼念了李易,“今天凌晨,李易永別,朋友圈裡一片哀鳴。李易,最勤奮的解說員,國內廣告、紀錄片配音業界的泰山北斗。不過,這個歲數,所謂成功、光鮮都是浮雲,用老劉的話說,人生短暫,千萬千萬不要聽到‘積勞成疾’這四個字,太不值。痛悼!”
《發現肯尼亞》成絕唱
記者了解到,央視紀錄頻道開播之后播出的第一部片子《美麗中國》就是李易配音的,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和李易合作了近十年,對於李易的去世,劉文非常痛心,昨日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他仍然表示,很難接受這一事實。劉文說,紀錄頻道即將於8月開播的《發現肯尼亞》是李易住院前十幾天配音完成的,當時有三四處需要修改的地方,本想等李易出院病好了之后再做修改,沒想到這部片子竟成了李易的“絕唱”。
據劉文介紹,紀錄頻道開播以來,大部分頻道的標志性宣傳片都是由李易配音完成的,李易算得上紀錄頻道的“頻道之聲”。在劉文看來,李易的聲音厚重真誠、富有磁性,有穿透力,非常有魅力,聽到他的聲音很容易讓人產生畫面聯想。
■ 追憶
他一直在扶持年輕配音演員
劉文向記者介紹,李易本人工作認真、敬業,為人也很隨和,在配音工作中經常還會幫助修改文稿,讓人敬重。而李易除了自己的配音工作以外,對於培養推廣年輕的配音人才也非常熱心,一直在做扶持優秀配音員的工作,希望能改變他們的境遇,“其實李易自己並不缺錢,他真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像李易這樣一個有才華,又隨和善良的好人,太稀缺了。李易盛年離開,也是中國紀錄片聲音形象的巨大損失”。(首席記者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