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传媒频道
|
人民网研究院
--2019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篇
奖学金简介
2019年颁奖仪式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大学
|
清华新闻学院
|
中国传媒大学
|
武汉大学
|
复旦大学
|
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
厦门大学
|
四川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清华计算机系
|
哈工大
|
陕西师大
|
人民网
>>
传媒
>>
传媒专题
>>
人民网奖学金
>>
清华新闻2019
历年获奖名单
2019人民网奖学金获奖名单:
一等奖:李莹
二等奖:林嘉琳、李嘉贝、彭欣怡、刘圣迪
2019人民网优秀论文获奖者名单:
一等奖:郑玄、方之澜、闫佳琦、严宇桥、高钰婧
二等奖:冯海燕、孙可佳、刘沫潇、冯杰、王雨佳
三等奖:龙新力、梁飞虎、朱晓佳、廖思胤、林子皓、孙翔宇、慕海昕、徐静、张静、扶威、王雨佳 张晓旭
往年奖学金获奖论文回顾:
2018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2017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2016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2015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2014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2013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2012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篇
优秀论文一等奖
(3)
郑玄
历史·记忆·再现——旧新闻“新闻化”领域的边界及批判性思考
新媒体以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载体打破了时空限制,作为历史的过去和作为进行的现在之间的边界也并非那么泾渭分明。这是这个生产力变革时代在媒体发展领域的一个缩影,要正视由于技术衍生变化带来新闻业态的新发展,旧新闻的“新闻化”便是一种颠覆和突破。这个经历过媒介技术迸发的时代逐渐显示出基于效能积累后的一系列社会变革,而对于新闻定义和边界的拓展正是这种反映的重要表征之一,本文意在对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和问题进行探究。
详细 >>
方之澜
短视频平台的公共性初探——基于对“快手”农民工维权视频的批判话语分析
本文通过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快手平台有关“农民工讨薪”的维权短视频,并借此探讨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是否能承担起公共性的职责。本文经研究发现,农民工讨薪视频主要以悲情身体叙事与仪式性表演两种话语策略展开,分别塑造了“无尊严的受害者”与“被拯救的伪主人翁”的农民工形象。这两种话语是社会深层阶层分化与制度渠道缺失的体现,在推进农民工维权方面所能起到的公共职责也十分有限。
详细 >>
闫佳琦,严宇桥,高钰婧
网络外部性在交互式问答社区的适用性研究——以知乎效用问题为例
信息消费作为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的交叉问题,在互联网社会中备受关注。本研究以UGC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为案例切入,通过文本分析,探讨传媒经济学中网络外部性原理“效用与用户量呈正相关”命题在当今交互式问答社区中的适用性。在为经典理论提出限制条件的基础上,从信息论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数据建构出新的效用测量指标,并使用概率数学模型提出效用与用户总量关系的新命题。
详细 >>
优秀论文二等奖
(5)
冯海燕
从关注度到好评率——海外社交平台热帖和中国形象认知的互动研究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中国主流媒体纷纷布局海外社交平台,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赢得了大量粉丝。本文以编码解码理论为理论工具,以2017年新华社海外社交平台热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际受众的半结构式访谈,深入探究热帖与中国形象认知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闻议题、说服策略和受众的中国知识水平是热帖“关注度”和中国形象“好评率”之间转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形象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认知倾向—负面化的政治形象认知,两极化的经济形象认知以及正面化的国民形象认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为中国主流媒体进一步传播好中国形象提供了优化策略。
详细 >>
孙可佳
5G时代的智能影像制作与表达
正在开发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具有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多设备连接,关键技术与性能将对影像制作与表达产生深远影响。5G时代通信技术的变革促使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全面视频化、融合化,建立起智能影像新生态系统,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增强/混合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共同携手,助力影像生态泛在化、智能化,促进沉浸式视听体验、媒介融合与优质内容生产。在此背景下,人机协同工作,平台和资源开放共享,各技术综合运用,服务和需求精准匹配、智能协同——5G赋能的“智能+”影像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详细 >>
刘沫潇
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视阈下的西方事实核查实践--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事实核查部为例
事实核查是许多西方专业媒体保障新闻真实的重要路径,但已有研究在案例选择上过度“美国中心化”和“欧洲中心化”;在研究切入点上,历史梳理,发展现状介绍及经验总结居多,缺乏对事实核查背后哲学真理观的深入探讨。通过对RMIT ABC Fact Check这一目前澳洲规模最大、运营时间最长的事实核查机构的分析,一方面在案例上补充来自澳洲的、世界上少有的 “双公共机构” 事实核查模式,另一方面以Richard Rorty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为指导,深入剖析事实核查背后的哲学真理观:第一,事实核查机构回避“真相”话语的含义,注重微观层面、更具操作性的 “事实”;第二,提供“正当的理由”在事实核查的言论选取环节起关键作用;第三,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下,“真相”不是简单的正误判断,需要考虑受众和语境;第四,真相的呈现不源于“客观”,有关真相的共识基于核查过程的透明;第五,事实核查致力于提供“有用”的真相,真相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第六,事实核查的实用价值不在于提供有关政治家言论的碎片化核查结果,而在于抵御傲慢、懒惰与偏见,培育诚实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讽刺家”式公众。
详细 >>
冯杰
底层青年的模仿仪式--从人类学影片到短视频
下沉到农村地区的短视频软件给了乡土中国里的小镇青年大规模、不加修饰表达行为和情感的机会。他们在被冠以土味的短视频里模仿上层群体占有的服饰、动作、音乐及文字等符号,表达对金钱、权力、名誉以及关系等要素的向往。小镇青年的符号模仿类似于让·鲁什拍摄的人类学影片里的附体仪式,而鲁什对附体仪式的功能性视角对解释土味视频中的符号模仿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认为模仿仪式是一种奇特心理疗法,使小镇青年进入魅力时刻,在独特的时空中达成底层青年群体幻想的身份跨越,实现心理慰藉。
详细 >>
王雨佳
比较视野下的机器新闻写作研究――以腾讯 Dreamwriter 和美联社 Wordsmith 体育新闻为例
新闻业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影响新闻生产方式的历史,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正在改变着新闻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最热门应用就是机器新闻,即由机器基于算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加工处理,然后自动生成完整的新闻报道。关于机器新闻的特点、影响及未来发展也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 本研究将着眼机器新闻,首先通过概念的界定明确其准确范畴,然后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一套新闻评价体系以进行新闻文本评价。选取国内媒体腾讯Dreamwriter和国外媒体美联社Wordsmith的体育新闻报道,将同主题的机器新闻与人工新闻作为研究文本,基于新闻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探讨机器新闻如何更好地媲美人工、如何更好地服务受众以及机器新闻将引发的行业变革。
详细 >>
优秀论文三等奖
(9)
龙新力
被遗忘权带来的困境
遗忘权(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是一种在欧盟内部存在的人权概念。简而言之,即人们删除那些不充分、不相关或过时不再相关的数字信息的权利 。
详细 >>
梁飞虎、朱晓佳、廖思胤、林子皓、孙翔宇
城市居民社交媒体的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立足于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社交媒体空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试图通过研究民众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政治新闻、时事评论的频率来观察民众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其政治信任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城市居民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政治新闻频率越高,居民的政治信任越低。这一结论将对互联网舆情事件的治理提供参考。
详细 >>
慕海昕
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权利保障——基于六份服务协议的文本分析
传统的隐私权是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进行平衡的结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成为公共利益的组成部分,隐私权的概念已经不足以涵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本文从法学界主张的“个人信息权”的视角出发,对微信、Facebook、微博、Twitter、抖音、Instagram国内外六款社交媒体的用户服务协议进行文本分析,对其个人信息权利的保障情况进行考察。发现不同社交媒体在用户个人信息权利的保障上各有不同的倾向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立法方向提出了建议。
详细 >>
徐静
抖音平台上城市形象呈现的方式和特点探析——以重庆为例
2017年以来,以抖音为典型代表的移动短视频APP带火了一大批国内外的城市旅游,比如:西安的“摔碗酒”、重庆的“穿楼轻轨”。这些都是因为抖音视频而迅速走红,成为了爆款旅游城市。很快,媒体和政府的抖音号也蜂拥而至,开始在抖音平台上进行城市宣传的比拼,让抖音等APP成为了城市形象建构和宣传的重要平台。抖音上全民参与、视频展示的特点与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网站等传统平台对城市的宣传报道有着天壤之别。本文将以重庆为例,试图通过对抖音上视频的研究来探讨城市形象呈现和建构的特点,以及短视频平台与其他媒体平台对城市形象呈现的方式和特点差异,并结合研究结果对城市形象传播提出意见建议。
详细 >>
龙新力
“蔡雯时代”:中国如何认识“媒介融合”的概念
蔡雯2005年把媒介融合概念从美国引介进入中国后,中国学界对它的概念界定从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总结了2006至2018年间的高被引文献,将“蔡雯时代”的媒介融合概念认识分为引介、分歧、技术、扩展四个阶段,认为中国特色话语替代了对于媒介融合原初概念研究的兴趣,同时警惕媒介融合概念研究陷入学院派和“孤岛化”的困境中。
详细 >>
张静
从失语到异化:快手平台农村主体的形象构建
近年来,快手平台的农村短视频引起了大量社会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这样的短视频,究竟是通过给予农村展示途径,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还是强化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隔阂。本文采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分析、社会语境分析三个维度展开,最终发现快手所呈现的农村形象是异化的农村,本质上是农村话语权落后于城市话语权的体现。推动城乡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详细 >>
扶威
消费文化视角下的Vlog走红研究——以B站为例
本研究应用了消费文化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Vlog受众和生产者进行调研后发现,人们观看Vlog不仅被其本身质量吸引,更在意其所代表和塑造的意义符号,具有较强区别于自身日常生活的高调性Vlog更容易获得走红;此外,这种意义符号的塑造或许在最开始就被创作者的导向所决定。
详细 >>
王雨佳
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形象”的塑造作为重要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纪录片以其高于电影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高于新闻片的艺术可观性,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使命。 《厉害了,我的国》是2018年3月2日全国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关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本文通过框架分析、符号分析从政治宣传角度以该纪录片为例对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过程进行个案分析,其中框架分析涉及主旨、叙事策略和视听语言三个结构层次,符号分析涉及视觉符号(国家领导人与国旗)以及声音符号(对“世界第一”和“自主创新”的表述)两方面。
详细 >>
张晓旭
主流媒体融媒体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主流媒体创新试点为例
当前技术更新迭代加速,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主流媒体由于“船大难掉头”,受到了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为获得新的增长,主流媒体亟待向融媒体转型升级。因此研究主流媒体融媒体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两报两台”融媒体创新试点为研究对象,总结主流媒体融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与不足,并从政府、媒体自身以及有序竞争三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为融媒体建设提供借鉴。
详细 >>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