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相互利用的研究

王霞

2014年12月08日17:2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如雨后春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渴求日益迫切,這也是我們發展新媒體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好契機。傳統文化作為話題內容,讓新媒體成為宣傳傳統文化的手段﹔新媒體作為媒介,讓傳統文化(尤其傳統藝術)設計來美化新媒體或使新媒體賦予特色,兩者相輔相成。以新媒體技術為手段作為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梁﹔以傳統文化為依托是中國的新媒體形成自己的特點來自我更好營銷。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文化﹔相輔相成﹔

一.對新媒體和傳統文化的概述

(一)新媒體和傳統文化的含義

新媒體(New Media)這一概念是1967年由美國人G·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來的。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目前,各種專家學家從不同領域、視角對其進行定義,對於新媒體沒有一個統一的內涵。目前比較流行的定義是,利用數學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來說,“新媒體”應該成為“數字化新媒體”[1]。

廣義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中國傳統中的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2]。

(二) 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的區別

傳統文化來自於朝代更替過程中人所創造的人類文明精髓,具有很強的主觀文學性。它富有內涵,在我們生活中屬於一種高姿態,權威性,屬於較高級的精神范疇,但是它比較“內斂”,實際應用性不強,一般大眾對它的了解還不到位,加之它的傳播只是單方面的自身傳達,交互性較差。

而新媒體來自西方的一次次技術革命慢慢累積發明發現的產生的,具有很強的客觀科學性。它比較直觀,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平民化,比較適應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和生活習慣,而且它一開始就強勢的進入我們的生活,互動性較強,但是它的信息量過於龐雜,如今不容易搜索到我們想要的,可信度降低[3]。

二.傳統文化對新媒體的利用

正因為兩者的不同和各自有缺點,我們才會拿新媒體的生活化、主動性的優點來彌補傳統文化高姿態、被動性的缺點。2014年的統計報告顯示,中國有6.3億網民 、12億手機用戶、 5億微博微信用戶,每天信息發送量超過200億條。隻有利用新媒體市場資源,傳統文化再加快實現數字化,才能實現在生活中與人的互動。而如今,傳統文化並沒有充分利用數字化新媒體。傳統文化對新媒體利用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業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語言濫用。脫離了語法規則的語言不僅會產生歧義、難以理解,而且還會像病毒菌一樣感染整個文化系統,破壞文化的正常發展。

如何使悠久的傳統文化充分並正確的利用上先進的新媒體,使人們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下面我們將從建筑景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少數民族角度展開論述。

(一)在充滿文化氣息的旅游景點上充分利用新媒體

例如烏鎮,以“互聯互通 共享共治”為主題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2014年11月19日至11月21日在浙江烏鎮舉辦。全鎮覆蓋了WIFI,並且有望實現WIFI永久免費,這就為未來新媒體在此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這種典型的充滿文化氣息的景點,如今小攤小販十分嚴重。這種只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使游者的旅游質量打了折扣的商業模式是沒有遠見、不可持續發展的。如果旅游景點變成了商業街,那就失去了其本質意義。

所以旅游景點十分欠缺新媒體的使用來提高旅游質量。例如我們可以在旅游景點設置智能導航,可以先讓游者預覽自身所處的東西南北的場景,選擇自己喜歡去的方向,避免去的方向不滿意。在科技專區可以運用虛擬現實,讓觀眾對場景進行親身體驗,對於這種成本高的項目,要麼免費由政府資金支持,要麼薄利多銷,價格過高容易造成機器閑置。另外在虛擬現實中設置些任務,若能按時完成任務,之前收的體驗費則退回。這樣既提高了旅游質量,又宣傳了傳統文化。烏鎮可以首先作為一個試點,利用先天優勢加有利的后天環境,在重要的拐角處設置導航,在科技專區,可以進行虛擬現實,利用3D,讓游者體驗古代生活,與小商小販進行交流,與穿古裝的人們一起行走於古道。另外設置任務,如在攤上買指定東西,仔細查找頭上戴簪子的女人有幾個等等。若完成任務,則機器自動退還體驗費。再者,科技專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旅者反饋或建議可以及時送達旅游開發者手裡。再如2001年7月數字故宮全面建成,大家可以足不出戶來“旅游”故宮,當然我們可以加大開發此等技術,實現更多的交互。

(二)在博物館充分利用新媒體

現如今,博物館內已有新媒體的身影,3D大屏幕已成為博物館的牆壁,館內也有很多交互式的電子設備。這樣,我們看到一個展覽品,可以用館內數字媒介深入了解。隻有排隊去親臨博物館,我們才能見其真容。博物館無意識的加劇了傳統文化的高姿態。如果傳統藝術就隻在此博物館內,它隻能被動的等知道此地並正確到達此地的人看到,這是何等的被動,遠離大眾人群。如果這種鮮為人知的傳統藝術種類就在此館內,隻有等發現它並渴望了解他的人細細品味,這是何等的“低調”,不知何時才能為大眾所曉。也許在未來它就會因被埋沒而消失,為后人所哀嘆。

如果能利用新媒體,設計一些貼近學校、社區、大眾的展覽,將“博物館”搬出來,搬進校園走進小區,並招募大學生或普通民眾進行志願解讀,使人們因了解傳統文化而愛上某一類傳統藝術文化,並自此這個人的生活裡有了這門藝術的影子。

(三)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充分利用新媒體

福建作為此類典范,它在大運河(福建段)遴選了十多個文物點利用三維地理信息系統、虛擬仿真技術典藏與展示文化遺址、出土文物,運用最先進的3D掃描、3D建模與3D立體攝影等相關技術為珍貴的文物資產加以數字化[4]。.

如何利用現代技術將其信息化、數字化是最難的也是最具潛力的項目,以此形成易讀的數字代碼,使古跡得以保留,存入檔案庫。文化遺產數字化是一件宏偉、急迫的事,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新媒體的好方法。國家應大力支持此類人才的培養,使每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自己配套的數字化項目。即使以后非物質文化遺傳非人為的消失,未來的觀眾也會利用新媒體對其真實精確的參與、體驗、互動。

(四)在戲曲充分利用新媒體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是中華文化的獨具特色。當年輕人在新媒體的道路上追趕潮流的時候,依舊是更多的老年人喜歡戲曲,不免有些“遇冷”。當2013年《中國好歌曲》的海選,霍尊一曲將流行與戲曲腔調結合的《卷珠帘》,懂音樂的劉歡哭了,瞬時也迎來了一大批年輕人的追捧。這首歌也成了年輕人手機音樂軟件裡必備的一首歌。這也說明了,隻要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來演繹戲曲,他們也會成為戲迷。因此,如果讓戲曲加之流行充分融入到新媒體中去,結果可想而知是樂觀的。此外,2007年我國啟動了“中國戲劇經典原創動畫工程”,這也是戲曲發揚的一個巧妙方式。戲曲動畫在保留專業的戲曲唱腔的基礎上,加上現代流行音樂的元素,利用數字技術,將數字媒體藝術與數字媒體技術結合。

(五)在少數民族文化充分利用新媒體

由於中國是個多民族匯集的國家,少數民族的文化也是我國優秀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由於少數民族地處偏遠,傳播媒介不發達,當地的文化傳播欠缺廣度和深度。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也代表了中華文化的繁榮,中華文化的繁榮少不了每個民族的貢獻。

當少數民族文化為眾人所知,其當地文化的需求量會飛速上升,必然會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達,此地的文化會更加為人熟知,形成良性循環。例如,一個小小的動畫《阿凡提的故事》,一個來自於家喻戶曉得的霍加•納斯列丁的笑話,打開了新中國以來我們最廣泛的一次對維吾爾族的認識。再例楊麗萍的一個精湛的孔雀舞,讓我們了解了雲南、白族、少數民族的孔雀舞。楊麗萍文化傳播公司成立於2011年2月18日,主要業務是從事具有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集、舞劇的創排及演出。它的前身為雲南映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03年楊麗萍趁著《雲南映象》大熱成立的,楊麗萍表示改名與資產重組的原因,就是讓每個作品具備可商業化運營的基因,讓文化長久地流傳下去。2012年至今,公司每年利潤都在千萬以上。表明少數民族的文化具有無窮潛力。我們可以開發一些現代人比較熱捧的手機APP,最好讓少數民族的高端相關人才參與其中,打造少數民族精致APP,為大眾所喜愛。2015年全部停止模擬電視的播出。我們可以在數字電視節目設置少數民族文化專區,來讓喜愛的觀眾點播。

三.新媒體運用傳統文化

(一)新媒體的設計取材傳統文化

新媒體的設計可以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沉澱,所留下來的優秀文化大多是符合大眾口味,都有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各自的愛好群體。受眾市場由大眾向分眾乃至小眾甚至一對一轉變,細分程度越來越深入。所以,每個人都有點喜歡的節目是沒有市場的,而隻有一部分人非常喜歡的產品才有市場[5]。

由此,在新媒體的設計上,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愛好,對新媒體的版面設計、文字設計、背景設計有所選擇和針對。例如APP,對於愛好文學的群體,我們在APP的文字上別出心裁,設計出類似甲骨文的易識別的字體、小篆、大篆、草書、楷體等,版面設計將現代與復古結合,例如背景設計的像古代的竹簡或宣紙來取悅受眾。在這個以受眾為主導的多媒體環境下,再加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風已經吹到了文化領域,文化工作者更要抓住機遇,搶佔屬於自己的愛好傳統文化的人群,佔領相當比重的市場份額,以謀求傳媒行業的一席之地,使自己的聲音更有話語權。

(二)新媒體的內容上取材傳統文化

就像電影業開始發展時,我們先培養的大眾看電影的習慣。培養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審美習慣和標准,是中國的新媒體形成自己的傳統藝術特色更廣泛為人接受、喜愛的重要環節。

在當下,一方面傳統文化遇冷,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受寵。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使人們對傳統文化有審美上的了解和接受。在對外進行帶有傳統藝術的新媒體輸出時,我們應該以此為傲,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都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體。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數字媒介針對傳統文化的好與壞展開辯論,形成校園、微博、微信、人人、社區、企業的熱點話題,放在各單位網站的文化專欄,從而使人們間接了解傳統文化。例如2014年春節的期間,央視發起的一個話題“家風”,全社會引起激烈反響。事實証明,最近幾年,西安北京等古都十分受外國人熱捧,帶此處旅游時,他們都很認真的聽導游的講解,並主動提出問題,反映出神秘的中國傳統文化著實吸引了他們。這也為具有傳統文化的特色新媒體的產生提供了實踐可能性的市場依據。

接下來我們將從電影,動畫、虛擬現實與交互性操作方面展開論述。

(1)在影視方面充分利用傳統文化

無論對內弘揚傳統文化還是對外對傳統文化進行文化輸出,電影無疑是一個相當好的手段。況且當下,人們已經養成了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例如一個《藏龍臥虎》,使多少外國人了解中國功夫的豪情萬丈,還有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中的那份隱忍。李安導演作為中西方思想的結合體,他的有關中國文化的電影都用了很美妙的方式讓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有了很到位的了解及理解。我們可以繼續開發新媒體技術造福於電影。例《秦時明月》2014年8月8號上映當天,以1300萬元票房,名列當日票房冠軍。這其中,首創的彈幕觀影方式更是開啟了觀影體驗的新時代。電視劇是一個最方便的傳播文化的方式,它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且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例一個《舌尖上的中國》,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美食風。吃文化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文化,而且國人比較注重吃,吃的藝術帶來的影響不知持續到何時。3G或4G時代,對影視來說,注定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節目內容的展示,讓人們能一眼認出這是誰生產的節目,加強自身新媒體的個性。

(2)在動漫方面充分利用傳統文化

動漫界的人都在想象,我們國家何時才能回到二十世紀中葉的屬於中國動漫的那個輝煌時期。那時,我們有水墨動畫、剪紙動畫、偶動畫、也有具有中國色彩的彩色動畫,各類動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種水墨暈染的效果以動畫的形式展現,為外國人瞠目結舌。動畫界的藝術氛圍正如毛主席所響應的那樣,每個藝術工作者都在竭盡腦力的從傳統藝術中挖掘靈感,廢寢忘食,不計報酬的投身此事業上去。

而如今,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動漫,我們完全可以重拾傳統藝術,加之新媒體的有利條件,實現中國動漫的復興之路。如果能實現中國各類形式的中國動畫的程式,在人物設計、人物、背景、表演、音樂上實現標准化、統一化,讓中國動畫隱隱的貼上“中國制造”,使其具有很好的辨識度。一看到 “圍柱式”、伴之浮雕的“三角楣” 多立克式柱式、愛奧尼克式柱式,抑或科林斯式柱式,我們就知道這是古希臘的神廟而不是他國的。一看到《星球大戰》、《鋼鐵俠》、《變形金剛》,那充滿重金屬、充滿影視特效的炫酷畫面,我們就知道它是美國制造。一提埃及金字塔,我們腦中就下意識地出現了它的形狀。這就是程式、標准的力量!對於美國,它沒有太長的歷史,在藝術各方面,他都充分發揮自己技術先進的優勢。

而對於科技還不夠成熟的我國,我們也要充分發揮我們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優勢。傳統文化資源是國產動畫最大的生存空間。何不讓中國的新媒體形成一定的傳統藝術程式,何不讓新媒體貼上傳統文化的標簽,何不讓讓高端的數字技術承載著充滿古老東方氣韻的傳統藝術。

(3)在虛擬現實與交互技術方面充分利用傳統文化

隨著新媒體中日益包含更高的科技含量,計算機圖形學最終會使虛擬現實與交互技術進入尋常百姓家,也帶來了“超真實”。計算機圖形學注重並不是現實世界的東西本身是什麼,而是怎麼更好地展示這東西,使人們的眼球在屏幕上看此物更真實。我們可以把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虛擬體驗與交互帶到國外,讓他們足不出戶就可進中國的古都旅游一把。憑借現如今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情,此類產品的市場潛力會很大。

四.結語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應有效地利用新媒體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同時利用傳統文化積極推動新媒體成為傳遞“正能量”的渠道。新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珠聯璧合,響應了習主席的“中國經濟新常態”,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創新驅動力!(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

參考文獻:

[1]黃傳武等.新媒體概論[M].中國傳媒大學,2013:2-3.

[2]蓋曉明,譚朝炎.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5.

[3]李響,任竹凌,韓沛杰.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8:42-48

[4]毛燁.新媒體技術在福建傳統文化產業中的應用探討[J]福建電腦,2012,28(11):66.

[5]卜彥芳.傳媒經濟學理論與案例[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8:71-72.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