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3年第10期

打造網絡文化建設的齊魯風景【2】

——訪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山東省網絡文化辦公室主任劉致福

孫光海

2013年10月24日16:11    來源:網絡傳播    手機看新聞

《網絡傳播》:省網絡辦最近兩年重點力推網絡文化惠民工程,可否介紹一下推動網絡文化普惠民生的一些舉措?

劉致福:山東在全國率先提出並推動實施網絡文化惠民工程。各市、各重點新聞網站秉持“服務民眾、貼近民生”的理念,借助網絡搭建政民溝通交流平台,拓展社情民意表達渠道,積極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實現了各級新聞網站網上民生服務互動平台全覆蓋。在膠東在線“網上民聲”、“網上問法”等民生系列服務品牌、濟南公安微博服務平台享譽全國的基礎上,2012 年又涌現出“泰山幸福e 家園”、青島黃島區網絡問政平台、諸城網上書屋、新泰“網上民意通”等系列服務品牌。山東的網絡問政、官方微博群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網絡文化惠民效應初步顯現。

2011 年6 月1 日,由山東省網絡辦主辦、大眾網承辦的全國第一個青少年綠色網站“網上少年宮”成功開通上線,為全省1000 多萬少年兒童搭建了屬於自己的網上精神家園。2011 年,各新聞網站大都建立了民生類的服務欄目,大眾網的“齊魯民聲”、齊魯網的“民生頻道”、青島新聞網的“民生在線”、魯南在線的“棗庄民意通”、中國壽光網的“壽光民聲”、勝利石油管理局的“網絡民生直通車”等一系列匯民智、傳民情、解民困的欄目,共同構建了具有山東特色的網上民生服務方陣,成為山東網絡文化一道靚麗風景。

2012 年10 月,省裡專門在泰安市召開現場會,推廣泰安等地網絡文化惠民經驗。各地、各網站還十分注重線上與線下互動,青島市組織各新聞網站成立了“網事如歌”、“蒲公英”等39 支網友愛心團隊,設立了愛心基金,今年第一季度,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130 多場次。網絡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普及了網絡文化,促進了社會和諧,推動了網絡社會管理創新,探索出一條獨具山東特色的網絡文化惠民之路。

《網絡傳播》:省網絡辦十分注重和強化新聞網站自身發展的能力建設,你們是如何激發網站活力的?

劉致福:山東新聞網站快速發展,據統計,2012 年全省8 家省級重點新聞網站日均網頁瀏覽量(PV)為571.45 萬,日均獨立訪客(UV)101.5 萬,新聞欄目日均訪問量196.9 萬,顯示了網民對網站內容的強烈關注。

地方新聞網站在輿論傳播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已經成為地方輿論傳播的主陣地。為促進省內各大新聞網站做大做強,激發內生動力,省裡積極推動新聞網站轉企改制,增強網站自身發展能力。目前全省有4 家新聞網站列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轉企改制名單,數量居各省市區首位。2012年3 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山東召開“新聞網站轉企改制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推廣大眾網、齊魯網轉企改制工作經驗。改革激發了網站發展內生活力,全國200 余家省級重點新聞網站綜合實力排名中,大眾網、青島新聞網、舜網、膠東在線列居前15 位,其中大眾網穩居前三位。

《網絡傳播》:省網絡辦一大特色就是編輯出版了系統性、連續性、理論性的網絡管理與發展的書籍,你們為什麼要做網絡文化積累工程?

劉致福:網絡文化是新生事物,必須加強跟蹤研究和積累提升。省網絡辦著力強化互聯網發展規律和網絡新聞傳播規律認知能力建設,推動先進網絡文化積累和傳播。在抓發展、抓管理的同時,省網絡辦不斷強化網絡文化的積累。2012 年以來,著力加大網絡文化建設規律性的研究和網絡文化成果的推廣普及。一方面緊跟網絡技術發展步伐,積極在實踐中提煉經驗,在總結經驗中探索規律,努力增強掌握規律、運用規律的本領,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立足向全省網宣干部隊伍提供指導性、針對性參考讀物和為各級領導干部普及網絡知識,方便各級干部讀網、知網、懂網,下大力氣加強對網絡文化建設規律的研究,下大力氣加大網絡文化建設成果的積累和沉澱,集中推出了40 余部涉及網絡文化研究、教育、普及的圖書和相關資料。編寫了《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我國互聯網法律法規選編》、《國外互聯網法律法規選編》、《網上輿論引導案例選編》、《網論》等工作指導性讀物﹔編寫出版了《網絡之門》、《網言網語》、《中國互聯網重大事件》、《山東省互聯網重大事件》、《山東省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等年度系列叢書﹔創辦了內部參考讀物《讀網》(半月刊),為領導干部熟悉網絡、了解網絡、運用網絡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參考﹔為打造和培養本土意見領袖,每年推出一套4 本《齊魯網評之星》叢書。各網站也十分注重成果積累,膠東在線編寫出版的《中國式網絡問政》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研究網絡問政的理論專著,升華了膠東在線十年來在網絡問政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在互聯網傳播領域具有重要的標本意義。大眾網編輯出版的《手機語文》雜志,通過網絡信息的反向閱讀,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紙質的網絡文化產品。這些網絡成果適應了互聯網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為網絡文化的建設管理以及宣傳普及提供了專業的工作指導和豐富的資料參考。

《網絡傳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正深刻改變著輿論格局,人們的網絡化生活成為常態,您從事互聯網宣傳管理工作多年,對建設好、運用好、管理好互聯網最深刻的體會有哪些?

劉致福:總結幾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建設好、運用好、管理好互聯網一定要突出“服務”這條紅線,將管理寓於建設和服務中、具體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五個點”:

一是要突出把握好服務群眾這個“出發點”。把握群眾需求,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通過網絡這一平台及時反映和傳達人民群眾有關求學就業、民政低保、生產科技、生活保健、求職招聘、法律扶助等需求,協調和推動問題的圓滿解決,盡心竭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突出把握好住促進基層群眾民主參與這個“切入點”。通過精心策劃網站、網頁、活動,加強輿情匯集分析,搭建網絡參與、網絡交互平台,做到下情上達,上情下傳,增進網民和政府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三是突出把握好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這個“基本點”。適應群眾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新趨勢,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化內容建設,加強網絡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開展網絡文化服務,發展網絡文化產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新內容﹔四是突出把握好住提升群眾素質這個“著力點”。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運用各種網絡傳播手段,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加強信息服務中開展思想教育,在同網民交流互動中傳遞主流價值。通過大力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時代典范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弘揚社會正氣,倡樹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五是突出把握好住促進社會和諧這個“落腳點”。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主動疏導、引導社會公眾情緒,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的“負能量”,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燕帥)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