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要求
微博新聞評論由於受字數、篇幅的限制,寫作時一定要抓住要害,一針見血,注重時效性和針對性,同時要遵循新聞評論寫作的一般規律。具體來說,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有如下四個要求:
1. 抓住要害,一語中的
“篇幅短小,內容簡潔”是微博新聞評論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因此,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把觀點、思想表達出來,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一定要抓住要害,一語中的。
“南都評論”2012年4月20日,發表的“來論”開頭是:“膠老板”不能逃,地方政府更不能跑。該句話可以說是這則微博新聞評論的“標題”,是“眼睛”,言簡意賅,句式是遞進結構,指出了“膠老板”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處理事件,更是指出了當地政府應該有的擔當責任,為人民負責的態度。
該則微博新聞評論剩下的部分是:任何帶“毒”食品、藥品,都浸透著經營者的“毒良心”。從來不奢望無良老板的自律,一旦東窗事發后,他們能受到毫不手軟的嚴厲查處,已然是個不錯的交待。我們想探究的是,他們何以能在地方政府眼皮底下,天長日久如入“無監管之境”?
整條評論字數不過126個,而暗含的深意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對現實的熱點新聞具有輿論導向,啟發民眾的作用。可謂是分析精當,說理明快,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力度、厚度與深度。
2.注重時效性,“出手”迅速
時效性是新聞價值大小的重要判斷因素,是指新近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新聞,其時效性越高,新聞價值越大,是國際傳播時代的“角力”焦點[7]。時效性對於微博新聞評論同樣具有很高的要求。隻有把握好時間點,遵循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從政治全局出發,切合時宜,才能更好地佔領輿論導向、輿論宣傳的制高點。
“毒膠囊”新聞曝光以后,“南都評論”連續4天發表的評論都很注重時效性,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南都評論”的第一則短評:“一粒膠囊,幾多憂懼。媒體調查隻能作為引子,藥監部門亟須做的,是對藥用膠囊生產行業徹查。徹查與問責若僅局限於讓消費者解氣層面,充其量隻可能舒緩些許人此前業已下咽的那些惡心、危險與不堪。在其身后,如果依然是未被根除的行業亂象,則國人的憂慮便始終無從消解。”這則評論,字數125個,針對新聞事件,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立場,旗幟鮮明,表達了對“毒膠囊”事件的擔憂,為國人的健康憂慮。
3.有針對性,一事一議
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注重時效性的同時,還應把握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遵循新聞評論的客觀規律,明確評論什麼?不評論什麼?重點評論什麼?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收到良好的預期效果。微博新聞評論因受字數限制,不能泛泛而談,而應該有針對性,做到主次分明,盡可能在有限的篇幅中,一事一議,集中“火力”擊中要害。“南都評論”對“毒膠囊”新聞的這幾則評論,可謂是高度概況,針對性強,極具很強指導性。
4. 把握個性,遵循共性
微博作為一種強力的新媒體,借助此平台發布新聞評論,擁有諸多的方便。中國龐大的網民數量、微博用戶群體,使得微博新聞評論的影響力、關注度、受眾群體更加的廣泛深遠,這比傳統新聞評論的影響要深、要大、要廣。
微博新聞評論作為人們即時互動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是新聞評論發展的又一種“衍生”方式,它具有自身寫作的個性,但也要遵循新聞評論寫作的共性要求。如,新聞評論的選題的時效性、立論的針對性、說理的透辟性、風格的多樣性、作者的廣泛性、公眾的參與性[1](P8)。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也應該多從這些方面考慮,並符合微博新聞評論的特點和原則。
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要遵循新聞評論的一般寫作要求,諸如“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選題要注重來自社會生活,要緊跟當前時政熱點、難點,與人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話題”、“論題要有新思想,論理要有新高度,論述要有新角度”……等等。這些新聞評論寫作中遵循的一般規律,微博新聞評論的寫作同樣要遵守。
參考文獻:
[1]丁法章.新聞評論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16,8).
[2]蔣曉麗.網絡新聞編輯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3.
[3]廖宇飛.試論微博新聞評論[J].新聞愛好者,2012(402).
[4]錢曉文.新聞評論“微博化”探析[J] .新聞記者,2012(2).
[5]喻季欣,邢莉莉.網絡新聞評論的文本與寫作[J].新聞與寫作,2012(1) .
[6]南都社論. 毒膠囊事件:藥監局更須向公眾道歉.
[EB/OL].http://gcontent.oeeee.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f89/6c7a0b.html?bsh_bid=9002472[2012-4-19] .
[7]周勝林,尹德剛,梅懿.當代新聞寫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19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