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許多低俗、庸俗、媚俗的節目出現在我們的電視媒體當中,對大眾起到了消極的引導作用。“三俗”現象的產生有它的社會根源,媒體所承擔的責任也很艱巨,本文從整治三俗和強化媒體社會責任出發,對相關文章進行整理分析,為進一步明晰“三俗”問題,為我國電視媒體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提出一些意見。
關鍵詞:三俗﹔媒體社會﹔責任
一、背 景
江蘇教育電視台在2012年11月24日錄制競猜節目《棒棒棒》時,因出現干露露母女三人在節目中放潑撒野、大爆粗口一事,違反國家有關宣傳管理規定,致使惡言丑行在網上傳播,違背了媒體職業道德,社會影響極為惡劣。根據相關規定,廣電總局給予江蘇教育電視台自2012年11月30日零時起停播整頓的處理。
近幾年在電視媒體當中不斷地出現各種低俗媚俗的內容,嚴重誤導了受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污染了大眾電視節目的熒屏。“江蘇教育電視台”停播事件再次向我們表明,抵制媒體中存在的“三俗”是很有必要的。2010年的7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的時候提出了“三俗問題”,總書記指出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三俗問題表現最為突出的平台就是廣播電視媒體,針對如何整治三俗之風,媒體無疑成為重要的責任人。
到底什麼是“三俗”?我們首先來界定一下它的概念問題, 所謂的“三俗”就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庸俗”在這裡是指平庸或者粗俗﹔“低俗”則是那些低級、不文明的現象和事物﹔而 “媚俗”是指媒體當中那些為了短期的商業利益,一味的迎合受眾的口味,失去了應有的責任和義務。現在對於“三俗”問題的研究以及如何“強化媒體社會責任”的文獻越來越多,作者都立足於這兩點,結合當代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現狀,提出了“三俗”的成因以及表現形式,同時結合媒體社會責任對如何整治三俗都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二、文獻報告
(一)整治三俗
在中國知網上搜索有關“三俗”的相關文獻,以“全文”為條件精確搜索到的文獻數量為134篇,如按照“主題”搜索為127篇,從不同條件的搜索結果來看,有關於“三俗”的相關文獻資料多數集中在2010∼2011年兩年,這和“三俗”問題的提出時間有相當大的關系。
(二)強化媒體社會責任
在中國知網上,我們用相同的辦法搜索“媒體社會責任”的相關文獻,以“全文”為條件搜索到的文獻數量為200篇, 如果以“主題”為條件搜索到的文獻數量為131篇,
以下內容將對2010∼2011年有關“三俗”與“社會媒體責任”的文獻基本情況做以歸納整理,以重要的期刊文獻為主要內容。
三、文獻綜述
(一)“三俗”的概念界定問題
趙亮在《“三俗”的界定與抵制策略》中,對“三俗”的界定做了解釋,庸俗,低俗和媚俗都有一個“俗”字,但是各自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庸俗”是指那些趣味低級,令人厭煩的東西。 “低俗” 比“庸俗”更加嚴重,有低級之意。而“媚俗”的意思是刻意的去迎合,獻媚來博取大眾的喜愛,一般都會表現為庸俗或者低俗的趣味的形式[1]。這種解釋更為簡單清晰,讓我們對“三俗”能有最直接的理解,也能對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各種“三俗”現象做出及時的辨認。
同樣,周宇發的《“三俗”文化社會根源及根除“三俗”對策分析》中也對“三俗”的內涵發表了自己看法,他提出“粉飾太平、人雲亦雲,沒有真正的藝術鑒賞力為庸俗﹔單純地追求感官刺激、把文化都切割成快餐來消費便是低俗﹔文化沒有獨立的人文精神、應有的批判意識為媚俗。[2]”比如那些永遠都沒任何創意,一直在營造天下一片大好的晚會,不真正關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隻顧著為一些所謂的利益集團工作服務的假新聞和有償新聞,大量粗制濫造的娛樂新聞和惡意炒作橋段,這些在媒介當中存在的現象都屬於我們所說的“三俗”范圍,作者也用一種非常通俗的解釋向大家表達了“三俗”的含義,這種解釋更像是對當今“三俗”現象更為具體的總結和歸納。
(二)“三俗”的表現形式
在電視媒體當中,最容易走入“三俗”道路的就是綜藝節目,現如今綜藝節目整體質量普遍偏低,更是深陷“三俗”之中無法自拔。張廈的《綜藝節目“三俗風”之我見》,就對現在綜藝節目“三俗”的表現形式做出了羅列。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定位僅僅局限為搞笑,整體節目格調較低,娛樂大眾的方式過於淺薄,難免不三俗。第二,隻注重節目形式,沒有一定的深度,傳遞錯誤扭曲的價值觀人生觀。第三,國內綜藝節目沒有創新,模仿外國,制造一些看點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這樣一來肯定會淪為三俗現象[3]。從作者的這篇文章我們能夠深刻的感受到,“缺乏創新”是我們中國各類節目的一個軟肋,只是生搬硬套來國外節目的運作模式,少有自己的內涵,少有創新的思考在節目當中出現,更多的是將一些不入流卻吸引人眼球的“三俗”內容放置到節目當中來賺取關注度,這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大悲哀。
李萍的《完善廣播電視管理機制,抵制“三俗”現象的傳播》中,也對“三俗”的表現形式做了總結。首先就是泛娛樂化現象,現在的某些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的情感類、談話類和娛樂類等節目擅自增加一些無聊的娛樂元素,並且對於報道明星的緋聞、隱私,互聯網的垃圾新聞和虛假信息有著極大的興趣,不注意節目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其次,傳播錯誤的價值觀和生活觀,為廣大受眾表現畸形和低級的審美情趣。廣播電視媒體是為大眾傳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機構,媒體有責任有義務向受眾宣傳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和積極高級的審美情趣。但是在我們的節目當中尤其是某些相親、真人秀節目,主持人和現場嘉賓為了節目效果和個人利益大肆宣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顛覆了傳統的審美情趣。最后就是為了節目的收視率炒作那些有爭議的人物, 制造一些新的爭議話題[4]。
“三俗”除了在綜藝節目當中表現的比較明,在當下的網絡媒體也十分泛濫,如鳳姐和其他通過網絡不正當手段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網絡紅人。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催生了“三俗”這樣特殊的文化產物呢?許多作者在他們的文獻中都對這點進行了分析。周宇的《“三俗”文化社會根源及根除“三俗”對策分析》對此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總結,他指出“三俗”產生的社會根源有以下幾點:首先,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文化慢速發展的錯位。達到所謂的商業利益成為一切“三俗”現象所堅持的准則,為“三俗”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機會。再者,高等教育質量在逐年下降,學生沒有正確的審美觀和判斷能力,為“三俗”現象間接培養了廣大的人群和市場。最后,廣播電視媒體當中“受眾為王”的觀念誤導了大部分媒體,從而使受眾和商品產生聯系,商品則與廣告交錯,廣告最終和廣播電視挂鉤,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鏈條,“收視率為王”、“受眾為王”就應運而生了。所以電視需要收視率、網絡需要點擊率,電影需要票房,惡性循環就不可避免了[2]。這三點總結性的概括了“三俗”出現的社會大背景及原因。針對“三俗”這種不健康的文化現象,我們必須有解決或者緩解的對策,廣播電視媒體作為“三俗”最直接的載體和傳播者,理應有其應該具備的媒體責任意識,所以整治“三俗”應當從增強媒體的社會責任意識開始,不斷進行改革,對“三俗”現象加以規范管制。
(三)媒體社會責任
同樣還是李萍的《完善廣播電視管理機制 抵制“三俗”現象的傳播》,作者從規范媒體責任意識方面出發,提出了幾點重要的建議:首先注重一線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從源頭遏制“三俗”問題,切實提高編輯、記者、主持人和制片人等一線節目制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其次,強化審查制度,切斷“三俗” 現象的傳播途徑。最后,健全收聽收看監督和社會監督機制[4]。此次廣電總局停播江蘇教育電視台的舉動,無疑是對這篇文章最好的詮釋,也是強化社會媒體責任在“三俗”現象上濃重且讓人稱贊的地方。
李德順的《從<中國達人秀>的成功反思電視節目“三俗”之源——兼談電視媒體如何把握受眾的需求》中提出,“電視節目要走出‘三俗’怪圈的根本還是在電視媒體自身。[5]”文章中說道走出這種怪圈最主要的問題是要從廣播電視節目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正確把握受眾的需求,廣播電視媒體要在主導受眾需求的過程當中承擔起應該有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廣播電視媒體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走出這種怪圈,作者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就是要了解受眾需求,這是廣播電視媒體做節目的大前提,要知道受眾需要什麼,並且全面和科學去了解受眾的需求,明白這種需求不是暫時的好奇心的需求,去了解受眾那些能夠打動人,積極向上健康也符合大部分受眾的需求。其次,尊重受眾需求,這裡的尊重受眾需求絕不是一味迎合受眾的需求。如果不計后果去迎合那些不合理不正確的需求,一定會破壞其他大部分受眾的需求和品味,到最后會起相反的作用,損害了大部分受眾的需求。最后,要去正確引導受眾需求,廣播電視媒體要起到主導作用,在了解受眾需求的基礎上,多為受眾去展現一些健康、層次高、有品位、有特色的節目來培養受眾積極健康的需求,這也是我們媒體應當盡到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四、總 結
“三俗”問題一直在出現,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后也許會有所改善,但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媒體環境卻一直在為“三俗”內容提供土壤滋生,所以我們的社會責任和媒體責任對於整治三俗來講是不容忽視的,如何為大眾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社會環境和媒體環境,是以后我們必須要重視和改善的地方。整治“三俗”任重而道遠,尤其媒體承擔的社會責任將會越來越重要,希望在以后的電視熒屏上能夠看到媒體所作出的努力。
(作者簡介:丁元,女,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廣播電視語言與傳播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亮.“三俗”的界定與抵制策略[J].劇影月報,2010(6).
[2] 周宇.“三俗”文化社會根源及根除“三俗”對策分析[J].今傳媒,2011(2).
[3] 呂培,張廈.綜藝節目“三俗風”之我見[J].新聞世界,2011(1).
[4] 李萍.完善廣播電視管理機制 抵制“三俗”現象的傳播[J].當代電視,2011(9).
[5] 李德順.從“中國達人秀”的成功反思電視節目“三俗”之源——兼談電視媒體如何把握受眾的需求[J].新聞記者,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