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新聞實踐教學路徑探析--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聞實踐教學路徑探析

程咪

2012年11月27日14:0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近年來,新聞業發展勢頭愈發迅猛,但是新聞專業學生就業就成為大難題。新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受到質疑。因此,為了彌補學校教育與就業市場的鴻溝,新聞教育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革。本文將從校內實踐、校外實踐、校友資源等方面對如何改革進行闡述。

關鍵詞:教學 實踐 改革 實習

21世紀以來,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媒體環境也在日益變更,新聞業正以蓬勃之勢迅速發展。然而,新聞教育卻不得不陷入一種尷尬場景,新聞無學的觀點在業界肆虐,新聞院校畢業的學生不受待見。究其原因,一來主要是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不僅要會採訪寫稿,還要有其他專業領域的修養。二來就是新聞系學生的實踐能力低下。而造成實踐能力低下的最主要因素便是老師和學生對新聞實踐重要性的忽視。

因此,如何加強新聞實踐教學,提高新聞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提供一條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的途徑,成為這一時期高校迫切需要探索的問題。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下面我們將主要以南昌大學為例,談談加強新聞實踐教學的多種途徑及其可能性。

一、更改教學體系,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1、考核方式——無形的動力

改善往日單靠期末考卷定成績的模式。分數、獎學金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對學習的重視。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將實踐成果作為成績認定的一部分,並以此來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加強。

就南昌大學學生成績評定來說。期末考卷的成績一般隻佔到最終成績的50%—70%,平時成績佔到20%左右,剩下的就是期中考試成績。而新聞實踐課程則不按照這種標准。例如,該校新聞系《新聞採訪寫作》課程的成績評定標准是平時成績佔50%,期中成績佔20%,而期末成績隻佔到30%。其中平時成績除了日常的出勤和作業外,還包括任課老師所制定的其他標准。譬如,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系某老師曾給予發表過論文、在媒體上發表作品的學生加分獎勵。

深圳大學傳播系副主任孫海峰在《網絡傳播》與《網絡文化》兩門課時給他的學生布置了一道特別的作業:每個學生都去開微博期末則參照粉絲數和轉發量給成績,借此激活大家的新聞敏感和品牌意識。因為圍觀也需要專業精神,而且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不應該隻成為圍觀者,應該成為引導圍觀的人,要將網絡變為一種工具。

2、 Office Hours——課堂外的交流平台

45分鐘的課內教學是極其有限的,而且現如今大學課程的設置又相對比較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想要學好一門知識是不大可能的。有心的學生是可以自學,但是學生畢竟知識積累有限,脫離老師的指導很容易進入誤區。因此,如果能在課堂之余為學生提供一個與老師近距離接觸與互動的平台,對學生和老師都是很有利的。

南昌大學教務處在2009年開始試行Office Hours制度。每個老師都有固定的坐班時間。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與老師交流。這種交流是多元化、多形式的。學生可以與老師談談最近的困惑,學習生活上的瓶頸,也可以就實際某一問題進行討論。譬如說,新聞系的學生為了加強評論的寫作,可以私底下定期加強這種訓練,然后將作品交由新聞評論領域比較有造詣的老師,通過這種修改與教學,學生可得到較快的進步。老師能針對該同學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同時,老師也能更了解學生的水平,這對於日后的教學是大有裨益的。

3、 QQ空間、微薄、博客——無聲的線上教育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在高校學生中的普及,學生從網絡中尋求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將QQ空間、博客、微博這種新媒體引進教學。通過網絡這個特殊的平台,學生可以得到很多無聲的線上教育。

譬如,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新聞採訪寫作》課程的教師王衛明就以QQ空間為平台,將最新的業界動態、學生的在線咨詢內容、課程的安排、投稿的技巧與途徑、關於考研和就業的諸多建議與指南、學習方法的呈現、最新的招聘信息、最新的征稿啟事、好稿子好作品的推薦等即時更新在網上。而教授《媒介素養》課程的教師鄭智斌也以其微博為舞台,在線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學生隻要有需要,就能搜索到相關的內容。同時,也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及時的與老師互動,得到最迅速的指導與幫助,這對於新聞系學生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4、 課堂實訓—Deadline寫作

課堂除了講授理論之外,還可以用來鍛煉學生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拿新聞採訪學的教學為例。老師可以隨時提供一個資料、一段視頻、一。

南昌大學2008級新聞系學生就曾被要求在課堂時間前往繩金塔、江西人才市場等地任意尋找新聞點採寫新聞。且規定若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內上交稿件,不管任何緣由均視為無效稿處理。這種有壓力的教學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鍛煉。剛開始學生會埋怨老師,嫌麻煩,但是事后就會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也能發覺到其中的意義。這種長期以往的訓練對新聞系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現在的媒體環境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很多時候是同事件幾乎同一時間報道出來的。因此,新聞系的學生要想有競爭力就必須講究快、新。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