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人民日报:电视剧如何讲述“中国梦”

舒 平

2014年05月13日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多屏时代,“电视剧”一词越来越多地被“剧集”所取代,这也意味着“剧集”将通过更多途径与观众相遇,从而继续作为接受面最广泛的大众艺术形式,与观众朝夕相处,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们的情感方式和价值观。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研讨会,研讨的主题正是电视剧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生动地讲述我们的“中国梦”。

  这一话题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文艺创作而言,“中国梦”意味着什么?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可以这样说,“中国梦”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机遇期的时间节点上,对“中国人通过奋斗创造美好事物”这一主题的新提炼和新概括,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它提出了一个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个主题必将反映在中国的文艺作品中。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对这一主题的自觉意识和深入思考将会赋予文艺作品更加鲜明的时代烙印和问题意识。

  其次,“中国梦”这一主题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多个层次,指涉中国人自古至今各个领域的探索和经验,涵括相当广阔的题材。以浙江华策影视近期出品的口碑比较好的作品《国家命运》《全家福》《推拿》为例,三部作品分别涉及两弹一星的研发历程、北京四合院普通居民60年的悲欢离合、盲人按摩院盲人技师的奋斗和情感故事,题材迥异,风格不一,但都显示出温暖人心、励志向上的正能量,都属于讲述“中国梦”的范畴。简言之,“中国梦”无论在题材上,还是主题上,都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中国梦”不是独白,而是对话,不是限制,而是启发。

  再次,电视剧作品的创作有其内在规律。失败的作品千差万别,优秀的作品却有相似的品质。只有艺术上经得起观众检验的作品才能焕发出艺术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才能带领观众进入角色,反观自身,在移情的过程中,完成梦想的引领。相对于用镜头叙事实现作品主题而言,电视剧主题的设定是相对简单的,我们见过无数以“理想”“正义”“和平”“爱情”等正面价值为主题的平庸作品。有人说,正面主题是金字塔的塔尖,如果创作者没有夯实情节和情感的基础,金字塔就只能是海市蜃楼,塔尖必然坠落,标举得越高,摔落得越惨;基础越是扎实,价值观越能自然而然,越是喷薄而出。

  最重要的是,“中国梦”是根植于人心的,并不是外在强加的。这一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无不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等,原本就是全体人民的心声,也正因为如此,才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尊重受众的心声,尊重创作者对核心价值观的创造性表达,是电视剧讲好“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前提。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人心的外在之物,只会带来情理的疏离,带来境界的“隔”,带来“扯虎皮拉大旗”的贫弱苍白、虚伪做作。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3日 14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