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與草根——論科學鬆鼠會科普創作的特色【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2年11月下

時尚與草根——論科學鬆鼠會科普創作的特色【2】

朱曉紅

2012年12月06日15:00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少四平八穩的呆板,多詼諧幽默的鮮活。我國相聲藝術有言,“理而不歪,笑話不來”,如果歪理成串、歪理歪推,文章就會有充滿幽默的諧謔之趣,而鬆鼠會裡這種文風的文章俯拾皆是。表現在用語上,則是有意追求“雅俗夾雜”的效果,科學的術語與鮮活的現代市井口語、網絡時尚語交替出現,有時還十分夸張,又故意“用詞不當”,構成亦庄亦諧的趣味。如在《植物的彩色智慧》一文中,作者用極富文學韻味的話語描繪了一幅大自然五顏六色、生機盎然的畫面后說:“不過,植物在大地上涂抹色彩可不是為了自娛自樂,表達感情,而是為了更好地在這個可愛的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下去。滿眼綠色竟是植物的‘殘羹冷炙’……”像這樣充滿詼諧的語言在鬆鼠會的文章中隨處可見。文學語言的運用能提高表達的准確性,增強說服力。[5]此外,打油詩、漫畫、小典故也常為鬆鼠會所用,會心的笑由之而生,而笑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作者與讀者由此而達成了高度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少話語霸權的冷漠,多信息分享的誘惑。同科學對話是當前國際上公認的科學傳播理念。既然是對話,內涵無疑逃不開平等、開放、多元等科學觀念。鬆鼠會本著“草根”的低調與謙和,做到了真正蹲下來尊重、傾聽受眾的意見,很耐心地處理回應傳播中出現的噪音,因此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傳播環境。如在《阿司匹林的世紀傳奇》的63條回帖中,作者或是懂行的關注者對網友的疑惑一一作答,對他們指出的問題有則改之,不回避問題,不傲慢待人﹔對在別的網站上使用暴力話語純粹找茬的網友則不卑不亢,妥善處置,充分體現了鬆鼠會平等、開放、多元的精神,這種謙和的態度鼓勵了科學門外漢關注、參與的積極性。還有鬆鼠會博客上開設的互動欄目如小紅豬小分隊的譯文、“Dr.you”別出心裁的問題與答案等,加上他們對信息分享的充滿熱情的誘導,讀者的參與激情被空前地點燃了。

這樣時尚與草根相結合的文本呈現,既有感性強度又不乏智性深度,迎合了公眾的口味,吸引了讀者的目光。

坦途與荊棘:網絡科普創作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人們的就業壓力、工作壓力、精神壓力異常增大,閑暇時間主要以輕鬆、休閑、娛樂、通俗為主題,學習時間也大多被應試教育和功利實用學習所擠佔,在讀者傾向日趨快餐化風格的背景下,科學鬆鼠會在面對科普創作“寫什麼”和“怎樣寫”的問題上選擇了上述時尚與草根相結合的策略,應該說互聯網的存在成全了這種風格。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試圖化解科學傳播難度達到溝通目標的漫漫長途上,我們欣喜地看到鬆鼠會充分發揮網絡科普具有的高度選擇性、實時性、交互性和廣泛性,開展了一系列科普工作,特別是以其內容及表現形式的多元深受讀者好評,然而,科學鬆鼠會在科學傳播中網絡閑聊的味道太重,不夠嚴肅、不夠嚴謹,立場不夠堅定,面對信息來源是否正規、信息表述是否准確、信息標示是否規范等關鍵問題,鬆鼠會也隻能全憑其自覺自律來回答,能否消除荊棘,繼續坦途,鬆鼠會網絡科普的實踐一樣面臨新的挑戰。

但我們相信野草是陽光、水和土壤共同創造的生命,看似散漫無羈,但卻生生不息、綿綿不絕,就如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會形成對主流文化的重要補充,鬆鼠會優秀的網絡科普創作也將繼續是中國科普創作的重要力量。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

注 釋:

①數據截至2012年9月4日9時05分。

參考文獻:

[1]科學鬆鼠會簡介.http://songshuhui.net/about/.

[2]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施拉姆.傳播學概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陸谷孫.英漢大辭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5]高加琴.新聞語言的潤色方式[J].新聞愛好者,2011(11上).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