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愛情天梯”的故事為引子,導入了渝派紀錄片的話題。作為“石縫中的黃桷樹”,渝派紀錄片的題材來自於社會底層,將山城重慶大江大水的血性豪邁和頑強不屈融入到片子當中。文章結合法國美學家丹納在《藝術哲學》等著作中提出的“種族”、“環境”、“時代”三元素說,一一分析了渝派紀錄片受重慶獨特自然地理、人文歷史(如巴人遺風、山城地形、三峽移民、戰時陪都等)的層層影響。正是種族、環境、時代這三者擰成一股繩,才有了“渝”味無窮的渝派紀錄片作品所具有的區別於“京派”、“海派”、“川派”紀錄片的特殊美感。
關鍵詞:重慶﹔渝派紀錄片﹔美學﹔種族﹔環境﹔時代
引言
2012年底的一條新聞令人動容——
50多年前,重慶江津的劉國江與大他10歲的寡婦徐朝清墜入愛河。為了躲避閑言碎語,他們攜手私奔、隱居深山,從此相守數十年。劉國江為了徐朝清的出行安全,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石梯,這一鑿就是半個世紀。2007年,劉國江老人去世,留下徐朝清孤獨的思念。如今,徐朝清老人也追隨她的愛人而去,享年87歲。[1]
兩位老人已然遠去,空留6000多級一錘一鏨歷經半個世紀開鑿出的“愛情天梯”長存人間。我們聊以慶幸的是,在兩位老人的有生之年,重慶的電視人以紀錄片的形式為我們留下了兩位老人的真實影像,使世人關於“愛情天梯”的美好記憶伴隨著年月的消逝依然能有所憑借。
這就是《深山望遠》,重慶電視台系列節目《巴渝古鎮》的第一集,同時也是渝派紀錄片的代表作之一。
一、 石縫中的黃桷樹
“渝派紀錄片”這一概念的出現,源於2007年《時代信報》對時任重慶電視台紀錄片部主任雷衛的一次採訪。
“‘渝派紀錄片’可以比喻為‘石縫中的黃桷樹’,它的題材來自於社會底層,以冷色還原小人物,它特別記錄重慶的大農村問題,它同時又將山城重慶大江大水的血性豪邁和頑強不屈融入到片子當中。鏡頭內外,都是面對苦難人生的不屈和反抗。”[2]
學者歐陽宏生在其著作《廣播電視學導論》中將中國的紀錄片分為京派、海派、川派這三派[3],以北京、上海和四川為各自的根據地,分別以長者、婦人和友人的姿態出現在中國電視熒屏上。
那麼,作為一大派系而存在的“渝派紀錄片”是怎樣區別於固有風格的紀錄片而高舉起“渝派”的大旗呢?“渝派紀錄片”又是有著怎樣的美學特質使其能夠在中國的紀錄片江湖上顯山露水?筆者在此試結合丹納的“三因素”理論,從渝派紀錄片的產生及美學特征等方面予以分析探究、尋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