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本網原創

胡舒立:傳播行業應建立經營部門和媒體部門的防火牆

2014年11月19日10:0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

人民網烏鎮11月19日電(記者 燕帥 趙光霞)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天在浙江烏鎮正式舉行。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在分論壇“新媒體新生態”上發言,以下是全文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大會的組織者,感謝姜軍給我這個機會發言,有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互聯網發展的一些看法。

我演講的題目是新媒體與防火牆。互聯網從上個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到90年代后期的時候已經非常的興盛,之后更是勢不可當,必然給中國的新聞界提供巨大的機會,也掀起巨大的挑戰,互聯網技術的迅速迭代和運營模式的提升正在結構和重構著新聞機構的組織流程和商業模式,同時也沖擊和改變著媒體組織和媒體從業人員的現狀,也在改變既有的價值體系。在這樣一個變動時代新聞人是幸運的,因為新技術可以擴大新聞生產的內容和傳播渠道,增加新聞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商業選擇。新聞人也是焦慮的,因為新聞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價值正在受到沖擊,作為時代瞭望者,社會把關人的角色,如何求得商業上的成功和發展,新聞人面對著嚴峻的挑戰。選擇可能是多樣的,因為我們走在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提供的機會叢林之中,或許很多道路都可以通向成功的明天,選擇其實也是單一的,因為在傳統的商業模式被顛覆之后,新聞人的使命並沒有改變,方向一如既往,所以我們的道路可能格外艱辛。

眾所周知,從平面媒體到門戶網站,再到社交媒體和移動平台,新聞媒體在互聯網是在面對全方面的挑戰,新聞內容的生產機制和傳播機制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UGC的出現,大數據的分析和普通應用和O2O的流行,使得新聞生產從單向發布變成眾生喧嘩,從關注內容到轉向設計產品,定位更為精准和細分,服務功能更為細致,另一方面也出現信息過載等等現象,對用戶的過度反應導致低俗化,也獲得難以應有的回報,結果是新聞生產不足,整體質量下降,這雖然是市場的階段性特征,但是其負面效果不容忽視。

其次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角色正從記者和編輯向產品改變,自媒體的大量涌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新聞環節,降低成本,但基於新聞專業的嚴格把關,客觀公正都基本報道原則也受到了挑戰。

最后新聞傳統的價值體系也收到了巨大沖擊,一方面是有商業壓力,一方面由於理念缺失,也出現了非正常保護,也出現了用新聞報告敲詐的行為。不僅嚴重損害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新聞業的社會公信力,我們感到痛心。互聯網時代仍然需要強調的是新聞內容絕不是普通的商品,更不是市場體系中的某一方,它作用於弘揚社會主流價值,正是體現和維護公眾知情權的公器,我們也發展了一整套的保障,比如說防火牆的隔離,評論與事實的區分,稿件的多重審核,正是新聞報告客觀中立的有效保証。主要由報紙、雜志為載體的傳統時代,由於傳播渠道的有限性,新聞媒體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可以獲得很大的商業成功,這種在當時相當完善的商業模式有效的支持媒體繼續履行其社會責任,形成一個大產業大行業。在互聯網時代一方面新媒體獲得新的傳播渠道影響力大大加強,獲得的社會效益也更加顯著。另一方面新媒體被改變,被顛復,這使得媒體因為商業目標放棄社會責任,特別是商業利益和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媒體可能把商業利益視為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這個就是經濟學上說的腐敗不幸,會從根本上傷害新聞媒體這個行業,使其喪失立身之本,這關系媒體的使命也關系這個行業的命運。

在這裡觀念、理念價值都不可缺,更重要的是建立新媒體發展的內容和外部的環境。我就談一些最基本的問題,與媒體而言我們認為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隻要是傳播行業就應該建立和監視經營部門和媒體部門的防火牆,防火牆建立在分工的基礎上,必須明確廣告部和編輯部之間有一道無形的牆,廣告銷售部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指揮、左右、影響新聞編輯部門,新聞編輯業務必須獨立於廣告利益,要杜絕所謂客戶保護名單。防火牆是新聞媒體組織的基本制度,國外有一些媒體出現防火牆過厚的說法,他們有一個運營部門,過去是屬於經營部的,現在可以確立為一個獨立部門,也就是說防火牆是在經營和編輯之間,他們認為這個防火牆放在運營之間,第一個這個仍然在探索之間,第二個編輯部和銷售部之間仍然堅持在廣告銷售部門和內容之間有一個防火牆,這個還在探索中,不管怎麼樣廣告絕不能指揮新聞編輯內容是鐵律,在這個行業中並沒有動搖,在堅持防火牆的前提下還應該注意編輯人員的道德水平,要逐步取消和收入挂鉤的商業考核。

當然剛才我說的是對媒體一方,那麼對於監管者一方我們認為應該積極改善媒體的競爭環境,發揮市場調節作用,通過版權保護鼓勵原則提升行業的普遍指標,通過對有償新聞有償部門等不法行為的查處,使優質媒體可以獲得正當的商業回報。

總之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重塑和整合是一個創造性和毀滅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的輝煌,也非常的痛苦,最后的結果可能是難以預想的,不管整合如何發生,有公信力的新聞媒體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成功轉型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必然是一個市場調整的一個漫長過程,可能是需要一代甚至是幾代人的調整,對於社會責任的堅守將是新聞媒體的價值所在,自由而負責任的新聞業才能造福於民眾,造福與中國的民間,謝謝大家。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