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傳媒大學篇
歷年獲獎名單
2017人民網獎學金獲獎名單:
一等獎:鄒凱欣
二等獎:向蓓蕾、付銳涵、於欣宜
三等獎:傅凌波
2017人民網優秀論文獲獎者名單:一等獎:鄒超越、李劭強
二等獎:周文韜、孫志男
三等獎:朱毓春、齊元皎、付銳涵、於欣宜、
金鑫、王亞鵬、董瑋、韓娟、柳林婧、
鄧堉穎、王建業、房立俊、李忱陽
優秀論文一等獎(2)
鄒超越
- 新媒體環境下我國中老年群體媒介素養測量研究——基於東北地區實地調查數據分析
- 當今,我國互聯網接入門檻和使用成本已經大幅降低,現在正是提高新媒體在中老年群體中滲透率的黃金時機。然而整體上看,新媒體背景下的中老年群體媒介素養雖逐年提高,但仍未達到理想水平。目前關於老齡化與媒介素養聯系起來的研究比較少,對於媒介素養研究多集中於年輕人或特定身份群體,而對於中老年人媒介素養的研究,大多是傳統媒體接觸使用情況的分析,對老年人新媒體素養的研究還不夠豐富。此外,地域上看此前研究多集中在北上廣深,缺乏對二三線城市及其他特定地區的研究,因此本次研究將調查范圍特定在東北地區,希望能為我國中老年群體媒介素養研究出一份力。
- 詳細 >>
李劭強
- “表達共同體”視角下傳播理念的創新
- 新媒體賦予了受眾更多傳播主動權,受眾與傳者的關系、聯系更加緊密,大眾傳播原有的傳播模式正面臨被解構的沖擊。在新媒體環境下,為有效傳播信息、引導輿論、建立和諧傳受關系,有必要提出“表達共同體”概念,以依托新媒介,促使傳播者重視協商傳播、信任傳播、行為傳播。這是新聞傳播理念在媒介融合趨勢下的創新。
-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2)
周文韜
- 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報如何傳播主流聲音——基於“人民時評”與“人民網評”的內容分析
- 本文基於對《人民日報》評論版“人民時評”欄目與人民網觀點頻道“人民網評”欄目在選題、評論風格等方面的內容分析,提出“人民時評”選題扣准時代脈搏,力求重大、深刻,立論多站在中觀高度﹔“人民網評”選題時效性、貼近性強,立論角度新穎,思想深刻。本文認為,二者的差異性體現出《人民日報》與人民網優勢互補、一體發展的戰略考量。進一步提出,媒體融合背景下,人民網需要理順採編流程,融入中央廚房採編機制﹔發揮技術優長,彌補紙媒時效、數據等方面短板﹔轉化品牌優勢,繼承和發揚黨報風格,最終發揮黨報在媒體融合中品牌、組織、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后發優勢。
- 詳細 >>
孫志男
- 人民網“一帶一路”報道特色及問題研究
- 本文從報道領域、報道體裁、報道視角和報道對象等方面對人民網“一帶一路”相關報道進行內容分析,認為人民網“一帶一路”報道注重新聞時效性,融合全媒體報道形式,多方面、多層次展現“一帶一路”倡議內涵及重大意義,取得了較為突出的報道效果。但人民網“一帶一路”報道仍存在數據可視化程度不高、部分欄目更新不及時、對“一帶一路”建設風險預估不足、忽視受眾反饋等問題。進一步提出,人民網應轉變話語體系,制定主動傳播策略,樹立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觀念,順應媒體融合潮流,發揮黨報及新媒體雙重優勢。
-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11)
朱毓春
- 基於算法機制的個性化新聞推送對傳統把關模式的影響
- 基於算法機制下的個性化新聞推送正在被各個平台及媒體機構廣泛應用。算法技術在新聞生產與傳播領域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把關模式,對新聞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梳理了個性化新聞推送在國內外的實踐狀況,分析了個性化新聞推送在國內傳媒領域的應用。通過對其編輯流程的闡釋,分析個性化新聞推送對新聞業傳統把關模式的影響。
- 詳細 >>
齊元皎
- 人民網策劃類網絡專題報道研究——以“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專題為例
- 本文以人民網十九大專題報道為例,歸納分析了其對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網絡專題報道的版面設計、專題設置、專題新聞內容等方面的優劣,從而得出結論並提出對策建議。本文選取人民網十九大專題報道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人民網十八大專題報道為參照,利用框架理論在報道形式與報道內容方面進行比對分析,並總結歸納出人民網在策劃類專題報道方面的優勢與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議,旨在促進人民網在專題報道各方面更加完善,鞏固其主流媒體的地位,打造優勢品牌。
- 詳細 >>
付銳涵
- 網站數據新聞比較研究——以人民網圖解新聞、新京報圖紙、網易數讀為例
- 數據新聞是一種建立在數據增長背景下的新的報道形式。尤其隨著移動端新聞閱讀的普及,新聞閱讀的“讀圖習慣”日益明顯。數據新聞以數據和新聞為基礎,呈現手段為橋梁將其嫁接。其中,呈現手段是給人直觀感受和鮮明印象的,數據來源通常是公開的數據或者記者整理后的數據。以上兩點均不是某一平台獨有的。而新聞內容的選擇和表述則是一家網站風格的體現。人民網“圖解新聞”、新京報“圖紙”、網易“數讀”都是典型的數據新聞作品生產地。研究發現,以上三個網站的數據新聞作品各有特點,這種特點是新聞內容上的特點。
- 詳細 >>
於欣宜
- 人民網、新華網“2017兩會”報道比較研究
- 本文以人民網、新華網2017年2月21日至3月19日的“兩會”報道為樣本,從文字新聞、圖解新聞、視頻直播以及民意調查四方面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兩網站“2017兩會”報道在內容、形式和時效等方面的差異,並探究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兩網站在“2017兩會”報道中各自的優劣之處,提出改進建議。
- 詳細 >>
金鑫
- 媒體融合發展與服務模式的創新
- 面對傳統媒體坍塌,新媒體欣欣向榮之勢,2014年8月,中共中央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知道意見》。《意見》中對傳統媒體的轉型提出了指導方針:融合發展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其核心是互聯網思維下媒體的融合與創新。在Web3.0時代,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殆盡,新興媒體內化為以差異人格化為中心,以智能化技術為手段的內容運營,再次延伸了人與媒介的關系。為此,本論文力圖從差異人格化、智能化內容運營為入口,探索媒體融合發展與服務的創新模式與方法。為新型主流媒體的建設與發展搶佔有利時機。
- 詳細 >>
王亞鵬
- 基於主流媒體網絡平台的科技傳播策略分析——以人民網“科普中國”為例
- 科技傳播是提高國民科學素養的基本途徑。科技傳播的活躍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主流媒體網站是大眾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著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的作用,也承擔著傳遞知識、教育大眾的職責。以人民網為代表的主流媒體通過與中國科協合作,建立了專門的科普頻道,對於提高科技傳播的效率,提高國民科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 詳細 >>
董瑋、韓娟
- 從隱形到爆炸:基於快手在線評論文本對移動短視頻APP受眾心理的探究——一種傳播心理視角
-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短視頻APP迅速發展。本文基於快手在線評論文本,使用內容分析與文本分析法,對快手短視頻下的在線評論進行了分析,探究其受眾心理。分析了快手受眾的認知、情緒情感以及行為意向等層次,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指出,其受眾在使用快手時主要體現了獲取信息與知識的工具性使用、進行消遣的儀式性使用、滿足娛樂需求、在社會互動中尋求情感支持以及尋求並強化其身份認同等心理因素。
- 詳細 >>
柳林婧
- 隱藏在互文背后的話語傾向——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美報道的互文性分析
- 本文分別從《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選取了10篇關於2016年總統大選的報道,試圖研究兩份報紙互文性現象及互文模式。研究發現,兩份報紙都大量使用了引用,同時《紐約時報》採用了多樣的互文性手法,利用沖突型的互文性模式為精英階層背書﹔《中國日報》使用的互文性手法較少,報道立場較中立,少有感情傾向。
- 詳細 >>
鄧堉穎、王建業
- 新媒體環境中主流媒體霧霾報道的框架研究——以人民網微博為例
-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霧霾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霧霾報道在特定的時期佔據著媒體的版面,媒體的敘述框架在一定意義上建構了受眾的現實認知。本文參考框架分析理論,採用內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人民網官方微博上2011年以來關於霧霾話題的247條微博。研究發現:在霧霾報道中,人民網微博原創與轉載並存﹔新聞事件、建議措施、霧霾科普和媒體表達這四類的推送內容較為均衡﹔2013-2015年報道量較多,且集中在霧霾高發的秋冬季節﹔報道區域主要覆蓋華北、東北地區,其中北京尤為突出。關於霧霾的報道態度傾向主要以中性為主,負面略高於正面。並由此提出適度拉長霧霾報道時間、增加霧霾科普的內容比重、平衡官方和民間話語等建議舉措。
- 詳細 >>
房立俊
- “於歡案”輿論背后的社會心態及媒體引導研究
-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民對於自己的情緒、意見、訴求等表達得更為直接和強烈,網絡熱點事件往往會引爆輿論場。本文以“於歡案”為例,運用內容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對“於歡案”輿論背后的社會心態的變化與調整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時進一步分析了在社會心態的變化與調整的過程中媒體所起到的輿論引導作用,以期為媒體如何在網絡熱點事件中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提供一些參考。
- 詳細 >>
李忱陽
- 視角·素材·話語: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敘事對比分析——以《人民日報(海外版)》與香港《文匯報》迎接十九大專版報道為例
- 本文以新聞敘事學作為理論框架,對《人民日報(海外版)》與香港《文匯報》迎接十九大專版的有關報道進行文本分析並進行對比,從視角、素材、話語三個角度展開研究,並試圖為我國重大主題報道的敘事策略提出思考,在對外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切實提高主流媒體對外傳播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 詳細 >>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9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