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新闻的源泉,行走是记者的本色。3月18日,北大荒日报社“记者在一线”采访团队再次出发。红色“猎豹”采访车似一团火,又一次将新闻人的激情与汗水、希望与梦想播撒在北大荒的千里沃野上。
身入,还需心入
老记者遇到了新问题
春节刚过,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徐广耀就开始对采访活动进行构思和设计——传播形式上,发挥“一报一刊一网”的全媒体优势;队伍搭建上,由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带队;采访对象选择上,重点关注偏远地区。
动员会后,徐广耀将一张新出版的《黑龙江垦区公路交通图》郑重地交给采访组长尹少峰,并和领导班子成员亲自为采访组送行。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沉寂了一冬的北大荒重现生机。采访组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依次走过位于“金上京会宁府”的阿城原种场、张广才岭下的山市种奶牛场、威虎山下的省重点旅游名镇海林农场等地,进园区、到工厂、入农家……每天都传回最新鲜的“成果”,开局看上去很顺利。
但每天在编辑部指挥“作战”的徐广耀却从发回来的文字稿件、新闻图片、视频资料里发现了问题。记者虽然到了基层,但深入不够。
看来光沉下去还不行,还得接地气。由于“一线”记者住的房间里没有固定电话,徐广耀就让尹少峰把手机置于免提状态,开起了“电话会议”,和采访组的记者们一起“会诊”。
“我看是老记者遇到了新问题。少峰你以前当记者,靠听听介绍、拿点材料,照样能完成任务。现在我们转作风,要带着感情真正沉下去,身到,心也要到,不能只是闷头记,还要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仔细观察现场。这样写出的东西才能生动活泼,有可读性。”
“到了一个地方,采访现场不要太多,贪多嚼不烂。涉及内容要少而精,要深抠细挖,深入再深入。写的时候,口子开得小一点,要学会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记者不能简单地当‘翻译员’、‘复读机’,要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融进去。”
……
从3月末到4月初的10多天里,几乎每天半夜处理完稿件后,徐广耀都要通过电话和“一线”的记者们开个“诸葛亮会”,交流一下体会,谈谈自己的想法。
对历经多年实践已形成固定采写习惯的老记者而言,“转作风、改文风”无疑是一个阵痛的过程,但阵痛过后,就是“脱胎换骨”,更贴近的作风、更朴实的文风,铸就了一批更抓眼球的高质量作品。
在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农场,尹少峰站在雪后的大街上,与几位清洁女工唠起了家常,写出了《小城因你而美丽》,展现“城镇美容师”的情怀;在黑龙江边的延军农场,记者付明走进个体农机修理厂的车间,了解厂长李佳贵自主创业的故事,写出了《李佳贵的农机情结》。
虽然关注的是小人物、小故事、小片段,但反映的主题并不小,真正体现了小中见大。《雪中架线》写的是电业工人迎风冒雪架设电线的现场,却折射出农场加快水田开发的大背景;《白桦林的守护者》再现护林员的工作场景,却反映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大主题;《街道管家》写了几位普通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故事,却反映了城镇社区管理创新的新课题。
对司机兼摄像记者的夏天来说,在40多天的采访活动中,最令他难忘的是从红色边疆农场到逊克农场的那次“历险”。
4月23日早晨,采访组从红色边疆农场出发,奔向下一个采访地点——逊克农场。由于前几天高温,四周山上的雪水融化,大量雪水使通往逊克农场的多条道路被冲垮。要想到达目的地,只能绕行200多公里。怎么办?采访组马上向徐广耀请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尽快赶到逊克农场。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前往现场!”领导的要求坚定了采访组的决心。离逊克农场场部还差20公里时,惟一的一条道路被雪水冲塌了三分之二。夏天让其他人下车步行过去,决定试着把车开过去。他摇下了车窗,一方面将头探出来看着路的边缘,另一方面万一有危险可以随时跳车。将车开到坍塌处,夏天探出头看了一下轮胎的位置,按照尹少峰和付明的指挥,小心翼翼地把车开过了危险路面,左右车轮正好压在了那点路的边缘上。
下车后,记者们立即对农场抢修公路的情况进行采访,及时写就了《紧急抢修》一文,连同照片一起发回编辑部。对这组报道,徐广耀十分重视,连夜撤下已经排好的版,用半个版的篇幅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