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選秀潮"背后的原創缺失:選秀歌手無代表作--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音樂"選秀潮"背后的原創缺失:選秀歌手無代表作

2013年02月01日15:09    來源:深圳商報    手機看新聞

  ▲老歌手“回爐”是選秀節目的一大怪象,圖為以演唱《窗外》出名的歌手李琛(左)參加安徽衛視選秀節目《勢不可擋》。 (資料圖片)

  很多歌手已成“選秀專業戶”,比如《中國好聲音》選手徐海星曾是“快女”300強、《花兒朵朵》40強。(資料圖片)

  2012年,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獲得巨大成功,掀起了新一波選秀節目的熱潮。新年伊始,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讓7位已成名的歌手獻上經典歌曲,剛開播不久就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節目,也拉開了各家衛視選秀節目大戰的序幕。

  原創性缺失是致命短板

  從2004年“超級女聲”開始,伴隨著口水與質疑,到如今,選秀節目已經在中國的電視屏幕上步入第十個年頭,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赴后繼、樂此不疲。

  實現普通人的夢想成為多個選秀節目的主打牌和關鍵詞。正是因為抓住了普通人的需求和渴望,標舉通過努力奮斗實現夢想的路徑,選秀節目贏得了觀眾的青睞,取得了高收視率。

  選秀節目的紅火,讓大家對於它未來的走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觀眾們期待選秀節目從打撈好聲音出發,挖掘新一代的歌壇人才,達到打造新生代歌手的目的。

  但原創性缺失卻成為當前選秀節目的致命短板。目前,國內綜藝節目90%以上都能在海外找到原版模型,完全由自己原創的節目寥寥無幾。去年,東方衛視從海外引進了《達人秀》的版權,開啟了中國選秀節目引進正版的潮流。今年,世界選秀節目鼻祖《美國偶像》將登陸東方衛視。加上湖南衛視引進《X音素》版權的《中國最強音》,當今歐美最火爆的三檔音樂選秀節目全面進駐中國。

  選秀歌手缺少代表作

  縱觀各大衛視選秀節目的參與者,有相當一部分是選秀節目的常客,有許多更是經過唱片公司精心打造的專業歌手。不禁讓人質疑,這些節目真如自己標榜的那樣,是為草根提供的舞台嗎?

  而且,大多數選手唱的都是別人早已經唱熟甚至唱濫的歌,甚至有的歌手還惹上了歌曲版權的麻煩。面對樂壇“選秀歌手當道”,在《名師高徒》、《我愛記歌詞》、《中國達人秀》等多個選秀節目擔任評委的黃舒駿表示,選秀歌手缺少代表作,“所謂代表作,不是隻有粉絲知道的歌曲,而是一些膾炙人口能流行起來的作品”。

  “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首次擔任選秀評委時明確表示,反對年輕人頻繁選秀參加選秀節目並試圖通過其成名的做法。

  選秀的舞台不是夢想止步之處,而是走向夢想的新起點。觀眾期待2013年的選秀能夠多些本土的原創、獨創節目,能夠為更多的草根提供展示才藝的舞台,涌現出更多的新面孔。記者 廖君 李建平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