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4年11月下

傳統媒體人經商,該有什麼心態

譚雲明  徐 然

2014年12月05日16:02        手機看新聞

傳統媒體跨界經商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成功的案例不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態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中國歷來有抑商的傳統,加上文人恥於言利,所以媒體人經商並非輕而易舉。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由於市場環境、政策法規的復雜性,經商的商人需要有積極開放的心態來面對商場中的各種突發情況,化險為夷。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傳媒行業有進入壁壘,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這樣的壁壘,一方面保証了傳統媒體在傳媒領域的地位,擁有較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導致傳統媒體缺乏足夠的競爭意識。傳統媒體經商也缺乏相關的經驗,對新業務領域不熟悉。由於這些原因,在傳統媒體轉型經商的過程中,相比其他人經商可能會遇到更多挫折、困難,這就需要傳統媒體人擁有良好的心態。一個人的心態取決於他的思想觀念,同時又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導致不同的命運。傳統媒體人經商到底該有怎樣的心態呢?下面筆者做一些探討。

底線心態

媒體由於特殊的社會屬性,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客觀報道和傳播新聞事實,是媒體的重要責任之一﹔但是,單純地反映社會現實對媒體來說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堅持正義公平的價值判斷,引導社會輿論,而不是隨波逐流。雖然大眾媒體中有少部分媒體人缺乏職業操守,但整體來說,媒體人的道德操守是比較高的,這恰恰是好多商人所缺失的。雖然“無商不奸”的概括有點片面,並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奸險狡詐之人,但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商人這個群體的道德操守是偏低的。

在當代,提到商人,雖然會覺得他們聰明多謀、富有多財,但是普通民眾對商人還是頗有微詞,詬病最多的便是他們追逐名利,缺乏社會責任感。商人為了一己私欲,不顧社會大眾利益,欺騙消費者的事不勝枚舉,如銷售的新房漏水,在食品中添加違禁化學品等。這樣的做法欺騙了消費者,影響了企業的信譽,不利於企業的后續發展,甚至會令商人走向犯罪的深淵。

媒體人經商最重要的是堅守自己的道德操守,承擔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一般是指企業不僅以賺錢為目的,而且應當積極地促進社會的公共利益。但是,當今很多企業一心想著盈利,而忽視了社會責任。樹無根不久,水無源不長。企業要想做得長久,最重要的是得到消費者的認同、社會的認同。隻有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企業才可能進一步發展﹔若失去了消費者,企業的發展會舉步維艱。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能協調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發展,而且是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大部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會降低經濟效益,其實企業的營利性和公司的社會責任並非是絕對對立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企業要在營利性和社會責任兩個方面尋求均衡點,做到既有良好的盈利,又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使兩者相互促進。

歸零心態

歸零心態即“空杯心態”,大意是如果一個杯子裝滿了水,你想裝咖啡,那你隻有把杯子裡的水倒掉,否則是不可能裝咖啡的。這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得有一個適合的心態,如果要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隻要這樣,才有足夠的容量去學習新知識。

傳統媒體人轉型經商,對經商方面的知識大都知之甚少,媒體人之前在媒體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也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也可能由於固有經驗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隔行如隔山”,當媒體人經商的時候,不管之前擁有多高的社會地位,多麼淵博的學識,在這個新領域中都是新手,隻有心態歸零,才能快速學到新行業的技巧與方法。做到歸零心態,最基本的就是保持謙虛的態度。在如今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在不斷地膨脹,理念在不斷地更新,關系在不斷地變更,隨時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重整,清空過去,為新知識的進入留出空間,才能保証自己的知識永遠是新的。簡單來說,就是永遠不自滿,永遠在學習。這裡所講的學習不只是單純地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先要把自己的思想歸零,即放下過去,特別是過去的成功和經驗。

在媒體轉型的道路上,熟悉市場經濟的競爭狀況,加深對市場的理解,適應市場的規則都是媒體人需要做的。隻有摒棄過去的思維模式,重新學習新的行業知識,才能真正經好商。

務實心態

前幾年房地產一直是熱門領域,多家傳媒公司紛紛進行了文化地產的投資,但從總體來看,大部分傳媒集團由於土地資源儲備少、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等問題,在文化地產轉型方面效果不明顯,加上如今房地產市場的各種不確定性,市場前景堪憂。早些年,國內媒體剛興起多種經營熱潮時,南方某報社在制藥公司、水泥廠、瓷片廠、食品廠等項目上投資,虧損達1.4億多元。因此,傳統媒體在選擇多元化經營的時候,需要腳踏實地,不要隻想著把錢投到熱門領域,幻想獲取高收益、高回報,而應該綜合考慮媒體自身的經濟實力及優勢、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多種產業之間的融合與協同效應。

媒體跨界經營需要考慮新業務的進入壁壘。如果是從事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企業會缺乏必要的人才、技術、設備等資源,再加上先前的企業管理理念可能不適合新業務,往往存在比較大的風險。另外,如果傳媒行業跨界經營的范圍太廣,涉及的業務面太多,反而容易分散經營主業的注意力,動搖主業的基礎和競爭力,使整個媒體缺乏核心競爭力。傳媒行業在選擇跨界經營的時候應該結合實際,盡量選擇與原有業務相關的新業務,科學系統地規劃多元化經營的產業布局,使跨界經營的業務與媒體原有業務起到協同作用,而不是好高騖遠,隻想著投資收益高的項目。同時,選好了新的業務方向之后,應該腳踏實地地做好,而不是做做樣子。

創新心態

跟風現象在我國一直比較普遍,當別人做了什麼能掙錢的時候,社會上的人便開始紛紛效仿。這種現象在傳媒行業亦非常普遍,當某個時尚雜志試水電商獲得成功的時候,很多類似的雜志也會效仿﹔當某家媒體投資房地產獲利之后,不少媒體也會選擇投資房地產。

我們並不能認為所有的跟風都是不可取的,有些時候當我們處在迷茫之中不知所措的時候,他人的行動會給我們以啟示。在如今傳統媒體日益衰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謀求自身的發展,但是不能一味地跟風、模仿,完全沒有自己的特色。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環境中,媒體行業擁有的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便是創新。媒體行業隻有時刻保持創新的姿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屹立不倒。

競合心態

美國耶魯管理學院教授拜瑞·內勒巴夫、哈佛商學院教授亞當·布蘭登勃格1996年在合著的《合作競爭》中提出了合作競爭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經營活動是一種特殊的博弈,是一種可以實現雙贏的非零和博弈,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與對手進行競爭,但同時也需要有合作。它是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的新思維,強調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傳統企業戰略過分強調競爭的弊端,為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

在當代,合作競爭理論已被廣大的學者、企業領導所認同,該理論在傳媒行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傳統的報紙、期刊為了擴大受眾而在內容、價格、服務方面展開競爭,但同時他們也會在某些方面進行合作,如半島都市報、成都商報、楚天都市報、大河報等18家中國主流媒體2014年7月成立電商聯盟,探討紙媒電商化之路﹔傳統出版社受到網絡出版的沖擊,利潤下滑,與其展開了一系列競爭,但傳統出版社也與網絡出版機構進行合作,出版一些讀者喜愛的網絡文學作品,以此達到共贏的目的。當然,合作不簡單地指與競爭對手合作,還包括與其他領域企業的合作,如上面所說的多家報社成立的電商聯盟,不僅是報社間的合作,還包括與阿裡巴巴這樣的電商進行跨界合作。這種跨領域的合作為傳統媒體增添了不少活力。(譚雲明:中央財經大學新聞傳播系主任、教授﹔徐然:中央財經大學新聞傳播系碩士生)

來源:《青年記者》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