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傳媒頻道|人民網研究院

--2018中國傳媒大學篇

獲獎名單

2018人民網獎學金獲獎名單:
一等獎:徐小淯、劉寧寧
二等獎:薛雨菲、葉天來、程婷
2018人民網優秀論文獲獎者名單:
一等獎:孫逸軒 薛雨菲 尹伯昊﹔董佳瑩
二等獎:曹默﹔周文韜﹔劉娜﹔潘雯智 徐小淯﹔達潔玉﹔馬嘉陽﹔宋豆豆﹔朱毓春﹔秦煦
三等獎:李星璇﹔李茜茜﹔李忱陽﹔邱凌﹔王亞鵬

往年獎學金獲獎論文回顧:

2017中國傳媒大學篇
2016中國傳媒大學篇
2015中國傳媒大學篇
2014中國傳媒大學篇
2013中國傳媒大學篇
2012中國傳媒大學篇

優秀論文一等獎(2)

孫逸軒 薛雨菲 尹伯昊

數據新聞視角下的平面靜態信息圖——基於“人民網圖解新聞”的比較研究
為了研究我國數據新聞、圖解新聞的發展,本文希望從“人民網圖解新聞”這一媒體出發,同時對比研究“新華網數據新聞”、“搜狐數字之道”,從三家媒體的圖解新聞、數據新聞作品中,借助比較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在欄目分析、內容分析、傳播效果分析三個角度中,尋求國內數據新聞與圖解新聞制作的最優解。
詳細 >>

董佳瑩

人民網“40年·改革印記”系列報道創新路徑及啟示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時值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迎來4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人民網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報道值得關注和研究。本文通過內容分析,對人民網“40年·改革印記”系列報道的特征進行總結,並在此基礎上對其創新路徑作出討論。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9)

曹默

新聞敘事學視域下新聞反轉現象透視——以近五年新聞反轉典型案例為例
新聞反轉現象並不是新近才產生的現象,自2013年產生以來,其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新聞反轉現象作為新聞失范在新媒體環境下的一種特殊表現,應是新聞媒體極力避免的。新聞反轉“反轉”的不僅僅是新聞本身,更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同時也必然削弱整個社會的善意和信任。本文借助新聞敘事學理論分析新聞反轉現象的敘事特征,從敘事母題、敘事視角和敘事修辭三個角度對新聞反轉現象的新聞文本進行闡釋,並從新聞業務層面提出更富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詳細 >>

周文韜

5G背景下人民網等主流網絡媒體融合轉型的可能性分析
通訊技術的發展與媒介形態的演進之間具有強相互關系。本文結合5G技術的特點及3G、4G時代媒介形態的演進規律,對5G技術重塑媒介生態的可能性進行分析。並依據中國媒體獨特的價值模式與國外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最新經驗,提出5G時代人民網等主流網絡媒體豐富視頻化、智能化、移動化的產品形態﹔重構協同化、一體化、集約化的生產流程﹔樹立垂直化、場景化、社交化的運營思維的融合轉型路徑。
詳細 >>

劉娜

人民日報時政新聞游戲產品創新研究
本文梳理並分析了《人民日報》近年來推出的系列新聞游戲產品,對開發時政新聞游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進行了探討,並發現其在內容生產主體、新聞題材選擇、受眾角色、敘事方式等方面具有與傳統新聞報道和其他新媒體產品不同的特點,同時,這啟示未來時政新聞游戲產品的發展要做好內容把關、重視社交媒體、挖掘新聞游戲的價值,並通過發展模塊化的新聞游戲生產工具來解決新聞游戲的時效性問題。
詳細 >>

潘雯智 徐小淯

由人民日報與B站合作看官方媒體與商業新興媒體融合之路
“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上,嗶哩嗶哩(B站)與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發起媒體融合公益基金。對此網絡評價不一,這與B站年輕化的用戶分布和之前B站被不斷批評整改有關。官方媒體與商業新興媒體的融合由來已久,官媒進行了單向的內容輸出與平台進駐﹔新興媒體也在努力配合,並見証了主流文化的“異軍突起”。此次簽署合作協議,預示著兩者的融合邁上新台階,更加深入到人才、內容層面。未來的合作要保証正確的內容導向和堅持兩者的特色,同時培養人才、尋找創意,將主流文化真正有效地滲透青年人群,實現媒體生態全融合。
詳細 >>

達潔玉

高校社交媒體輿論引導方法探究——以“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事件”引發的網絡輿情為例
基於生命周期理論構建了一套高校社交媒體輿情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並通過邀請網絡輿情領域的專家進行評價賦值,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了指標的權重及排序。以“西安交大博士溺亡事件”為案例,通過實証研究對指標體系的合理性進行了檢驗。突發事件發生之后,可結合該指標體系及實証研究結果,對高校社交媒體輿論引導工作提供相應的方法對策。
詳細 >>

馬嘉陽

融合報道中短視頻的功能與表達邏輯——以江歌案為例"
隨著互聯網發展,短視頻新聞已然成為新聞報道的一種新業態。在“江歌案”中,局面、澎湃、梨視頻等短視頻媒體對該事件進行了持續報道,引起了較大反響,短視頻在融合報道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對短視頻在融合報道中的功能和表達邏輯進行了分析,希望能探究短視頻應用於融合報道獨特的敘事邏輯,以期提升短視頻的制作水平和應用。
詳細 >>

宋豆豆

媒體融合背景下文化類節目的創新之道
近兩年來,基於國家大力發展大眾文化和原創節目的政策扶持及各媒介在內容、渠道、終端方面的融合,國內文化類節目的發展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文章以《國家寶藏》為例,從節目內容、節目形式、節目傳播手段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為媒體融合背景下文化類節目的突圍與創新提供思考與借鑒。
詳細 >>

朱毓春

新聞傳播領域中國廣播學研究的知識圖譜——基於CSSCI和CNKI(1998-2017)的數據分析
本文基於文獻計量學的共詞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 V提供的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技術,以CSSCI收錄廣播研究相關期刊的1998年為起點,梳理了20年間在新聞傳播學領域內廣播研究的重要文獻,以及中國知網的期刊論文中呈現出的熱點議題變遷、核心作者機構及其合作關系等。分析主要涉及廣播學研究的成熟與相對穩定時期(1991—2000)以及繁榮發展時期(2001至今),研究發現:國內廣播學研究發文數量逐年增長,廣播研究與廣播實踐聯系緊密,且廣播技術與廣播實踐是廣播研究的主要推動力﹔廣播學的研究熱點演變路線為“節目—美國—廣播媒介—新媒體—媒體融合—新聞編輯”, 研究議題圍繞廣播實踐與技術的熱點與難點展開﹔研究者之間合作網絡鬆散,然而地域合作明顯﹔廣播學研究對於廣播史學、廣播專業化、廣播經營與管理等方面較為關注,而對於基礎理論等則關注較少。
詳細 >>

秦煦

人民網對非洲新聞報道的話語研究——基於階段性抽樣文本分析
本文以人民網國際頻道中非洲欄目的100篇文本為報道對象,對研究對象的話語議題、話語方式、話語符號做了三個維度的探究,採用抽樣統計、文本分析等方法,力圖發現以人民網為代表的網絡主流媒體在對非洲新聞進行報道中的問題,從而為改進對非洲的報道,助力中非關系的長遠穩定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5)

李星璇

中美主流媒體在中非合作論壇期間的相關報道對比——以人民網和CNN為例
重大主題報道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方式,相比於普通新聞,它的報道難度往往較高。九月初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是重大主題報道的一個典型案例,本文以這次論壇為例,探討中美兩國媒體“人民網”和CNN對其報道時的差異和其背后的原因,希望得到重大主題報道的一些啟示。
詳細 >>

李茜茜

淺析媒體融合背景下廣電傳媒產業盈利模式
廣播電視產業主要以生產、傳輸、銷售信息內容為主,是傳媒產業的一個重要產業部門。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新的傳播形態出現,廣電傳媒依托技術與資本等層面上的融合,盈利模式由傳統單一的廣告售賣與內容售賣等模式轉向縱深方向發展,不斷拓寬傳媒產業價值鏈,構建立體多元化盈利空間。依托先進技術整合資源、努力發展多種形態跨界融合,使得廣電媒體釋放出更強的競爭力,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本文從我國廣電傳媒融合發展實踐出發,運用傳媒經濟學相關理論,對媒體融合背景下廣電傳媒的發展特點進行分析,並根據特點對其盈利模式進行總結分析,結合實踐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對廣電傳媒盈利模式的發展方式進行展望。
詳細 >>

李忱陽

儀式的隱喻:新聞發布活動的另一種視角——以十八屆、十九屆新任政治局常委同記者見面活動為例
本研究是一項針對“傳播儀式觀”與新聞發布活動的實踐性研究。本文以詹姆斯.W.凱瑞的“傳播儀式觀”為理論框架,結合政治學中“儀式”的有關研究,以十八屆、十九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記者見面活動為例,將新聞發布活動置於“儀式的隱喻”這一不同於傳統“傳遞觀”的另一種視角下,通過對傳播符號與政治象征的解讀,嘗試作出傳播在社會及文化向度上的意義闡釋。
詳細 >>

邱凌

網絡暴力的新特征:隨意化、平等化、游戲化
2018年6月,網絡“對罵群”走紅爆發,從微信“對罵群”到QQ“對罵群”,網絡暴力在網絡社會尤其在社交媒體中不斷上演、變化。本研究通過網絡民族志和深訪的方法,對QQ“對罵群”進行就,發現當前網絡暴力存在發展階段縮短、加入暴力門檻低,娛樂化,游戲化、暴力主客體平等化、“被暴力”心理感受被稀釋、暴力邊界清晰,退出簡單等新特征。從傳播心理學的視角對此審視,發現網民在此過程中被“從眾效應”帶動的心理,同時也希望進行自我呈現,獲得群體認同和歸屬感。
詳細 >>

王亞鵬

政治議題的新媒體傳播:儀式感、互動性與視覺化——以2018年人民日報新媒體全國“兩會”報道為例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主流媒體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政治議題的報道與宣傳已經成為常態。依托技術優勢,新媒體憑借新穎的報道理念和報道方式的創新,成為當下主流媒體政治報道的重要方面。主流媒體利用新媒體進行政治議題報道,具有儀式感、互動性和視覺化的特點。但在新媒體進行政治傳播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也應該對新媒體政治議題報道進行冷思考,從而更好的利用新媒體進行政治傳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