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辑部"筹备十年换五拨编剧 导演邀稿王朔未遂--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新编辑部"筹备十年换五拨编剧 导演邀稿王朔未遂

庄小蕾

2013年04月12日08:24    来源:今日早报    手机看新闻

“其实在老版拍完没多久,我就想要拍续集了。”作为《编辑部的故事》的总策划,《新编辑部故事》的导演郑晓龙看到记者,一下子就说出了心里话。无奈像王朔这样的“语言天才”,没几个编剧能接班,且大牌的又不容易请动。于是,郑晓龙筹备了十年、换了五拨编剧,《新编辑部故事》的剧本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从1991年到2013年,江湖早已不是那个江湖,编辑部也早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编辑部。王朔式的幽默已经被众多搞笑形式的杂揉所替代。郑晓龙承认,新老版电视剧“不具可比性”,但他也不怕被拍砖,因为《新编辑部故事》曝的就是时代的料。

防过时

开拍前删了“偷菜”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开创了中国电视系列喜剧的先河。《新编辑部故事》里,昔日的《人间指南》早就鸟枪换炮,变成了时尚杂志《WWW》。编辑部人马也更新换代,退休的退休,去世的去世,跳槽的跳槽,就剩下“戈玲”(吕丽萍饰)还在坚守着阵地。

谈及制作新版的初衷,郑晓龙说:“二十多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太多的话题非说不可。比如房子、减肥、美容、收藏热、择校热、明星炒作……这些话题是当年根本不曾想到的,现在很值得说一说。”

因为是系列剧,《新编辑部故事》也被分成了很多小故事。它们都是郑晓龙精心挑选出来的。比如“鉴宝”、“碟中谍”、“爱心总动员”、“见义勇为”等等。

可是,网络时代,社会热点天天变,《新编辑部故事》不是边拍边播。是否会存在播出后发现热点“过时了”?

“年轻人一定会喜欢看的。因为我们的话题都是和他们的生活紧紧相扣的。比如,我们会有‘办公室潜规则’以及讽刺娱乐圈等话题,还都是很与时俱进的。”郑晓龙透露,编剧组在开拍前其实删掉了不少可能会让观众觉得过时的段子,比如去网上“偷菜”。

另外,剧中还有不少超现实段落。比如,在“火眼金睛”一集中,编辑部同仁们戴上一种眼镜,就可以看穿对方想法,结果惹来了不少麻烦。

“我们想说的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水至清则无鱼’。人和人之间,也必须保持一些距离。”郑晓龙说。

至于综合性杂志《人间指南》为什么要变成时尚杂志?郑晓龙如此解释:如今时尚杂志是潮流。很多正统杂志就是以时尚的面貌出现的。只有时尚杂志的编辑部才能容纳这些年轻人。

编剧难

向王朔邀稿未遂

有了话题,用什么喜剧形式表达,也是一个大问题。

“新剧本的创作难度很大。因为当年是王朔和冯小刚攒的剧本,老版喜剧的基调主要就是按照他们两个人的语言风格来做的。结果,我找了不少编剧来写新剧本,发现很难再达到那个水平。”郑晓龙不是没想过请王朔出山,再操刀《新编辑部的故事》。“我经常约王朔吃饭,从开始筹划新版故事的时候就在请他,还请了好多次,可回回他都把我拒了。他说自己写不动了,电视剧本太长了,他实在是不想写。我也特别能理解他。毕竟,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

结果,郑晓龙换了五拨编剧,最后才在写过《我是老板》的编剧巩向东那里看到了希望。没想到,巩向东又写了整整三年,才有了现在的《新编辑部故事》。

不过,正因为无法复制王朔的语言习惯,郑晓龙索性也“解放思想”,开始尝试新的喜剧形式。比如,无厘头、黑色幽默等等。他甚至还让演员们载歌载舞——片花里,黄海波装疯卖傻满地乱滚。

“当年仅靠角色的语言就能把大家逗乐,现在观众笑点太高,所以必须重口味。”对于演员们表演时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郑晓龙不怕被拍砖,“当年拍《编辑部的故事》时,很多人也觉得我们拍得夸张,但是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夸张,而且还很生活化。 ”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