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的綜藝秀節目《我是歌手》中的觀眾搶了不少風頭,他們因哭泣、陶醉等夸張的表情而走紅網絡,從而引來節目雇佣“職業觀眾”的猜測。雖然湖南衛視新聞發言人李浩及《我是歌手》官方微博先后對此予以否認,但“職業觀眾”這個詞進入大眾視線。本報就此採訪了從事觀眾組織業務的某機構負責人H先生(不願透露姓名),他表示職業觀眾確實存在,但算不上職業,這個群體收入低、不穩定,沒有人靠這個吃飯,多數是出於對節目的興趣參加。
□緣起 《我是歌手》觀眾表情夸張
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真人秀節目,攝像師總能從數百觀眾群裡找到或陶醉,或憂傷,或感動,或流淚的現場觀眾表情,呈現在電視熒屏上。
鏡頭多了,難免讓人起疑,他們的情感承受能力真那麼弱,淚點真有那麼低嗎?尤其是最近火爆一時的《我是歌手》節目中,網友抓取了一系列夸張表情,引來“職業觀眾”的猜測。
在第七期節目中,眼尖的觀眾還看到了湖南衛視自制劇《丑女無敵》中飾演林無敵老爸的演員王鳴。王鳴稱自己從頭到尾走的都是正規渠道,通過網絡報的名,經電話確認后幸運地被抽中,並非什麼托兒。
湖南衛視新聞發言人李浩也對此作出回應:“我隻想說,真正能讓觀眾感動和哭的節目是極其稀有的,但《我是歌手》一定是!”他還歡迎持懷疑態度的媒體到現場打假,並自信大家一定會毫無收獲。職業觀眾的話題還是引來公眾熱議。
□現狀 按年齡段分類鼓掌叫好是任務
從事觀眾組織業務多年的H先生表示,除了電視節目錄制,現在各種明星見面會、歌友會都存在觀眾和粉絲的缺口,需要請“外援”,“他們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找觀眾、找粉絲,於是就會通過各種渠道委托我們找”。
H先生透露,他一般會按照節目的要求去找對應年齡段的觀眾,“比如綜藝娛樂節目是以年輕人為主﹔養生健康就以中老年人為主﹔訪談節目可能每個年齡段都會有一些。如果辦歌迷會,除了年齡層次,對粉絲還會有一些要求,比如你對這個歌手至少要有一些基本認識”。
H先生說,這些招募來的觀眾大部分出於興趣,完全為生計的特別少。至於傳說在節目中有專職流淚的觀眾,H先生認為這是夸大其辭,“在錄節目前,節目組一般會跟大家強調要熱情、精神飽滿,比如鼓掌響亮一些,叫好大聲一些,但要求流淚的,幾乎沒有聽說過,如果有也是極個別的。流淚大多數是粉絲的真實反應,可能某個歌或某個環節觸動了他的回憶,觸景生情流淚,我覺得很正常”。H先生表示,不管是以什麼身份參與節目,真實感情表達是最重要的,“哭的這個要求我們這邊沒有,我覺得太過分了”。
□構成 高校生佔多數群眾演員也露臉
對職業觀眾的構成,H先生表示大部分都是高校的學生,“這裡面一部分是真粉絲,因為喜歡某個明星就來了,另外一部分是湊熱鬧的”。還有部分職業觀眾是來自於社區的大爺大媽們,“比如錄一些健康養生類的節目,他們就特別愛來,因為他們自己就關注這塊,自己也比較閑”。
之前有傳聞稱,職業觀眾裡還有一個群體是影視劇裡的群眾演員,H先生表示,確實有一小部分的群眾演員,他們是有時間來,沒時間就不來,都有自己的固定工作,“他們來也是因為興趣,趕上哪場自己喜歡的活動就來,不是因為吃不上飯,為生計來的”。H先生說,這裡面確實有一些想出名的,“錄節目時會想搶鏡,會比較有表現欲,但最后播的時候有沒有鏡頭給他,不是我們能控制的,節目組說了算”。
對所謂職業觀眾這個群體,H先生說其實算不上職業,“沒有人完全靠這個吃飯,這裡面的人都待不長,除非特別愛錄節目的。一般待半年或一年就不見了,隨著他社會閱歷的增加,變得成熟,有自己的夢,有自己的目標了,就不在這裡面混了。這不是養人的職業,很多人還是會找固定的職業來生活”。
□收入
依感情投入多少定錄一場最多200元
對職業觀眾的報酬,H先生透露要分節目類型和錄制時間長短,“一般錄一下午的節目,也就30至50元。但如果節目需要某個特定年齡段的觀眾,我們就得按這個年齡段去找,費用就高一些。而且感情投入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沒反應,像圍觀就便宜﹔喊口號,有互動的,就會貴一些”。
但傳說中有職業觀眾一場錄下來能拿500至800元,H先生表示是夸張的說法,最多也就100、200元,“比如訪談節目中有的發言,有上台表演要求,或者跟嘉賓互動的,勞務費要高一些,有的能高兩三倍”。但對這部分觀眾,H先生說必須通過選拔,“超碼形象要好一點,上鏡,另外口才要不錯,反應能力要跟得上”。
另據經常操辦大型活動的Z女士透露,職業觀眾的組織者?????????經常還會給出額外意見,以保証效果,“比如對明星后援會的口號,他們建議不要太長,要簡短有力,當粉絲要有感情,又不能太過,要拿捏好尺度等等”。
□業內聲音
江蘇衛視推廣部負責人
節目火不缺真觀眾
在江蘇衛視推廣部負責人劉宇哲看來,真正火的節目根本不愁找不到觀眾,“比如我們錄《非誠勿擾》,去高校和網絡上招募觀眾,都會有搶票的行為,從來沒有說要給多少錢請你來看”。至於節目中出現熟臉的現象,劉宇哲表示,有的觀眾天生愛看節目,“來了一期,下次還申請來,我們也喜歡這樣自發熱情的觀眾,現場氣氛會好一點,可以烘托其他嘉賓”。
對真人秀是傷害
《中國好聲音》宣傳總監
作為去年紅極一時的音樂秀,《中國好聲音》宣傳總監陸偉表示,該節目的觀眾都是招募產生,因為要來的人太多,必須隨機抽取,錄制現場甚至還有黃牛倒票,“因為錄制時間較長,所以都會提前跟觀眾打招呼,我們會提供水,但不會提供食物,更不用說費用了”。
陸偉認為,綜藝節目錄制請人來拍拍掌還可以理解,但真人秀節目請職業觀眾是對節目的傷害,“在錄制時,如果觀眾自然地歡笑、流眼淚,我們就能看到它播出時的效果,提前有個基本的判斷。這段成功了,剪輯的時候多留一點﹔不太成功,就剪得短一點。如果請的是職業觀眾,按你要求笑和流淚,你沒法判斷它到底成不成功。真實是真人秀最重要的元素”。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
營造氛圍要適度
對職業觀眾現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認為,這些觀眾適當地引導收看,並無不可,但一定得有度,一定不能假。
尹鴻表示,出現職業觀眾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電視節目量太大了,“過去也有職業觀眾,找一些情緒反應大的,來影響電視觀眾的情緒和接受。比如適度地帶掌聲,營造一種氛圍,與觀眾有情感的共鳴,隻要不是欺騙性行為,是可以的。跟劇場裡看演出是一個道理,有人帶頭鼓掌、帶頭叫好,是正常的”。
但尹鴻認為一定要把握好度:“尤其在新聞節目中,你不能編造故事,對觀眾做出虛假、錯誤的引導。所以這是個技術性的東西,一度要把握好度。”
□解析“職業觀眾”
主要人群高校生、群眾演員、社區大爺大媽等
選拔要求形象要好,上鏡,口才不錯,反應快
上節目要求熱情、精神飽滿﹔鼓掌響亮、大聲叫好﹔喊口號
收入?錄一下午節目,30-50元?訪談節目(有發言、上台表演、跟嘉賓互動要求)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