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研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研究

宋嘉問

2012年12月06日14:08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引言:當下,“全媒體”這一概念和媒體的全媒體運營模式引起了新聞學界和業界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報業媒體也相繼試水全媒體模式,雖然方興未艾,但是也值得研究。目前國內報業媒體中對於全媒體模式的打造較為成功的是《南方都市報》,從最初的一份日報到現今的“全媒體集群”,《南方都市報》的每一步發展都主動適應媒介發展規律。

一:《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傳播平台的分析

1.《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傳播平台概述

在媒介融合趨勢下,《南方都市報》的發展是從單一媒體、單一品種的運作轉為多媒體、全媒體的運作,而且逐漸形成全介質的傳播能力和全方位的經營能力,向全媒體集團轉型。

《南方都市報》作為一家體制內的市場化媒體,積極參與傳媒市場競爭,其必須倚賴自己生產的傳媒產品。喻國明將“傳媒產品”定義為:媒介組織所生產的、受眾所接收到的媒介內容與物質載體的統一體,即載有內容信息的紙張、電池波、膠片、磁帶、光盤、網絡服務等最終勞動產品。

有了產品,將產品推向市場,面向受眾,相繼產生一系列市場交易行為,那麼《南方都市報》、《南方都市報》報系,以及“南都全媒體集群”的各個傳媒產品的商品屬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見表1)

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遵循這樣一條主線,即從報紙、廣播、電視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媒介進而發展至網絡、手機、互動式的移動終端設備等新媒體。從歷時性角度來看,由印刷媒介到電子媒介,這是一種媒體技術不斷革新的過程,從共時性角度來看,現代媒介的發展不是后一種媒介完全淘汰前一種媒介,而是多種媒介共生共存的一種狀態。由上表看以看出,《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傳播平台包羅了整個大眾傳播領域,因此,《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的傳播平台是符合現代媒介生態的。

2.《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 的信息傳播方式

目前,《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傳播平台有17種媒介,“媒介即訊息”,媒介是信息傳播的載體,進而可得知17種媒介的9類媒介形態相應地對應9種信息傳播或資訊營銷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們將《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的傳播平台做一些全新的劃分,進而考察其信息傳播和資訊營銷方式的變化。

(1)報紙與網絡融合形態

《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中有兩份報紙,《南方都市報》和《雲南信息報》,其中尤以《南方都市報》為重點研究的對象。《南方都市報》有功能強大的素材平台,被稱之為網絡化的、實時動態的線索庫即報料平台。爆料平台收到新聞信息之后,報社即可出動文字記者、攝影記者、以及“全媒體”出鏡記者(視頻記者)。同時,《南方都市報》也緊跟新媒體步伐,為記者配備iPhone手機,讓記者在突發情況下有了更多的可選擇、可利用的信息採集方式和發布方式,用新媒體來武裝記者,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的新聞採訪能力和資訊獲取能力,形成流水式的信息採集生產線,可在整體上提高《南方都市報》的資訊生產能力。

《南方都市報》旗下有《南都周刊》、《南都娛樂周刊》、《風尚周報》,被稱之為《南方都市報》報系。這都是《南方都市報》“全媒體集群”下的三個傳播平台。把受眾看作是信息產品的消費者和大眾傳媒的市場,也是一種很普遍的受眾觀,這就是傳播學意義上的理論之一——作為“市場”的受眾,這三種雜志是對受眾市場進行細分的體現。信息傳播的專業性、明確性、指向性有助於准確吸引目標受眾,獲得預期的傳播效果。

此時紙媒的資訊傳播屬於“一次傳播”,緣於僅僅依靠紙張的承載,沒有拓展紙張以外的傳播方式。在報網融合之后,《南方都市報》官方網站上面有《南方都市報》紙質版的網絡鏈接,通過上網就可以閱讀《南方都市報》,這是南都紙質版內容的“二次傳播”,通過網絡的力量,南都的資訊傳播最終不只是“二次傳播”,更是幾何級的傳播,尤其是在當今全球傳播視野下。傳播過程中有轉載,轉載可以讓傳媒產品實現更多的收益,帶來資訊的“多次營銷”,同理,《雲南信息報》、《南都周刊》、《南都娛樂周刊》、《風尚周報》也是這樣的發展模式。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