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10期

論“公共外交”與華夏文明傳播

劉行芳 劉永寧

2013年11月13日16:08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對外來文明的包容接納與平和友善的對外傳播,構成了華夏文明發展的基本脈絡。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華夏文明的對外傳播既有過“養在深閨”的困惑,也有過“風生水起”的輝煌。在世界一體化和“和平崛起”理念背景下,充分發揮“公共外交”的強大作用,不斷實現“溝通理解”的現實目標,把優秀的華夏文明播撒到全世界,同時也吸收外來文明豐富自己,使華夏文明自立於世界文明之林,是我國傳播領域面臨的一項新的重要的使命。

【關鍵詞】公共外交﹔華夏文明﹔傳播

2013年2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秦剛做客中新網,以“推進公共外交,加強溝通理解”為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闡明了外交部關於推進公共外交的基本立場,為我們深入了解、充分利用有關推進華夏文明傳播方面的國家大政方針提供了一扇窗口。作為華夏文明的繼承者、維護者和傳播者,我們有理由充分利用這一國家政策紅利,將公共外交和華夏文明傳播有機結合起來,提升華夏文明傳播的品質,擴大華夏文明傳播的效果,擴大其世界性影響,同時學習和借鑒其他各種文明的寶貴財富,增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分享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

一、華夏文明:“養在深閨”與“風生水起”

華夏文明亦稱中華文明,是在中華大地經過華夏先人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探索、創造和積累而形成的一種文明形態,是世界文明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綿長且從未中斷過的文明。華夏文明的早期載體即文字成果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后來又經過了2000余年的豐富與發展,形成了卷帙浩繁、浩如煙海的文章典籍。盡管這些文明成果無所不涉,內容博大深厚,但究其文明精髓和思想核心而言,無疑是禮樂教化,是推崇仁義禮智信。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夠做到源遠流長、生生不息,關鍵在於華夏文明是開放的文明,是包容的文明,是可以和世界共同分享的文明,也是不斷自我修正、不斷吐故納新的文明,從而做到把自我更新和對外交流緊密結合起來,歷久彌新。從西漢以來,中華文明就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與外來文明高度的融合性顯示出其寬廣胸懷和強大的生命根基。

五六千年前,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學會了種植小米等農作物。糧食漸漸充足,人口快速增長,生存壓力也不斷加大,於是開始了為爭取生存空間而展開的擴張行動,向周邊其他民族掠奪土地。於是,在中華大地上,上演了“打敗蚩尤”、“驅逐三苗”、佔據中原等一出出輝煌大戲,開始了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漫長歷程,開始了創造華夏文明的艱難旅程。經過夏商周三代的緩慢演進,東夷西狄被徹底同化﹔之后,又經過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朝不斷擴張,最終,漢人的足跡到達了南海之濱。其中,殘酷的部族征戰成為開疆利器,而不間斷的文明交流與相互融合則保持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平穩進步。

經過大浪淘沙形成的華夏文明,其主要貢獻是孕育了獨特的道德禮儀,以及六經、六藝、五常及詩書禮樂等文化成果。《戰國策•趙策二》中說:“中國者,聰明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盡管這裡的“中國”僅僅是指洛陽,但華夏子孫在不斷汲取歷朝歷代興衰更替的經驗教訓后,得出“禮之用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賢而容眾”“克己復禮”才是固本之道和求善之策的結論,從此,中庸之道成為華夏文明的主流思想,也成為華夏子孫與世界打交道的基本原則。

但是,毋庸諱言,華夏文明在自我認同、強勢發展的同時,也出現過一些夜郎自大、自我欣賞、自說自話甚至唯我獨尊的封閉心理,出現坐井觀天、兩眼向內的封閉思想,特別是歷代封建王朝為了一己之私,刻意封鎖民間的外交活動和文明的傳輸通道,國人對外交往的渠道和熱情逐漸消失。曾經歷風雨洗禮的華夏文明,有了一種養尊處優的自足和君臨天下的自傲,甚至坐井觀天地固步自封和唯我獨尊。好長一段時期,特別是到了滿清時期,閉關鎖國成了基本國策,華夏文明不僅失去了汲取外來文明營養的熱情,也不再重視對外傳播,中外文明之間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華夏文明的發展逐步出現與世隔絕的狀態。這種情況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依然未發生根本改觀,華夏文明成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花朵。

1979年鄧小平的美國之行,重新打開了中國人兩眼看世界的窗口,華夏文明的對外傳播和對外來文明優秀成果的合理借鑒又重現生機。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對外開放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以出國訪問、出國考察、出國留學和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體的華夏文明傳播的四條腿越邁越堅實,華夏文明的對外傳播一時風生水起。但是,作為對外傳播最有效的另外兩股力量,卻一直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是大眾傳媒和公共外交。

值得欣慰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十年前就聯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資訊學院等有關方面,開始了華夏文明對外傳播的有益探索,一批關注華夏文明傳播的學者積極呼應,作出特殊貢獻,完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值得珍惜。但毋庸諱言,僅憑一些教學機構和科研單位,或者幾個學者在那裡奔走呼號、自說自話,效果必定有限。要使華夏文明走向世界,要使華夏文明融入世界,要使華夏文明贏得世界的尊重,必須動員全體公民,通過公共外交的群體效應和大眾傳媒廣覆蓋、不間斷、周到細致、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工作,才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