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傳媒頻道|人民網研究院

--2018廈門大學篇

獲獎名單

2018人民網獎學金獲獎名單:
夏周祺、張淮穎
2018人民網優秀論文獲獎者名單:
一等獎:劉奇鳳 程昕琦 李瀟月
二等獎:鄒悅﹔王詮銓、徐琛﹔劉雯 馮丹丹 李彤欣 李琦 胡可 高虹 Ivanka﹔劉曉陽、田雨蕙、肖靜﹔陳光秀﹔張寧
三等獎:謝欣 彭麗霞﹔劉瑜 劉曉陽 彭惠靈﹔李彤欣﹔彭麗霞 謝欣

往年獎學金獲獎論文回顧:

2017廈門大學篇
2016廈門大學篇
2015廈門大學篇
2014廈門大學篇
2013廈門大學篇
2012廈門大學篇

優秀論文一等獎(1)

劉奇鳳 程昕琦 李瀟月

“慢綜藝”與生活追求——以《向往的生活》為例
在社會加速的快節奏時代,“爭分奪秒”、“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迫使人們忙於生存而壓力繁重、焦慮叢生。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對快節奏的生活產生厭倦,而向往山水田園的慢生活,此時“慢綜藝”應運而生。本文以《向往的生活》為例,從文化研究的角度,採用文本分析的方式,研討慢綜藝的時間、空間節奏以及這類綜藝是如何通過各類符號展現和迎合受眾對慢節奏鄉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6)

鄒悅

新興媒介技術對社群化傳播的影響探究——以人工智能媒介技術為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概念之一,它在很多領域都具備翻天覆地的力量,在媒介和社會傳播環境中也不例外。無論是“機器人記者”,還是未來的“超媒體系統”都表明它正在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和塑造著社會的形態。在這個過程中,社群化是一個值得再次注意的現象。雖然對它的討論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但時至今日,尤其是在技術環境的變化下,它仍然有探究的價值。因此,本文所關注的問題就是人工智能等新興媒介技術的發展給“社群化傳播”帶來的影響。文章發現這種影響既可以提高人際交往和社群交往的效率,同時也能夠限制個人自由和個人特質,這種矛盾性的表現繼續引發著研究者們對於人與技術之間關系的思考。
詳細 >>

王詮銓、徐琛

財經自媒體的社群化發展——以“吳曉波頻道”為例
“吳曉波頻道”圍繞著名財經人吳曉波為核心意見領袖打造知識社群,是國內目前社群化程度較高的財經自媒體。本文從內容、用戶、社群經濟三個方面分析“吳曉波頻道”社群化養成之路,探析其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關系,並分析這一過程種身份是如何被建構的、社會認同是如何形成的。同時也提出其發展存在的問題,為財經自媒體社群化發展提供借鑒。
詳細 >>

劉雯 馮丹丹 李彤欣 李琦 胡可 高虹 Ivanka

框架與新聞文本建構——以2016年網絡事件中的“受害者”報道為例
本文以網絡事件中涉及“受害者”的新聞報道作為分析主體,採用內容分析法,通過對新聞報道中建構文本的量化分析,試圖探尋媒體報道中對“受害者”的框架建構。研究發現,“受害者”相關報道的新聞文本框架呈現出以下特點:報道立場上,中立主義與受害者立場並存﹔事實型主題、引述方式的多樣化與較多情緒、心理描寫的多重結合﹔同時,以人民網、新華社等為代表的官方媒體與其他非官方媒體在報道相關事件時存在一定差異,官方媒體在涉及“受害者”的報道中更加客觀中立,非官方媒體的報道形式則更加多樣化。
詳細 >>

劉曉陽、田雨蕙、肖靜

游戲直播中互動行為對用戶平台消費的影響
本文首先通過文獻分析,尋找理論框架,探索游戲直播中互動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系模型,之后利用訪談法挖掘互動方式與消費動機之間的深層聯系以驗証模型的有效性,並利用文本分析法,從互動的角度切入,具體分析直播內容與互動行為之間的直接或間接聯系,最后總結出游戲直播中消費行為的特征與影響因素。為直播行業的發展和直播從業人員的盈利模式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詳細 >>

陳光秀

短視頻新聞的新型敘事
近兩年來短視頻新聞的發展引人側目,本文從新聞敘事學的角度出發從短視頻新聞的興起驅動力看其敘事變化。並且分析短視頻新型敘事對新聞事件傳播的影響,認為短視頻新聞讓社會事件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得到聚焦,同時碎片化事實的呈現和傳播容易導致輿論反轉,情緒化傳播裹挾下輿論容易失焦。
詳細 >>

張寧

基於冪率分布的社交網絡影響最大化算法優化
為了改善社交網絡中影響最大化問題的算法的效率。我們針對社交網絡中冪率分布的現象,提出了二分圖模型。在模型中對影響的傳播過程進行了限制,將社交網絡劃分為二分圖,使得候選的種子集合大幅減小。此模型能夠計算精確的影響力的同時避免了蒙特卡洛多次模擬,降低了復雜度。我們通過在一個真實數據集合上的測試,驗証了二分圖模型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4)

謝欣 彭麗霞

區塊鏈與數字版權保護反思:技術困境與關系重構
區塊鏈技術是否能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全新思路及技術支持成為近年來傳播業界及學界關注的焦點。本文在對區塊鏈技術及現有區塊鏈產品進行研究后認為,該技術對版權保護的效果可能並不如預期般樂觀,其所固有的哈希算法及系統性局限會在很大程度上將之應用范圍限制在版權登記等初始層面。但本文同時強調,區塊鏈的技術特點重新平衡了內容與渠道這兩種傳播要素之間的關系,建基於此的應用有望在以用戶生產內容(UGC)為主的互聯網平台上取得較大突破,進而向社會倡導尊重原創及版權的價值觀念。
詳細 >>

劉瑜 劉曉陽 彭惠靈

讀書分享類微信公眾號在后自媒體時代的發展與轉型路徑——以“十點讀書”為例
微信於2012年7月推出微信公眾平台,2013年8月,微信5.0發布,微信公眾平台升級,分為服務號、訂閱號。服務號主要為用戶提供服務,訂閱號主要為用戶提供資訊以及信息。2013 年12月31日,微信推出將訂閱賬號折疊,統一收藏在訂閱目錄內的。微信又於2017年1月9日凌晨正式上線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微信公眾號可關聯小程序,這無疑又為公眾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詳細 >>

李彤欣

新媒體時代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中青年亞文化的表征——以芒果 TV《明星大偵探》為例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用戶媒介使用方式改變,網絡視頻成為最主要的網絡娛樂方式之一。網絡自制綜藝節目,意味著全新的話題、價值觀、剪輯邏輯和應用場景,這些新元素正是吸引年輕受眾的關鍵點,憑借自身個性鮮明、題材豐富、互動性強的優勢,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構成了獨特的青年亞文化奇觀。《明星大偵探》是由芒果TV制作的國內第一檔明星角色扮演推理真人秀,節目版權引自韓國JTBC電視台的《犯罪現場》,開創了國內推理類綜藝節目的先河。憑借獨特的推理節目形式、強烈的懸疑色彩、合理的劇情安排及背景設定的公共議題性,實現收視口碑雙豐收,成為芒果TV最成功的網絡自制綜藝節目。本文通過對《明星大偵探》進行文本分析,深入探討新媒體時代,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中青年亞文化的風格呈現。分析發現,《明星大偵探》的人物設定涵蓋各行各業,貼上了諸多青年亞文化標簽,服化道極具風格﹔節目在后期制作中廣泛使用網絡流行語、表情包等青年亞文化符號,強調反諷、戲謔的獨特氣質和對主導話語進行儀式性的抵抗,有效地縮短了節目與青年受眾群體之間的距離﹔在劇情設置中結合社會熱點議題,拼貼、戲仿、挪用大眾文化產品,重新詮釋經典作品,用以凸顯游戲風格,隱喻當下中國諸多社會矛盾和文化症候,體現了亞文化群體的抵抗訴求,表現出深刻的社會洞察。
詳細 >>

彭麗霞 謝欣

基於要素的微博輿論引導方式方法研究
微博是重要的網絡輿論場,微博輿論引導是網絡空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輿論的主體、客體和本體三個主要構成要素出發,探討微博輿論引導方法,具體內容包括:1)從意見領袖、媒體微博和普通用戶三類輿論主體說明他們在微博輿論形成中的作用及引導中的溝通方式﹔2)從分析易爆發成為輿論的事件特征及輿論演變的生命周期來探討涉事對象如何引導輿論﹔3)從微博內容的復雜性和大數據技術說明監測輿情的作用與方法。基於以上討論,本文認為微博輿論引導需在議程設置理論的指導下,各要素之間協同發揮作用。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