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我國“好聲音”類電視節目受眾視聽心理調查分析【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我國“好聲音”類電視節目受眾視聽心理調查分析【2】

徐超夏 逯玉盈 王英翠 賀紀樂

2012年11月27日15:0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4、對節目參賽選手的知曉

上述圖表表明,《中國好聲音》明顯受到了大學生們的廣泛關注,73.05%的同學能夠說出《中國好聲音》5個以上選手的名字,能說出《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5個以上選手的,均為5.39%。能說出《中國好聲音》3-4個選手名字的同學超過了能說出《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3-4個選手名字的總和。對《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選手完全不了解的同學均超過了68%。由此可見大學生們對《中國好聲音》的熟悉程度遠大於《聲動亞洲》和《天籟之聲》。選手們的演唱風格、背后故事、節目的知名度都成為提升選手名氣至關重要的因素。

5、對節目導師的知曉

調查數據顯示,86.83%的同學知道《中國好聲音》3名以上導師的名字,遠遠高於《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所有調查對象至少知道一個《中國好聲音》導師的名字,72.46%的學生表示完全不知道《天籟之聲》的導師名字,65.87%的學生對《聲動亞洲》的導師一無所知。可見《中國好聲音》的導師給大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位導師都是為大眾熟知的一線明星,他們演唱的經典歌曲和獨一無二的演唱風格以及對學員的精彩點評都使觀眾印象深刻。

6、對贊助商的知曉

數據顯示,超過90%的學生知道《中國好聲音》的贊助商,而《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的人數均隻佔到12.57%,遠遠不如《中國好聲音》。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節目組的大量宣傳,浙江衛視主持人華少驚人的40秒廣告台詞快而不亂的口述,以及節目現場無處不在的廣告標識和電視屏幕上的廣告標識等。

7、對播出頻道的知曉

本題是一個填空題,要求調查對象分別填出三個節目的播出頻道,目的在於考察大家對三個節目播出頻道的了解。結果顯示,學生對《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播出頻道的知曉度總和遠不及《中國好聲音》的一半。《中國好聲音》的一炮走紅,讓浙江衛視直接躋身中國三大地方衛視的行列。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學生們對《中國好聲音》播出頻道的填寫的正確率為100%,很多學生錯填《天籟之聲》和《聲動亞洲》的播出頻道為四川衛視或湖南衛視等。受眾對《中國好聲音》的知曉可見一斑。

8、對節目印象深的元素

觀眾對一個節目印象深刻是多方面元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問卷給出的8個選項中,學生認為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分別是聲音(佔69.46%)、歌曲和選手(兩者均佔到56、29%)。此外認為賽制同樣很重要的佔47.31%。根據問卷設置,本題主要是針對最受關注的《中國好聲音》。舞美被認為是對節目影響最小的元素,隻佔到16.77%。通過調查,筆者發現,有學生對舞美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為舞美即是舞蹈的編排。而實際上舞美是舞台藝術或舞台美術的簡稱,包括布景、燈光、化妝、服裝、效果、道具等。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