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多屏時代的電視【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5期

重新認識多屏時代的電視【2】

錢彬

2012年11月13日15:59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二、重新認識電視

電視,真的衰老了嗎?

其實,作為同樣的設問,報紙和廣播早已經歷過,而事實卻並不像當初的預測那麼可怕:當下,報紙的發行量趨於穩定,廣播甚至伴隨私家車浪潮煥發了第二春。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有一個重新認識自身的問題。

筆者在新傳媒集團總部與電視、廣播的一線主持人、編輯、記者的接觸交流中,感受到是相對樂觀的情緒。

新加坡的電視同行們認為,受眾從未遠離電視本身。作為最形象直觀的聲畫並茂的記錄方式,電視仍具有其他媒介不能比擬的優勢。它超越了讀寫障礙,是一種最大眾化的傳播方式。它無須對觀眾的文化知識水准有嚴格的要求。即便不識字,不懂語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電視所傳達的內容。如今,受到挑戰的,是傳統的固定電視機收看方式,而不是電視自身。

電視是一種記錄與傳播手段,而不是接收方式。只是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單一的接受方式(電視機),使得電視和電視機劃上了等號,也束縛了電視人的思維方式和制作理念。

這種對電視自身的重新認識,可以讓我們穿越“唱衰電視”的雜音,看清電視發展的未來。

實際上,每一次科技進步,都會帶來電視制作理念和傳播手段的革新,以及市場的重新洗牌。

在中國,上世紀九十年代,閉路傳播方式(有線電視)帶來了單個電視機可接收頻道數量的極大增加,各區域電視台的節目,開始面對兄弟電視台的節目競爭。本世紀初期,有線電視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再次帶來可接收頻道數量的幾何級增加,電視行業內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是,那時爭奪的是頻道觀眾,是廣電行業內部市場份額的此消彼長。

真正的跨行業競爭是近幾年的事。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廣電行業和電信行業展開了受眾之爭。

電視媒體開始經受著收視滑坡的窘境。以常州收視市場為例,作為主流新聞第一品牌的《常州新聞》,2006年至2011年,年平均收視率從7.4%逐年下滑至5.3%,但是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20%左右。收視數據的前后變化,從表面看,客戶在電視台投放廣告的千人成本顯著上升了(電視廣告價格逐年上漲)﹔電視欄目的市場份額沒有減少,但是觀眾總人數卻在不斷減少(通過傳統電視機方式收看的人數逐年減少)。但是,如果深入一步,我們會發現:目前,電視行業普遍使用的CSM收視率調查數據,依然是在固定電視機樣本戶上安裝測量儀的方式產生的﹔而實際上,這六年,《常州新聞聯播》每天除了通過有線電視網傳輸,已經先后實現了網絡同步直播和點播(中吳網)、移動電視多次重播(公交和戶外)、手機電視直播。每天實際傳播到達的受眾,是遠遠超過CSM收視率調查數據的。

所以,比較客觀的分析是,所謂電視觀眾的“一高二低”(高年齡、低收入、低學歷)趨勢,是基於傳統調查方式(測試儀)對傳統收看方式(電視機)得出的不完全結論。

這種基於“電視觀眾”而非“電視機觀眾”分析,可以讓我們不必過於悲觀,但也無法輕易樂觀。如果說,上網電腦和網絡電視,已經第一波分流了傳統電視收看方式的受眾,那麼可以預見,智能手機和手機電視,即將第二波分流傳統電視收看方式的受眾。城市台如何在電視機觀眾之外,通過電腦和手機捕獲流失的傳統電視觀眾?我們制作的節目,如何更適應移動狀態收看?

李弘深先生談及一個剛剛發生的傳播現象。在新加坡,有一家專做手機電視的網站,叫“樂電視”,他們最近引進了電視劇《步步驚心》。按照經驗,類似的穿越劇,如果放在新加坡的電視頻道中播放,收視率會很低。但是,經過這家網站的重新剪輯,形成了熱播,在地鐵和公交車上,隨處可見拿著手機點看該劇的年輕人。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