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送检8份牛肉样品 5份竟无牛肉成分【4】--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记者调查:送检8份牛肉样品 5份竟无牛肉成分【4】

2013年03月26日10:42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经过记者再三要求,表示想看下货,摊主打了个电话,说带箱样品过来。让我们先去别家看看。

  大概二十分钟后,这种神秘的肉现身了——它有个特殊的名字:五香肉。

  这个肉放在一个纸箱子,刚从冷库里拿出来。打开一看,跟一旁的牛肉差别不大,只是颜色稍微暗一点,闻着没什么香味。

  记者留意到,箱子外面的配料表上写着猪肉、盐,添加剂上写着:亚硝酸纳。(亚硝酸钠,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被称为工业盐。有较强毒性,容易致癌。)箱子外面还标有生产厂家。

  “猪肉哪有这么粗的纹理,加了淀粉的,肉用大机器滚过的。”摊主说。“除了色差有点,其他没什么差别。烧过之后,真假(牛肉)掺在一起卖,或者切成片,应该没问题!”摊主这么建议。

  为什么叫五香肉?

  老板笑着说:“这个是行规,假的(牛肉)现在一般都写五香肉,打个擦边球。”

  在这个行业做了多年,假牛肉在上述摊主看来并不是什么新玩意。

  在相隔不远的另一个冻品摊位,这个假牛肉的秘密又被剥开了一层。

  “这种猪肉,其实就是母猪肉。”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一语道破天机。这名老板五十出头,在这个市场经营了七八年,生意做得也不错。“母猪肉便宜啊。”

  “货都不放出来的,一般生面孔我们都不卖的。”老板口中的货,就是假牛肉。他家卖的牛腱子,其实就是母猪腱子。

  牛腱子一箱(20公斤)640元,每斤16元。而正品要900多元一箱(20公斤),每斤差价9元。

  经过记者多次要求,老板勉强地从仓库拿了一箱“牛腱子”样品。这些腱子都是真空包装,全生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

  “腱子长得差不多的,绝对看不出来的。”老板说:“这个(猪腱子)卤味店里卖得比较多。”

  “去买点调味料,味道烧得好一点,颜色深一点,看不出来的。”该老板建议,别人卖55元一斤,你就稍微卖便宜点,现在很多超市里都有这种(假牛腱子)卖,我一眼看出来了。

  在另外一个摊位上,记者还看到一种便宜的“牛肉”,是半生半熟的,看上去有点粉色,每箱(10公斤)价格在300~330元。

  “实话说,那种是染了东西的。”老板所说的东西,就是亚硝酸钠和色素。因为老母猪肉肉质粗、味臊,按一般烹饪方法,炒不熟、煮不烂,吃起来有股腥臊味。

  哪里有那么多的母猪肉?据了解,供货源头基本都在省外。“全国各地都有,远的有山东、河南、东北,近的从江西、江苏送来。”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1、屠宰时要注明是母猪肉还是公猪肉,并盖章;2、种猪不允许鲜销,而且不允许将其生产成其他肉制品,也不允许用在餐馆、食堂等场所。(本报通讯员 张金华 本报首席记者 罗凰凤/文)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