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做強媒體社會活動 提高新聞宣傳影響力--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實踐》>>2013年第3期

做優做強媒體社會活動 提高新聞宣傳影響力

方立明 

2013年03月19日15:53    來源:新聞實踐    手機看新聞

大型媒體社會活動,以其關注社會熱點、分析社會現象、追蹤民意焦點,對社會大眾起到了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種塑造媒體品牌、提升社會影響的方式,得到業界的普遍重視和廣泛認可。近年來,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創新媒體社會活動策劃,拓展品牌活動內涵,先后開展了“市民監督團”、“溫州好人 善行天下”、“雪君工作室系列公益活動”、“明眸工程”、“溫州經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等20多個媒體社會活動,其中“春運關愛行動”榮獲民政部命名的“優質服務品牌”稱號,“明眸工程”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國務院“社會扶貧創新案例”等榮譽。特別是2012年由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市經合辦、溫州市工商聯共同主辦的“品牌溫州全國行”大型活動,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德榮專門批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彪出席啟動儀式並為活動授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進行具體指導,活動在國內形成廣泛影響,獲得省、市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自活動啟動以來,40多名溫州商報記者分南北兩線,走訪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110多個城市,採訪了1000多位在外溫商,總行程6萬多公裡,共編發版面近300個,刊發稿件1000多篇、圖片600多幅,發放“品牌溫州全國行”宣傳冊5萬多本。活動主題鮮明,持續時間長,輻射力強,兼具新聞性、創新性、公益性和時效性,既實現了媒體在信息方面的傳播功能,又彰顯了媒體的社會責任,為提升溫州形象、打響溫州品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品牌溫州全國行”的實踐証明,地市級媒體成功開展社會活動,提升新聞宣傳影響力,必須在三方面做優做強。

一是緊扣本土特色,這是媒體社會活動的基礎和立足點。隻有對自身個性和媒體優勢有清晰的了解,在活動的切入點上做優,在策劃實施上做強,才能凸顯活動的差異性和個性化。“品牌溫州全國行”活動之所以能在全國各類活動中脫穎而出,首先是對溫州200多萬在外溫商及其長期積澱的品牌實力有深刻的洞察。230萬在外溫州人,建立了國內地市級以上商會200多個,近300個海外僑團組織,500多個專業市場,40萬個營銷網點。這張無與倫比的網絡,營銷著本土40來個國字號產業基地的產品——正泰、德力西、森馬、奧康等20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400多個浙江名牌和浙江省著名商標。其次是對溫州商報自身溫商資源優勢有明確的認識。從溫州商報自身來看,報社跟蹤報道溫商已有10多年時間,而且連續10多年堅持經濟年度人物和創業楷模的評選,以及大量經濟相關的專題報道,使記者和報社都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為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由於活動主題的溫州特色和輿論導向的中心切合,使活動在策劃之初就具備了強大的吸引力和號召力,得到了溫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第三是對走訪當地的地域文化有清晰的了解。隻有這樣,才能在保持活動定位、風格等要素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根據走訪當地的具體實際和相應時機,調整活動組織形式和報道策略,形成差異化、品牌化的活動特色和報道風格。在濟南舉辦以“商幫與轉型”為主題的“品牌溫州全國行”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在南寧、內蒙古等地舉辦論壇、文化周 、慈善活動,在北京、上海參與溫州商會舉辦的大型論壇和溫商大會等活動,在杭州、寧波等地還舉辦了電商之旅、名師互學等活動。通過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形成“異域多特色、一域一品牌”的報道格局,使活動最終能夠叫得響、走得出、做得成。

二是巧抓資源整合,這是媒體社會活動持續開展的支撐和動力源。一個媒體社會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需要媒體力量的滲透,更要借助社會造勢。通過建立和完善合作聯動機制,“品牌溫州全國行”活動進一步強化了政界、商界、媒介的聯動,政府部門、溫商企業和溫州商報之間關系更加密切,在外地的活動也使當地商會會員企業之間、商會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大大加強。與南寧、濟南等地媒體互派記者採訪宣傳,在採訪過程中堅持使用微博及時播報,豐富了報道形式,也大大強化了本地媒體與外地媒體、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聯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40多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報道了該活動,百度相關搜索結果達590多萬條。作為溫州商報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活動的參與者,記者編輯們除了負責採訪報道活動,同時也承擔著活動策劃的任務。通過採用大項目制與小項目制的結合,記者、編輯們參與到前期准備、溝通協調和活動策劃中來,強化了新聞採編與社會活動策劃的聯動。而前往全國各地採訪的記者們,同時還承擔著宣傳家鄉經濟政策,吸引外地溫商回鄉投資的任務,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新聞“走出去”與招商引資的聯動。前期的採訪實踐,為記者們積累了大量的採訪和策劃經驗,通過研討會的形式,將經驗進行理論化的總結和提升,活動也進一步推動了新聞實踐與理論研討的聯動。各類資源的優化整合與立體聯動,形成了助推活動順利進行、不斷做大做強的整體合力,實現多方互動共贏。

三是勇擔社會責任,這是媒體社會活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出發點。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為社會傳播的平台,媒體有責任和義務來宣傳、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同的時期,社會責任的側重和形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需要媒體把握時代特征,順應發展形勢,策劃實施既優又強的媒體社會活動,實現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2011年底的借貸風波,給溫州這座城市帶來了信譽和品牌困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溫州商報提出了“品牌溫州全國行”的報道策劃,在活動中宣傳經濟政策,關注溫商動態和品牌提升,反映民生需求與溫商訴求,彰顯公益理念,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正是帶著展示溫州形象的初衷,肩負提振溫州信心的使命,記者們踏上了這次信心之旅、文化之旅,用手中的鏡頭和筆頭充分展現溫州人從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從智行天下到文行天下的獨特魅力。在異地採訪過程中,採編人員的業務素養和社會責任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提升。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