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7月下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針對一段時間以來電視歌唱類選拔節目形態雷同、夸張作秀等問題啟動了調控措施。如今,“限歌令”實施滿月,人們看到部分電視綜藝節目已“急剎車”,部分電視台開始改變原先的“模仿”套路,下半年一批原創綜藝節目蓄勢待發,電視熒屏及視聽網站上不乏新氣象。
有專家指出,“限歌令”實施的初衷,並非僅強調一個“限”字,而是在於“限”了之后,要鼓勵更多的原始創新。3年多前,中國廣電領域從海外引進了“達人秀”的綜藝模式,一批“草根”才藝比拼節目在全國范圍內流行開來。與以往“悶頭引進”、“偷學功夫”有所不同,中國電視人開始學習研究他國的電視生產“流水線”和版權模式。但近年來在收視率競爭白熱化的環境下,對版權模式的“崇拜”,也有“過了頭”的一面。往往是一個“能賺錢”的模式,大家一哄而上、爭相效仿,產業內部消耗的主要是“存量”,“增量”較少,更別談創新了。
上海一位街道黨工委書記告訴記者,今年夏天小區裡的居民倒是對歌唱家韓紅在《中國夢之聲》節目裡演唱的那首《青春》很歡迎。他說:“大家為什麼歡迎這樣的節目,因為歌是從一個淘汰的參賽選手那裡買來的,韓紅自己出錢、自己唱,這種從群眾中來的原創歌曲,大家就是喜歡。”
專家認為,今天電視綜藝要走出“你模仿我、我拷貝他”的怪圈,還是要有一股勇於“自我改革”的闖勁。人們已經看到,央視推出的專門面向青年群體的“電視公開課”《開講啦》,河南衛視近期熱播的《漢字英雄》等,都富有原創特色,讓人耳目一新。湖南、上海、浙江等地的一些名導、“名嘴”更是摩拳擦掌,不乏選擇“下海”自創新節目的。觀眾若想看到更多高品質的本土原創綜藝節目,估計為時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