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淺談民生新聞中的“釣魚式採訪”【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淺談民生新聞中的“釣魚式採訪”【2】

陳超

2012年11月27日16:41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二、體驗式採訪與釣魚式採訪

備受觀眾與業界一致好評的央視《新春走基層》是體驗式採訪報道的優秀代表。而在民生新聞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類似的採訪。這類報道的新聞標題常冠以“記者體驗”、“記者打探”或類似字樣。相比之下,目前學界對於“體驗式採訪”還沒有一個較為權威、統一的定義。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是近年來體驗式採訪自身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變化﹔二是在具體界定體驗式採訪上還存在爭議。筆者通過對目前已有“體驗式採訪”定義的梳理,發現定義中都擁有“親身”這一共同元素。

應該說,一切新聞採訪都應屬於體驗式採訪。而本文旨在從狹義的層面進行論述。筆者認為,體驗式採訪可分為正體驗式採訪和負體驗式採訪。所謂正體驗式採訪,一種是“記者轉換成被採訪對象相同的角色,親身體驗採寫后的報道。”[4]如記者體驗農民工兄弟高溫作業,春運時體驗火車客運狀況等報道﹔另一種則是記者對某一事件或現象親身體驗求証。如江蘇城市頻道記者為求証牛肉膏可加工豬肉、雞肉,變成牛肉的說法,親自進行實驗告訴觀眾真實情況。負體驗式採訪則可看做是本文已作討論的暗訪。值得一提的是,負體驗式採訪中,記者與採訪對象之間的角色是對立存在。

在體驗式採訪與釣魚式採訪的區別中,記者角色定位是關鍵。這也是釣魚式採訪容易混淆等同於體驗式採訪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體驗式採訪的行為主體是記者,而新聞主體應是人或事。我們應該意識到,記者採用體驗式採訪的目的是在於為新聞寫作提供更好的語境。但為了規避新聞失真又應分清新聞主體,處理好記者角色定位。具體講,在體驗式採訪中,記者是事件的參與者和記錄者,但他(她)不可主觀導演新聞的發生、發展。而在釣魚式採訪中,記者假扮需要尋求幫助的人士,這種所謂的參與,讓新聞主體變成了以記者為中心。即使是請素人扮演,記者只是作為一旁的記錄者,釣魚式採訪也脫離不掉記者炮制新聞的嫌疑。

三、釣魚式採訪定義及特征

(一)“釣魚式採訪”定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釣魚式採訪”是記者事先通過情境設計,親自或邀請素人扮演社會弱勢群體尋求路人幫助,並在公共場合使用偷拍手段對公眾道德進行測試的採訪。

(二)“釣魚式採訪”特征

釣魚式採訪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採訪情境設計化

一般來說,釣魚式採訪會圍繞時下較為熱門的公共話題展開。話題內容與道德層面具有直接相關性。如南京彭宇案引發公眾對於老人倒地是否敢扶的討論,就容易作為開展釣魚式採訪的選題背景。

釣魚式採訪會根據相關新聞背景要素的特點,模擬、設計及限定採訪情境,以此達到對於某種社會道德現象的討論。釣魚式採訪中,記者對採訪情景操控佔有絕對的主導性。表現在記者介入對新聞事實本身進行策劃,而非對普遍意義上的新聞策劃。[5]

2.新聞主體表演化

釣魚式採訪中,記者或素人會被採訪情境設定為社會弱勢群體或急需要得到幫助的人。如需要乘坐公交車出行的盲人朋友﹔使用輪椅在馬路邊急於打車的殘疾人士﹔或者是自己手機沒電,向路人請求借用手機打電話的陌生人等。這類採訪讓記者既是採訪中的直接當事人,又是整個過程的記錄者。新聞主體與記者身份的高度一致性,造成新聞以記者為中心,新聞價值受到質疑。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類採訪的前提是先有策劃,后有新聞。即便新聞主體是邀請的素人,但虛擬的情境需求並非素人現實需要。素人在情境下是有意識的進行表演,並非真實狀況下的自然流露。這種被營造出的客觀,也在挑戰新聞客觀性的極限。

3.表現手段噱頭化

為了記錄下毫不知情的測試者,在面對設計情境時的真實反應,釣魚式採訪一般會選擇隱秘的拍攝方式。

這種原生態的電視表現手法,借助人性本身的偷窺欲求與好奇心理,達到獲取大眾關注的目的。從動機上看,釣魚式採訪使用隱秘拍攝的動機明顯不同於暗訪。動機上不具充分且必要性,勢必會讓人質疑隱秘拍攝使用的合理性。因此,筆者認為隱秘拍攝對於釣魚式採訪博眼球的表面意義,遠大於對所謂新聞真實的探求。其使用本身具有噱頭化的特點。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