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科普組織科學鬆鼠會是當代科普創作的生力軍。它以博客群的方式進入網站,開局良好且在持續發展,而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平台,採取獨特的科學寫作策略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時尚的話題選擇與草根式的言說方式是其科普創作重要的特色。
【關鍵詞】科學鬆鼠會﹔時尚﹔草根﹔科普創作
2008年4月28日,科學鬆鼠會以群體博客的形式正式上線,隨即獲得廣泛的認同。它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平台進行科普創作,其時尚的話題選擇與草根式的言說方式形成了其特色,值得科普創作者探討和借鑒。
升騰與贊譽:科學鬆鼠會及其創作
科學鬆鼠會(以下簡稱鬆鼠會)是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鬆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
《南方周末》評價說:“鬆鼠會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經成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來源。”﹝1﹞其網站(songshuhui.net)成立約半年即獲“德國之聲”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兩項公眾獎,並入選當年中國科普十大事件。由鬆鼠會根據網站博客出品的書籍《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獲得第五屆“國家圖書館文津獎”,並獲得2010年度“播客天下”智慧獎,至2012年2月已連續推出《吃的真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冷浪漫》《寶貝別怕》等科普暢銷書。自成立以來,鬆鼠會先后被包括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在內的100多家媒體報道,在百度搜索裡輸入“鬆鼠會”詞條,找到的相關結果高達2120000①條……一系列的成績表明,在成立4年多的時間裡,鬆鼠會作為一個草根性、非營利性的科學傳播機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開局良好且在持續發展,在當下眾多科普網站短命、科普傳播不力的普遍現象前成為特例。
時尚與草根:鬆鼠會創作的新開拓
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這群意欲“剝開科學堅果”的“鬆鼠們”?筆者認為,採取獨特的科學寫作策略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科普的靈魂是科學精神,而內容的選擇與形式的表達無疑是成就其科普精神最關鍵的要素。
時尚的話題選擇。“時尚”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為“當時崇尚的風氣、愛好”﹝2﹞。我們發現鬆鼠會傳播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貼近公眾日常生活並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科學話題,且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很時尚。鬆鼠會成立至今,共撰寫了近30個專題,其中一半的專題與人們關注的社會時事及經歷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如“地震”“奧運”“諾貝爾獎”“世博會”“核輻射”“七夕”“元宵”“抗衰老”等。
傳播學家施拉姆認為,隻有在信源與信宿經驗范圍內的共同領域,才是實際傳播的部分,因為隻有在此部分,信號才是信源與信宿共同擁有的﹝3﹞。也就是說,隻有在信源與信宿之間共同擁有且能夠理解的信息才是真正要傳播的內容,所以,我們進行科學信息傳播,要提高科普的有效性,應該充分考慮接收者的認知范圍。因此,鬆鼠會將傳播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在公眾的經驗世界,集中在其認知能力范圍可以理解的科學話題上,集中在人們生活中正在關注但有疑惑或者還未發覺但一經提出又急需要解答的科學問題上,前文列出的時尚專題如此,在該協會網頁上隨便找到的《為什麼牛奶和花生的黃曲霉毒素標准不同?》《牛奶如何變奶酪》《直面兒童第一殺手——肺炎》《誰能千杯不醉》《護膚品的大小把戲》《宅族性幻想分析》《動物如何“坐月子”》《關於“口吃”,你的觀念該更新了》《人類活動與極端天氣》等文章亦是如此。
草根式的言說方式。草根直譯自英文的grassroots,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把它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是“群眾的,基層的﹔基礎的,根本的”[4]。在詞義發展的過程中,草根文化成了平民文化、大眾文化的代名詞,具有頑強與廣泛的特征。這裡我們稱科學鬆鼠會網絡科普創作言說方式的草根式是指其表達方式的非主流、非正統,它即興、快速、輕鬆,區別於那種唯我獨尊、冷冰冰的所謂嚴謹規范的表述方式,當然,這與其使用互聯網的傳播平台及表達者的非官方組織性質密切相關。
少面目森然的術語,多通俗易懂的故事。“又是一年聖誕,窮困潦倒的天文學家開普勒(Kepler)徜徉街頭,他很沮喪——粗心大意的魯道夫二世(RudolfII,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普勒的庇護人)忘記發薪水已經好幾個月了……”這是鬆鼠會裡文章《雪花史》的開頭,如果不繼續讀,很難想象這是一篇有關科學的文章。讀完,400多年來一個個與雪花有關的歷史故事浮現在眼前,不僅讓人認識了一批揭示雪花這一美的奇跡的牛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明白雪花的點滴:雪花為什麼是六瓣的,什麼環境下雪花會呈瘦高的六棱針、矮胖的六角星等。這就是鬆鼠會員講的故事,他們知道,過多的專業術語隻會加大與讀者的心理距離,而用講故事的方式,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隨著故事情節逐漸呈現的晦澀難懂的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