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生態危機下環境報道的議程設置--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2年11月上

試論生態危機下環境報道的議程設置

哈艷秋 黃東紅

2012年11月29日16:58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本文從中國環境報道議題設置溯源及概況入手,分析了中國環境報道議程設置形成的機制及存在的三個問題,從而提出了環境報道議程設置持續性構建的建議。生態文明的議題構建應該厘清環境報道的機制,才能將特定的環境狀況轉變成“問題”,進而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

【關鍵詞】生態危機﹔環境報道﹔議程設置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已然成為國家的政治議題。相應的,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無公害等關鍵詞佔據了媒體相當大的版面。大眾媒介對環境、生態重要性的賦予,能增強公眾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以此構建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

但是,我國大眾傳播媒介對環境、生態意識的構建往往止於環保,宣傳上陷入節約用水、少開車之類的生活瑣事。在環境報道中,各種環境事件往往只是因為其“突發性”作為吸引眼球的內容來加以報道,后續報道也往往只是關注上級政府對相關責任人的或罰款、或免職等信息,受眾的視線被迅速轉移。環境報道往往很難將特定的環境狀況轉變成“問題”,並進而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

中國環境報道議題設置溯源及概況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博士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書中首次揭示了人類同大氣、海洋、河流、土壤、動植物的密切關系,指出了工業化以來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此后,環境科學、環境意識不斷完善,大眾傳媒中也出現了環境記者。1989年,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盧曼將“環境報道”定義為:“旨在改變社會傳播結構與話語系統的任何一種有關環境議題表達的傳播實踐與方式。”[1]尼可拉斯•盧曼等人的推動促進了環境報道相關理論的發展。

在我國,第一次引發環境議題是1979年新華社記者和通訊員李一功、黃正根、傅上倫、李忠誠發表的《風沙緊逼北京城》。風沙治理、生態環境惡化等環境概念進入普通百姓的視野,但並沒有形成較強的效果。直到1987年,《中國青年報》刊發的《紅色的警告》《黑色的詠嘆》《綠色的悲哀》等報道才正式拉開了環境報道的序幕。

1996年4月,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開辦了《環保時刻》欄目,欄目定位為傳播環境知識、環保理念。該欄目連續報道環境危機,跟蹤綠色行動,呼吁治理環境污染。

1998年,中國發生了罕見的洪災,原因是長江上游的森林遭大規模砍伐,水土流失嚴重。自此,中國的環境問題不再僅僅是大眾媒介的議題,也成為政府議題。全國的大眾媒介被要求集中報道了隨后國家開始實施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以及全面禁伐天然林等政策。

2003年,人民日報專門設立環境採訪室,負責環境生態方面的宣傳報道,同時負責編輯《人民日報》“人與自然”專版。200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創辦“綠版”,報道覆蓋環保、低碳、能源和城市4個領域,意圖推動中國的綠色進程。在《南方周末》的影響下,我國各大門戶網站也基本都開設了“環保頻道”或“綠色頻道”。

此外,我國還有一批發行量較小的專業環境類報紙,主要是《中國環境報》《世界環境報》《上海環境報》《珠江環境報》等10余種。這些環境報紙大多由官方主管主辦,主要發布黨和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傳播國內外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技術。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