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會議報道:主題先行 採編聯動 強化正面宣傳--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

重大會議報道:主題先行 採編聯動 強化正面宣傳

周偉

2012年12月28日15:17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為做好黨的十八大的宣傳報道工作,吉林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綜合廣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探討如何挖掘盛會內涵和新聞價值。在具體的報道工作中,我們注重圍繞會議主題,突出會議重點,加強策劃力度,加強前后方協作聯動,多角度、多形式、全景式、深層次地解讀十八大會議精神。

一、變虛為實,內容為王

十八大的宣傳報道要從側重於活動、會議的形式轉向對報告內容的逐條解讀。前后方記者結合報告找具體事例,記者採訪的重點也由報道會議的程序轉向報道會議傳遞的信息。針對報告,我們在新聞節目中開設了《會議關注》,重點報道十八大會議期間吉林省代表團各項議程及領導活動,《寄語十八大 百姓留言板》廣泛收集來自最基層的老百姓的感受、期盼,《記者日記》通過駐會記者視角,通過特寫、見聞、花絮等方式,為聽眾呈現黨代會豐富多彩的側面,《報告解讀》側重解讀十八大報告和黨章的新內容、新熱點,《十八大代表訪談錄》深刻思考,精彩對話,《代表之聲》關注十八大吉林省代表的討論、發言內容。《大會反響》:報道各地各界干部群眾對大會召開及關注話題的熱烈反響。記者要從基層中找典型,找事件,把文件和材料轉化成生動、具體可感的報道。

前方的特派記者,在北京不僅參加會議,還應該花更多時間去採訪本省的十八大代表,一方面體現新聞的本地化,更為重要的是從這些代表的嘴裡能夠聽到許多真實的聲音,從而挖掘出具體感人的內容。作為會議的主角,每個代表身上都有可以挖掘的“新聞富礦”,他們說出的東西要比文件裡的文字更生動、更鮮活。如十八大報道稿件:《用創新打造更加響亮的自主品牌——訪十八大代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轎車一廠焊裝車間技術工人金濤》,記者從會議中走出來,深入代表之中,採訪他們之所想。不到兩分鐘的新聞,精選了素材,向聽眾直觀地展示了基層代表的形象,也充分展示黨代會召開的重要意義。

作為前方報道記者,要深入十八大會議現場,了解十八大精神,進而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做報道。有些會議表面上看起來平淡無味,但記者應當深入會議,提煉報道主題,尋找新穎的報道角度。要學會從會議文件、材料、發言中挖掘會議所要反映出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精神,也就是所謂的“跳出會議抓新聞”。十八大的召開肯定會提出許多新措施、新理念和新觀點,記者應該在這上面多做文章,提煉主題,精心策劃,尋找出報道新的角度。如記者採寫的《訪十八大代表、省孤兒學校校長萬宇》這篇新聞稿件,就是抓住了十八大閉幕時代表們懷揣激動與興奮的心情即將返回各自崗位那一刻而採寫的一個即興特寫。記者策劃的主題是:代表對報告充滿信心,對自己的事業更是滿懷期待。就在此刻進行採訪,能夠挖掘出真實的聲音,說出心裡話。

不能忽略的是,發生在會上,或者是參會代表之間的一些小故事、小新聞、小的生活片段,往往更吸引聽眾的注意。記者可以現場採錄,把它們寫成側記、特寫,充實會議報道內容,增加可聽性、趣味性。

二、會內會外相結合,編輯記者密切聯動

為了增加會議新聞的厚度,充實採訪內容,前方記者採訪參會代表,后方在家的記者就可以配合著採訪代表家鄉的百姓,前后方呼應,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連線家鄉》之類的小專欄,就突破了就會論會的窠臼,從會議中跳出來,讓身在北京的代表和家鄉百姓電話連線,代表請聽百姓心聲,百姓也及時了解大會盛況,可以說相得益彰,由此寫出的新聞報道也靈活生動,富有生活氣息。

比如,十八大開幕式當天,吉林人民廣播電台前方報道組對吉林省代表團的重要活動進行及時報道,對代表進行現場專訪﹔后方則派出多路報道小組前往各省直部門、高校、企業、民主黨派、基層等相關部門行業進行逐項解讀。吉林人民廣播電台駐全省9地區記者站以及全省廣播聯盟30多個電台,東起長白山林區,中到黑土地,西至科爾沁草原,充分發揮廣播特色,全方位報道各地反響,以綜述、特寫、連線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地採訪報道全省人民群眾收聽收看十八大召開盛況的情況。採編中心的編輯和《738早新聞》編輯每天都進行選題策劃、協商,確定選題后馬上跟全省各地台站記者聯系,採寫當地各階層反響和學習體會,每天編輯一個大綜合,及時有效地傳遞了十八大報告在吉林基層百姓中的反響。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