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苏州》是苏州广电总台倾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时政访谈节目。根据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的批示,《对话苏州》栏目每个月根据百姓需求推出一到两期节目,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请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现场对话,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栏目组把推动问题的解决、切实为百姓办实事放在首位,影响和推动苏州的决策者直面发展矛盾、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为苏州人民造福。栏目提升了苏州广电总台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这档大型时政访谈节目在苏州创造了收视平均5.36最高7.64及高达17.27%的收视份额,成为苏州市民爱看的节目。
一、矛盾多发期与社会转型期的润滑剂
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积聚了各种矛盾,需要未雨绸缪,用更多智慧推动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设立对话平台,是了解百姓诉求,实现信息对称,促进和谐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对话,已成为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言语相互作用的形式。从历史看,凡是对话普遍、充分的时代,一般都是政治开明、思想解放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矛盾凸显期,对话更应成为社会各方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一个有效机制。苏州广电总台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为执政者与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沟通平台,让施政纲要更契合民意,让公众更理解政策。《对话苏州》的议题有物价上涨、解危安居等;在利益表达上,可以听到工人、农民、小学生的心愿;在对策探讨上,以公共视角观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态度和效果;在话语方式上,领导和平民平起平坐,促膝谈心。这些,都能让人感受到栏目组变政策议题为生活话题,变官方话语为公共话语的努力。
二、电视媒体创新与彰显特色的途径
长期以来,时政新闻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服务于领导。如何为百姓的合理诉求提供一个信息对称、需求多元、平等沟通的平台;如何通过媒体的努力,使政府更多地了解民情、解决争端、促进和谐,《苏州新闻》栏目组考察吸收了国内兄弟电视台的经验,构思了这档节目。通过媒体事件,搭建平等沟通的桥梁,以多元需求展现现代媒体理念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变主动,通过节目的策划推动,引起领导重视关注,从而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是电视新闻人观念、理念和操作方式的重大转变。
从媒介特征和功能来看,纸媒时代无法实现实时对话;广播电视时代无法充分地实现实时对话;只有到了网络时代,才能实现充分的实时对话。传统电视如何突破地域来实现兼具网络功能的实时对话?《对话苏州》与苏州广电总台的网络媒体、广播媒体、纸质媒体结对联动,全媒体报道和传播,有效地突破了传播瓶颈,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聚合扩散效应。
1.领导支持,理念到位,实话实说,是节目获得影响力的首要因素
《对话苏州》在运作中力求达到“问政零距离”的境界,实现“对话常态化”。领导的包容和支持是栏目成功的首要因素。
《对话苏州》第一期节目,为了解决苏州老新村的改造问题,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直面“天下第一难”。在面对南环新村“第一个上访者”——68岁的南环老居民陈德望时,蒋宏坤表现出了足够的气度和耐心。老陈一上台,蒋宏坤立刻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主动与他握手,说:“我想首先要感谢像老陈这样的居民,在工作上对我们的支持和配合。”“请老陈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南环新村建设好,把配套设施和环境做得更好。”对蒋宏坤诚恳的表态,在座的南环、桃花坞和虎丘地区的居民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平时倔强的老陈,在这场对话中好像忽然变了一个人。老陈说,当初他去上访,就是寻求一个对话的渠道,而《对话苏州》让他有机会和市委书记当面交流。
第二期节目,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为了上节目,先后召集苏州广电总台领导及相关节目工作人员召开了三次协调会,要求精心准备,选好题、选好参与对象,确保效果。此后,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对节目给予了大力配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要求办好《对话苏州》,进一步加强党委、政府与市民群众交流沟通,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节目的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