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

論“公共外交”與華夏文明傳播【5】

劉行芳 劉永寧

2013年11月13日16:08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五、“公共外交”:開啟華夏文明傳播新征程

公共外交作為對傳統外交的繼承和發展,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各界普遍參與、借助形象展示、人際溝通、相互交流和口碑效應等手段,向國外公眾介紹中國國情、文化傳統和政策理念,向國內公眾介紹本國外交方針政策以及相關舉措,旨在獲得國內外公眾的理解、認同和支持,爭取民心民意,樹立國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維護和促進國家根本利益,它是華夏文明傳播在當前的一種特殊表達形態,是華夏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平等對話的一項重要任務。毫無疑問,華夏文明既是公共外交活動中的一項傳播內容,也是公共外交活動的傳播背景。有人把這種對外傳播稱之為“民間外交”,特別強調通過民間組織、群眾團體或公民個人以跨境旅游、出國訪問、國際化的網絡論壇等渠道,在國際上廣交朋友,向世界各國人民傳遞友誼,表達善意,宣示主張。民間外交是獨立於政府外交之外的又一種外交方式,是更易於為外國友人所接受、更具有靈活性與便捷性的一種對外交往形式,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公共外交”,值得充分利用。

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在概念上有交叉,也有區別。區別主要有兩點:一是公共外交是由政府主導的外交形式,政府是主要行為體之一,民間外交的主體是非政府行為體﹔二是公共外交的對象既有國外公眾,也有國內公眾,而民間外交的對象則僅是國外公眾。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民間外交配合官方外交,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中美建交前的乒乓外交,“小球推動大球”,就是民間外交的一個經典案例。在這方面,美國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借鑒。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沒有大眾傳媒的積極參與,所謂民間外交和公共外交就會成為少數人的自娛自樂,其作用的發揮就會大打折扣。因此,無論是公共外交還是民間外交,都必須借助大眾傳媒這一現代化手段。

六、建立互信:華夏文明傳播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兩個百年”④的目標,既令人振奮,也讓人感到任重而道遠。因為,要實現這些目標,不僅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也要處理好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而華夏文明的有效傳播對與外部世界建立良好互信,無疑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現在,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國現在發展起來了,國際社會更加重視中國,重視中國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同中國加強合作交流,借鑒中國發展的經驗,國際上對中國客觀、理性、積極的聲音在不斷增多。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由於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意識形態和治國理念的不同,國與國之間還存在著一些分歧,國際上對中國的偏見、誤解和不了解還廣泛存在,一些人還抱著冷戰思維,對中國的發展感到不放心、不適應、不舒服,千方百計散布各種關於中國的負面論調。

在當前的負面論調裡,有幾種論調值得警惕。第一種論調是“中國責任論”,他們光看到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卻沒看到中國人均在世界上依然嚴重靠后,因而他們在看待中國、考慮問題和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總是強調中國應該擔負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出更多的錢。第二種論調是“中國威脅論”,他們對中國發展會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深表懷疑,他們對歷史上西方大國、強國的對外擴張、侵略的歷史記憶過於深刻,對於“凡強必戰”的思維定式難以克服,並且用這種模式來套中國的發展道路,認為中國“國強必霸”。第三種論調是“中國崩潰論”,一些人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對中國懷有敵意,不希望看到中國順順當當地發展,千方百計給我們使絆子,唱衰中國,唯恐中國不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解決相互認知的問題。我們要廣泛深入地宣傳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思想,引導國際社會輿論正確認識和對待中國的發展。通過增進交流理解,促進中外之間正確認知,促進中外之間良性互動。隻有這樣,我們在發展的進程中才會有更多支持、更多合作、更多機遇,發展才能更加順暢。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