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未來互聯網,感性多於理性?

陳偲  姚以鏡

2013年11月12日08:15    來源: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CFP圖

  我們經常說的“開放的互聯網”到底是什麼?社交網絡的力量隱藏在何處?除了用手指觸摸屏幕,新一代人機交互技術還能玩出什麼花樣?未來的機器人能為我們做什麼?科技如何讓10億殘障人士更好地生活?

  這些問題很酷,而且關乎我們未來的生活。11月10日,由騰訊舉辦的WE大會上,互聯網領域的眾多大佬匯聚一堂,闡述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不談商業、不談競爭,共同探討如何用科技改變生活,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未來的互聯網景象。

  萬維網創始人Tim Berners-Lee:

  互聯網不會厚此薄彼

  “開放”這個詞到底應該怎麼用?比方說開放的萬維網、開放的互聯網、開放的數據、開源,還有開放訪問。”Tim Berners-Lee在大會上就開放的含義展開了討論。

  在他看來,萬維網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是因為它的設計是開放的,能夠用於任何設備,可以實現人和人之間的交互、溝通。人們不必受到操作系統、軟件、特定硬件或終端的限制就能夠使用萬維網,而且各種語言都能夠使用網絡。

  “萬維網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所有的網絡是彼此獨立的。也就是說某一種結點服務的中斷不會影響到其他的萬維網服務。”Tim Berners-Lee說。

  此外,Tim Berners-Lee還提到了開放的另一個含義——數據開放。他解釋稱,若用戶想看到網頁背后的數據庫,就需要開放數據,而他從2009年開始就決定推動實現開放數據。

  “有時候,對於同樣的病,醫生可以開便宜的藥,也可以開比較貴的藥,但是療效是一樣的。這時,若是通過醫療上的數據建立一個開放數據,患者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地方的醫生會開更貴的藥,哪些地方的醫生會開同等效果但比較便宜的藥。有了這樣的一張圖就能夠幫助減少不必要的藥費成本。由此可見,開放數據的威力之大。”

  最后,當Tim Berners-Lee談到自己對開放的互聯網的理解時,他用了“中立”二字。他認為,互聯網是中立的,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厚此薄彼。互聯網提供公平的競爭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進入。當然,互聯網再開放還是離不開政府等方方面面的控制,Tim Berners-Lee表示,有的網站會上政府的黑名單,對於這種情況,作為互聯網從業者來說應該謹慎思考到底是誰在控制互聯網。“什麼樣的萬維網決定了我們和怎樣的一個世界聯系在一起,現在是時候來考慮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萬維網了。”

  萬維網聯盟技術負責人Judy Brewer:

  讓殘障人士用上網絡

  2011年世衛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上有10億殘障人士,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會碰到方方面面的障礙,針對這批人設計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萬維網聯盟技術負責人Judy Brewer認為,網絡完全可以去支持各種殘障人士的需求,技術要能夠為盲人、聾啞人、缺乏運動能力的人、沒有語言能力的人所用,同時技術也要考慮到人的言語能力以及認知和記憶理解力。

  對於很多殘障人士來說,信息技術尤為重要,能夠讓他們訪問並使用網絡是改善生活的一個最關鍵因素。

  不過,殘障人士在技術的設計中沒有任何的發言權,這就意味著大部分的技術在為大多數人所用階段的時候,必須要做一個改裝、調整,才能夠為殘障人士所用,這樣的改裝成本很高、可及性不強,而且花的時間更長。

  因而,要從設計階段的技術開發上下工夫。Judy Brewer指出,萬維網聯盟(W3C)目前正在推動信息的可及性,主要技術之一就是一個全新平台——OWP開放網絡平台,這個開放網絡能夠實現在各種設備上的媒體交互,大大豐富醫療衛生、數字出版等數字化環境,為各種人士所用。這個產品在手機、平板電腦、台式機和電子書,以及游戲機、電視機、錄像機上都能夠使用。

  一些輔助性的技術能幫助殘障人士訪問這些內容。據Judy Brewer介紹,W3C設立了三個有補充性的導則:一是網絡內容,二是寫作編輯的工具,第三是用戶界面。網絡內容的准則簡稱為WCAG2.0,主要有四大核心原則,第一信息能夠被感覺到,第二信息是可操作的,第三信息是可被理解的,第四是信息是強大穩固的。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七路標”通向互聯網未來

  “移動互聯網讓與網絡的連接成為默認設置,所有的工業品和消費品都會聯網。”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稱,移動互聯網不僅顛覆了PC互聯網,也會讓傳統產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企業家們感到憂慮。在馬化騰看來,每個企業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但中間也有一些規律可循,可將之稱為“七個路標”。

  “第一個路標是連接一切。”馬化騰指出,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甚至是物聯網,都是不同階段、不同側面的看法,最終的走向是一個很大、很全,可以全面聯系的網絡實體,而這也是談論一切變化的基礎。

  第二個路標是“互聯網+”的創新涌現,互聯網可以“+通信”、“+媒體”、“+娛樂”等,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不敢輕視互聯網了。但馬化騰認為,傳統行業在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力量仍然是無比強大的,互聯網仍然是一個工具,所有的傳統行業不用怕,就跟過去沒有電一樣,隻不過是有電可以電子化,“有互聯網也會衍生出很多新的機會”。 

  “第三個路標是開放的協作。”馬化騰表示,現在大公司的形態一定要轉型,要聚焦在核心模塊,把其他的模塊與社會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業分享合作。 

  讓消費者參與決策至關重要,這也是通向互聯網未來的第四個路標。“這個趨勢反映出‘互聯網把傳統渠道不必要的環節拿掉了’,讓服務商和消費者、讓生產制造商和消費者直接對接,讓廠商和服務商近距離接觸消費者。”馬化騰稱。 

  第五個路標是數據成為資源。馬化騰指出,數據已成為企業競爭力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第六個路標則是要有順應潮流的勇氣。馬化騰以諾基亞和黑莓為例:“一年半前,你想象不到諾基亞會倒得這麼快,但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血淋淋的案例。我們很怕,稍微沒有跟上形勢就可能會倒下。” 

  然而,任何技術都有兩面性,連接提高了效率,但也會讓企業更脆弱。第七個路標就是要面對連接一切的風險。馬化騰稱,互聯網雖然很強大,但也可能被壞人利用。 

  青蛙設計亞太區總經理Steve Boswell:

  從大數據了解經濟行為

  “當時我們還是用小的硬盤插入電腦來拷東西,但那時它已是革命性的發展,這是第一次革命。”在演講開始,青蛙設計亞太區總經理Steve Boswell回憶起自己拿到第一台電腦時的景象,那時他才14歲。

  第二次革命接踵而來,即計算機的移動化——手機的誕生。“我們把手機放到自己的口袋裡,到處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聯系起來。再隨后,互聯網連接了一切。”在Steve Boswell看來,IT行業的發展速度是迅猛的。根據美國思科公司的研究數據,到2015年,大概有250億台設備將會和互聯網連接起來,而到2020年將會達到500億台。“根本沒有人能阻擋得住設備互聯的發展速度。”

  因此,青蛙公司未來的目標就是希望抓住這個發展勢頭,為人們設計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

  據Steve Boswell介紹,目前他們在開發一種智能化口罩,目的是為了幫助被霧霾籠罩下的中國人應對空氣污染問題。口罩的基本理念是,有電池,有一個PM2.5的傳感器,還有一個藍牙設備,它可以把這個數據和其他的設備聯通起來。此外,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個新的應用,通過口罩上的PM2.5傳感器將每個人帶口罩的數據搜集起來,實時將口罩數據輸入手機應用,在人們出行時便可以據此合理設計路線,從而提示人們避開某污染區域等。“目前為止最大的挑戰是PM2.5傳感器太大,不適合裝於口罩,在這一點上隻能寄希望於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

  Steve Boswell透露,除了口罩發明,公司的實驗室還有一個研發的項目——開放的試驗室API。“就是把很多真實數據擱在那兒開放,能源的消耗、水的消耗、垃圾生成的情況、回收情況,甚至我們的音樂都放在上面,這樣便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的行為並改變它。”

  Steve Boswell表示,我們可以通過利用大數據來真正了解人的經濟行為,創造出更多幫助人們生活的高科技產品,使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美好。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

  人類與機器人共建社會

  “我們這個會議若每年能夠進行下去,30年之后也許會有一兩個機器人出現在觀眾席中﹔而50年、100年后,可能會有機器人跟我們一起討論了。”這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的開場白。在他看來,未來人類與機器人共建社會絕不是天方夜譚。

  什麼是機器人?徐揚生指出,首先要看三個元素。一是感知能力,二是認知能力,三是行動能力,擁有了這樣三個要素的機器便可以叫它為機器人。

  對於人類需要機器人的原因,徐揚生認為,首次是人不想吃苦。事實上,人手中的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變得越來越聰明時,人類會變得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不想吃苦。危險的事情就可以讓機器人代勞。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老齡化問題。在未來的老齡化社會,機器人作為人類的助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機器人可以幫助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與子女們溝通,幫助子女照看老人等。

  此外,機器人還可以被引入工業制造,人工越來越貴,人也不想吃苦,對於企業家來說,選擇機器人會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太空探索也可以用到機器人,把機器人送上天進行探索也是一個很棒的嘗試。

  徐揚生說,在他的實驗室裡,基本一個月就可制造出一個機器人,諸如爬樹機器人、家庭監控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許多事情可以讓機器人來代替完成。機器人將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小伙伴。

  《大連接》作者Nicholas Christakis:

  技術普及來自人性需求

  社交需求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本性,社交網絡借助技術滿足了人類的原始需求,並且這種需求的表達方式長期以來呈現出極高的相關性和規律性。對於這種社交需求的規律進行探索,能夠更好地激發起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的分享和互動。

  《大連接》作者、著名學者Nicholas Christakis認為,技術普及的背后有著深刻的人性需求。社交媒體的崛起是技術滿足了人類交流的需求,而人類的社交行為在千百年以前就早已存在。“如果你仔細研究會發現,事實上,無論是人們面對面地交流,電話交流,還是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的交流,這些社交行為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我認為,那些沒有隨著技術改變而改變的社交需求,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地方。”

  Nicholas Christakis表示,一個人的行為和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的周圍人的行為和態度。

  同時,人類之間的連接方法不同也使得同樣一個群體獲得不同的特性,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連接使得所有群體力量之和大於所有個體力量之加,關鍵在於你如何把彼此之間連接在一起。

  “如果在一個網絡中,我老是騙你、老是給你傳播細菌、老是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你,你會切斷和我的網絡聯系,這個網絡不會傳播。Nicholas Christakis說,隻有像愛、友善、快樂這些元素的存在才能使網絡存在發展下去”。

  Qeexol聯合創始人Rebort Xiao:

  5至10年實現人機互動

  Rebort Xiao是來自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博士生,他的研究方向是人機界面。在演講中,他表示,未來5至10年將會實現人機的互動。

  Rebort Xiao認為,人的改進和計算機的改進並不是一回事,人要適應新的技術,但是有一些東西人是不願意去改變、不能改變的。比如人們的手指不會變得更小、視力不會變得更好,所以在設計計算機的時候要把人的因素記在腦海中,不能改變人的話,就改變人機界面。

  如今觸摸是最先進的人機界面方式,最早的設備隻有簡單的鍵盤,然后有了輸寫筆,還有觸屏,最近有了多觸點,以及流式交互。最早iPhone推出了多點觸摸,普及到整個產業當中,但首款iPhone問世到現在已經有六年時間了,卻沒有多大變化。因此,未來人機互動的第一個方向是如何使觸摸體驗更加多樣化。“我們要進入新式的觸摸時代,不光用這幾個動作來對屏幕進行操作,而是要能夠體現出一種更加豐富的觸摸體驗。”

  此外,雖然如今的智能手機方便易帶,但由於屏幕大小的關系進行多點互動是十分困難的,很多交互不能自由展開。人機互動的第二個方向則是把每一個平面做成交互平台。比如將傳感器放在枕邊,通過它來控制室內燈光,人們甚至可以通過手把整個房間的布局改變。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