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興起和調查性報道的變革--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3期

微博的興起和調查性報道的變革

張志安  

2013年03月19日15:49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自2009年8月“微博微博”內測版推出迄今,短短3年多時間,中國的微博用戶數量已超過3億。其中,新聞記者尤其調查記者是非常活躍的使用群體之一。在一些突發公共事件的傳播過程中,網民總是能夠第一時間獲取調查記者利用微博所發布的直播信息,並且邊圍觀事件的動態、邊發表評論,從而快速形成洶涌的網絡輿論。

微博的興起,到底對中國的調查性報道產生了哪些影響?筆者主要想從三個方面來談談看法:一是對報道空間的影響,二是對生產機制的影響,三是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對報道空間的影響

根據多數調查的感知和判斷,過去10年,一些地方政府“防火防盜防記者”的阻撓手段,增加了調查取証的難度和監督報道的風險,也讓不少調查記者深感生存狀況堪憂。面對相對嚴苛的管制環境和逼仄的報道空間,過去兩三年間,微博的運用快速成為調查記者“打擦邊球”、“搶時間差”的核心渠道,甚至成為他們進行“邊緣突破”和“社會動員”的主要平台。具體來看,微博對調查報道空間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快速發稿、搶佔先機。不少調查記者已經習慣於通過個人微博或媒體微博,第一時間在新聞現場發布滾動消息,搶先發布消息。這種做法確實很有用。過去,調查記者做公共突發事件的報道,通常都是採訪一周、半個月,回來寫出長篇深度報道,再發表在報紙或雜志上。如今,在很多公共事件中,我們看到一些記者搶先在微博上快速發布現場信息,盡管比較碎片化,但也有利於短時間內引起公眾的熱切關注,並與網友目擊或草根爆料形成協同。

微博的病毒式、爆炸式傳播效能,有利於增進信息公開的力度、提供信息突圍的可能,從而積極推動輿論監督和調查報道的空間。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比較適用於重大公共突發事件的調查報道,不存在為了追求獨家報道而對採訪行蹤進行保密的可能。

2、公眾圍觀、形成壓力。公眾對政務微博的網絡圍觀,或對公共事件的熱切關注,有利於推動相關責任部門通過微博來新聞發布、做出表態,從而給媒體的跟進報道提供空間或打開縫隙。我們通常講,2010年是“微博元年”,2011年是“政務微博元年”,而2012年可以說是“媒體微博元年”。當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開設微博,使其新聞發布和信息公開工作從后台走向前台。過去,政府搞新聞發言人制度,可以躲在輿論“廣場”的后台,當老百姓情緒太激動,造成的輿論壓力太大了,政府部門就把新聞發布台搬到“廣場”當中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簡要發布和輿論引導。現在,身處微博時代,一旦開設政務微博,躲躲閃閃的傳統做法就不管用了——你開設了微博,相當於把自己放在“廣場”當中,盡管還有個半透明的罩子把你罩著,但你必須隨時接受公眾的圍觀、質疑和批評。

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如果政府沒有及時發布真相,公眾會用網絡圍觀形式來“扔香蕉皮”甚至“鞭尸”。就像有一個人就在你面前不斷罵你,你又是在廣場當中,你不得不回應。有時候,這種網絡圍觀會逼迫一些政府微博公開表態。可見,輿論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參與、影響調查性報道。

3、微博傳播、邊緣突破。由於商業壓力或者自我審查,一些調查記者完成的報道,無法最終刊登在報刊上。過去,在論壇和博客興盛的時期,少數調查記者也會將未刊發的報道發布到網絡論壇或個人博客中去,從而引起高層領導或社會各界的關注。比如,當年《瞭望東方周刊》的調查記者孫春龍,就是利用自己的博客發布了針對某省垮壩事件的報道,才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和批示,從而使胎死腹中的報道重新復活。現在,也有不少調查記者開始充分利用微博作為突破管道,如果報道沒有正式刊發,則利用長微博的方式發在微博上,通過邀請同行、學者的轉發和評論,短時間裡形成熱點﹔或者,將報道貼在博客或論壇之后,在微博上加以推薦、附上鏈接,也容易造成影響。

二、對生產機制的影響

傳統的調查性報道生產機制,往往是記者耗費比較長的時間、比較高的成本來進行調查、取証和寫作,然后利用報紙或雜志比較大的篇幅,一次性推出長篇報道或者陸續推出系列報道。而伴隨媒介融合的發展要求和新聞生產的機制再造,調查性報道的生產機制也在發生變革。從消息來源的獲取、報道議程的設置、背景資料的檢索,到採訪對象的溝通、報道信息的傳播、調查報道的推廣,微博的作用幾乎滲透在調查報道採寫的全過程。

1、信源跟蹤。現在,很多公共事件是在微博上興起、發生和擴散的,微博既為傳統媒體設置議題,又直接提供了跟蹤、觀察事件的重要空間,還給調查記者尋找採訪消息源、受訪者或知情人士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很多公共事件的當事人,第一時間在微博上開設帳號,利用微博來進行事件的滾動直播,報道這些事件的記者必須隨時跟蹤、密切關注。

據筆者所知,少數報社正在重塑公共事件的報道機制。現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后,一方面會立即派人去現場進行採訪,了解事件原因和公眾反饋﹔另一方面要派人找政府等責任部門,了解應對措施、調查幕后真相。還有一方面也非常重要,就是派專人在網上搜集各種各樣公民爆料的信息,進行海量搜索、仔細爬梳和深入分析,透過蛛絲馬跡、尋找知情人進行採訪。因此,媒介組織內部專業化的新聞生產,跟外部公眾社會化的新聞生產正在形成協同共振。這種新型的生產方式,在草根新聞和專業新聞之間建立全新互動的機制,也意味著今后調查性報道的生產過程中,除了專業記者發揮主導作用外,也將有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其中。

不過,就筆者觀察來看,公民新聞或草根新聞總體來講還很不成熟。目前,主要呈現兩種形態:第一種,重大事件發生后,網友在現場作為現場目擊者,用手機進行快速地、現場地、碎片式地報道﹔第二種,一些老百姓出於個人維權或社會抗爭的需要,把微博等網絡資源作為動員平台,進行在線爆料以及網絡直播。這兩種形態的草根新聞都有內在缺陷,前者是不夠全面、系統,比較碎片和表面﹔后者因為包含利益動機而會對事實有所選擇和遮蔽,比較容易放大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因此,一種是比較碎片和表面,另外一種是有自利的動機,都無法真正替代專業記者的調查作用。

2、背景檢索。如果一個人長期寫微博,其實相當於在網絡上復制了另外一個自己。如果他比較真誠、率性,則特別容易通過微博記錄剎那間的情感和特定情境中的感受,由此也特別容易“榨出皮袍下面的小來”。現在,不少調查記者開始養成習慣,在報道一個人物或事件前,先看看這個人有沒有微博賬號,如果有,不妨從頭到尾地仔細瀏覽其微博內容,由此,來分析這個人的活動軌跡、所思所想。甚至,還可以分析這個人最早的“關注”和最早關注他的一批人,這些最初關注和鏈接的人或許構成了他現實生活中的社會關系網。因此,記者可以去通過閱讀微博、了解其個性,爬梳微博、還原其行蹤,分析微博、重構其人際網絡,搜索微博、了解其背景。

3、循環報道。限於140個字的篇幅,微博文本是非常碎片化的,也不可能是成熟的新聞報道平台,要指望網民仔細看完長微博或者微博中鏈接跳轉的長篇報道再進行評論,更是奢望。不過,在融合新聞時代,一些媒介組織為了平衡速度和深度的關系,搶佔話語權、鞏固影響力,逐步探索微博快速播報、網站滾動報道、平面媒體深度跟進的生產流程。由此,調查性報道實質上面臨被切后循環報道的可能。過去,做調查性報道的方式是扎實採訪、一次刊發,而現在則是從快到深、多次傳播:在重大事件的現場,記者可以第一時間先用微博發出警示(alert),然后緊接著寫出多篇草稿(draft)、利用媒體微博滾動播報,然后再寫出動態報道文章(article)、次日發表在報紙的國內新聞版,然后深度挖掘、寫出深度調查報道,拿出分析性報道(analysis)。這個從快到深、逐漸遞進的過程中,微博更多扮演第一時間現場滾動直播、快速發稿的作用。不過,這種循環報道的生產流程還在探索中,也有不少調查記者感到不適應:既要動態發稿,又要深度調查,容易產生“分裂感”。

4、公民調查。微博真正讓“自媒體”成為現實,一個擁有數以萬計或者數十萬粉絲的微博賬號,相當於一份報紙或者雜志的發行量和影響力。如果持續利用微博進行爆料,再加上公眾參與和傳統媒體的跟進,依托於微博平台進行獨立的、公民的調查性報道便成為可能。@落魄書生 周筱?便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以微博為核心平台,針對“中石化天價酒事件”、“盧美美事件”、“兒慈會風波”等持續不斷地進行調查、曝光,連續發起一系列強有力的網絡輿論監督。這種新興的公民調查,發揮著傳統調查報道的社會功能,但又呈現出不盡相同的機制和特征:調查線索來自網友和知情人士,調查取証過程遵循“物証高於人証”的職業要求,對爆料消息來源嚴格保密,依托微博為核心傳播平台,報道方式可長(長微博或者博客)可短(微博)……可以說,周筱?式的微博爆料,真正推動了公民調查報道的興起。

此外,對調查性報道來說,微博也是非常好的推廣平台,一些重磅調查報道在傳統媒體發表以后,再通過微博迅速傳播,很可能引發爆炸式、病毒式的轉發,從而真正產生全國影響。而且,調查記者也可以通過微博上的轉發、評論,了解受眾對調查性報道的反饋。

三、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微博不僅給調查性報道的新聞生產帶來積極影響,也可能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或挑戰,這些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是把關風險:未經必要的、專業的把關,可能導致失實信息的微博傳播,或者因為在微博上發布敏感信息而給報社帶來風險。所以,報社除了要積極鼓勵調查記者使用微博傳播事實和表達觀點之外,也需要時刻提醒調查記者勿忘職業規范和專業倫理,要確保發布的內容是經過核實和驗証的事實,要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精神。

第二是情感偏向:一些報道公共事件的調查記者,邊進行採訪報道,邊在看網絡輿論。熱點事件發生后,微博上容易形成洶涌的網絡輿論,如果這些網絡輿論中裹挾著強烈的道德判斷、刻板印象或者社會情緒,很可能或多或少會影響記者的情緒、判斷甚至報道立場。

第三是成名想象:這兩年,不少調查記者曾有一種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一個重大事件的報道平息后,新聞界並沒有拿出真正高質量的調查性報道,微博上卻冒出了少數頗具關注度的“調查記者”。對這種現象進行批判,或許過於苛刻,但也的確值得調查記者自我警醒和反思:做真正獨家、抵達真相的調查性報道,遠比在微博上滾動報道碎片信息、引起公眾狂歡重要得多,真正職業的調查記者靠作品說話、而非微博說話。

第四是淺層閱讀:如果公眾越來越習慣於在微博上快速閱讀和淺閱讀,越來越傾向於接受新聞的娛樂化、快餐化,那麼,我們對於深度新聞還會有普遍的需求嗎,對長篇的調查報道還會有耐心認真讀下去麼?目前看來,微博並無法成為理性的對話空間,過度依賴微博而形成的淺閱讀習慣和思維,歸根結底,對調查報道的深層閱讀是不利的。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