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2014年第9期

電視紀錄片的中國化敘事風格及意象展現——

從《舌尖上的中國》看民俗紀錄片的中國文化傳播【3】

肖?

2014年11月27日13:52        手機看新聞

三、《舌尖》中的中國化敘事啟示

敘事理論認為“每一個敘事都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故事,也就是‘什麼人碰到了什麼事’﹔二是話語,也就是‘這個故事是怎樣被講出來的’”③。突出“紀實”性的紀錄片同樣需要敘事的方法和技巧。難以將“民族化”風情融入紀錄片敘事過程,缺乏“講出來”的技巧,使我國紀錄片尤其是民俗類紀錄片在長期的發展中一直處於“失聲”狀態,在敘事過程中構建文化指向,在世界共同關注點中展現中國特色,是《舌尖》給民俗類紀錄片的啟示,也是中國民俗紀錄片在跨文化傳播中的注意事項。

1.“世界化”理念,“民族式”敘事

“文以載道”的觀念使我們認識到任何一種影視文學作品都會背負沉甸甸的“道統”。紀錄片作為影視傳播中的一員,同樣承載著宣揚價值觀形態體系的責任和任務。一個好的紀實作品要想走向世界,必定要從人類普遍和永恆的價值體系中入手,在世界共同性中體現“民族性”。

(1)從“世界之愛”中進行中國式含蓄表達

愛與親情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和美好的象征。“親情原本的含義是特指來自帶有共同血緣關系的脈絡之間的一種特殊情感,它始終演繹著血濃於水的邏輯表達。也就是說,親情的概念中帶有強烈的范疇特指性,它也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留下深深印記,不是隨便可以揮之而去的那部分刻骨情感。”④父母對子女的舐犢之愛,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之情,甚至夫妻之情都是全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中國人向來含蓄,各種感情的表達都是委婉的。中國的夫妻很少談及“愛情”,“親情”是他們之間最直接的情感,彼此間相濡以沫卻又互相抱怨成為中國式夫妻的典型特征,《轉化的靈感》中,王翠華與姚貴文的調侃“沒有優點,都是缺點,懶,又懶又笨”、“你全都是優點”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夫妻親情。

(2)從“關注自然”中進行中國式哲學體現

隨著近代工業文明的進步與發展,人類從洪荒時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紀,創造了經濟的奇跡,但是無知與貪婪也造成了可怕的后果。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探討人類在自然中的地位是全世界影視文學關注的話題。具體到中國,“天人合一”不僅是中國人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國人心目中“人與自然”最和諧的狀態。《舌尖》著眼於我國農業文明發展,在探討人與自然和諧之外,還通過對自然價值的解讀表現人與自然的價值意義。開篇《自然的饋贈》中“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也擁有這個世界上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和氣候的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便是中國“人”向“自然”崇高的致意。

2.“慣例性”框架,“國際化”敘事

(1)堅守紀錄片的“紀實”慣例

“慣例”是“每一個門類系統為了使該門類所屬的藝術作品能夠作為藝術作品來呈現的一種框架結構”,在藝術家、藝術作品和接受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中,一切都是慣例化的。⑤藝術慣例能夠引發和塑造接受主體的情感體驗。在影視作品中,審美經驗會排斥、冷落那些不符合審美慣例的東西,而去欣賞和接受符合自身審美經驗的作品。

紀錄片的概念來源於英文“Documentary”,這一詞本來就有“文獻”的意味。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中,紀錄片應該具備歷史書寫的功能。所以在紀錄片的表達中,藝術加工和任何形式的敘事表現都隻能作為附件存在,“真實地展現生活”是紀錄片絕對應該堅持的理念。《舌尖》從廣為熟知的“美食”入手,雖在美食制作中運用了藝術表現手法,但真實展現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狀態,是該片引起共鳴的直接原因。

(2)接受審美距離,拓展視野融合

跨文化傳播由於涉及不同地區和國家,在傳播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干擾因素,傳播的效果不僅受到文化共通性的影響,還會受到民族心理感情等方面的作用。例如清代畫家鄒一桂看到西洋畫后,斥之“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中國紀錄片的文化傳播亦會遭遇類似問題,正如《舌尖》畫面裡大量水墨手法的運用同樣有可能在西方傳播時遭遇障礙,這種審美距離的客觀存在是我們必須正視和接受的。

然而人類對藝術作品的接受永遠存在,人類對文化作品的認識也會不斷加深、鞏固、發展,這種轉變也正如食物本身。現在各地食材在市場上自由流通,特色美味逐漸被更多不同文化的人接受。紀錄片的創作過程本身也是在不斷追求視野融合的過程。《舌尖》劇組曾經專門組成小組學習國外優秀紀錄片的敘事態度和風格,在主題設置和表述方法借鑒《美國:我們的故事》、BBC《人類星球》等,國際化的敘事手法結合中國式畫面表現,節奏鮮明,起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在后殖民語境下,西方對東方的控制已由“經濟控制”擴展到“文化控制”,對隸屬視覺文化的電視紀錄片而言,西方世界不僅利用先進的制作技術有效提高其畫面精良和高清效果,而且利用文化話語權中的強勢從思想上和文化上滲透到“東方”人的大腦中。《舌尖》的出現打破國產民俗紀錄片一直以來的發展瓶頸,可以說是國產紀錄片與國際接軌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國化影像敘事傳播中的中國元素展示,也值得其他國產紀錄片學習和借鑒。(作者系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新聞與管理系講師)

注釋

① 吳戰壘:《中國詩學》,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頁。

② 李智:《全球化語境下電視的修辭與傳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148頁。

③ (美)羅伯特·C·艾倫編,麥永雄、柏敬澤等譯:《重組話語頻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48頁。

④ 彭玲:《影視心理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02頁。

⑤ 凱瑟琳·洛?:《社會慣例和迪基的藝術慣例的理論》,《美學譯文》第三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237-241頁。

來源:《視聽》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