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解電影中信息傳播的編碼與解碼--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研究

讀解電影中信息傳播的編碼與解碼

雷遠

2013年04月08日14:2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雙向、互動、共享”是信息時代的永恆追求,也是現代傳播的理念。電影的傳播不是一種單向傳導的過程,即便在短短的觀影過程中,受眾和電影之間也不斷進行著交互式的信息交流。本文試圖用編碼、解碼理論讀解電影中的信息傳播。

關鍵詞:電影﹔大眾傳媒﹔信息﹔編碼解碼﹔符號

傳統的電影學研究將視野集中在對電影內部系統的研究上,這就涵蓋了電影語言研究、鏡頭研究、美學研究乃至於電影史的研究。對電影進行傳播學角度的解讀已有人開始觸及,但還不是很興盛。從藝術領域對電影進行剖析與精讀佔據電影研究的絕大多數,而電影作為傳播媒介個體的屬性和特點的研究卻一再的被忽視。然而,電影和傳播本該密不可分。電影自誕生之時起便沒有離開過傳播。可以說,是傳播將電影領入芸芸眾生的視野,沒有傳播,電影就無法進入工業的時代,更無法邁進所謂的“好萊塢”。

一、電影傳播的整體模式

“電視是通過電磁波傳導方式向特定范圍傳送聲音畫面的大眾傳播媒介。[1]”一直被人們當作藝術的電影還沒有傳播學性質的定義。有學者認為,所謂電影傳播,“是以電影為媒介傳遞、輸送社會文化娛樂信息的社會活動,是溝通電影生產與消費,實現電影社會機制運行的中間環節﹔它既表現為以電影為連結的編導與觀眾之間的信息互動關系,又表現為以社會為本體的銀幕與生活間的相互投射[2]。

從拉斯韋爾身上尋求有關電影模式問題的答案也許是明智的。他對傳播學的最大貢獻即“5W”模式的提出。拉斯維爾認為,任何一種傳播過程都可以分解為這樣的五部分:1.“誰”(who)——傳播主體﹔2.“說什麼”(says what)——傳播內容﹔3.“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傳播媒介﹔4.“對誰說”(to whom)——傳播對象﹔5.“產生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傳播效果。與這五部分相對應的是五種傳播研究領域,這同樣是由拉斯韋爾提出。它們分別是: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效果分析。國內有學者按照拉斯維爾的“5W”模式建構了一個電影的傳播模“,如圖1:

如圖1,電影在5個W中間尋找自己最有用的、最優化的傳播方式。制片人、導演向觀眾售賣的是他們通過屏幕來講述的故事,而作為回報,觀眾需要奉出觀影的時間和因其耗費的金錢。同時我們看到,物質文化的發達與電影的發展關系甚密,不僅如此,電影藝術的發展還要依靠一定的經濟實體。因此,影片的投放如同新產品的生產,必須立即推入市場中以獲得經濟回報,這樣才有可能擴大再生產。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沒有清醒的認識,就不可能充分地討論電影的大眾傳播媒介特性。

“媒介即信息”是麥克盧漢媒介觀的核心所在,是凝聚麥式學說的結晶。提到麥克盧漢,人們首先就會想到這句妙語名言﹔正如提到尼採,人們便想起了“上帝死了”的千古絕唱[3]。與信息有關但又不能完全等同,這是對編碼解碼問題在影片傳播過程中進行研究的態度。這些媒介符號把訊息傳遞給接收者。接收者/觀眾通過這些視聽符號獲得最大量的信息,因為人類社會中最社會化、最豐富化的、最貼切的符號系統顯然以視覺和聽覺為基礎。

二、電影符號信息的編碼與解碼

電影是一種直感的藝術,聲音和畫面雙通道訴諸於聽覺和視覺,給受眾以強烈的現場感和沖擊感。具有一定視聽經驗的人,往往可以從表層的畫面背后讀解到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更為深刻的內涵。而創作者也試圖運用各種蒙太奇的組接來完成對其思想的描述。1993年科拉爾導演的《瘋狂夜》充斥著紅色,想必是通篇拍攝都在使用濾鏡的結果。紅色是危險、暴力和血的顏色。血液是艾滋病毒的主要傳播者,艾滋病毒是艾滋病的先導。這部影片探索了一個攜帶艾滋病毒雙性戀者的施虐受虐行為,他與兩個情人有著未加防護的性關系。1947年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科波拉導演的電影《教父》整體色調深暗,使人感到壓抑和透不過氣,事實上,幾乎所有涉及陰暗主題的電影都會在色調上選用低調。1954年,施拉姆曾提出過一個有名的傳播模式:

在傳播學裡,所謂編碼就是指把信息轉換成可供傳播的符號或代碼。解碼就是從傳播符號中提取信息。編碼和解碼說穿了都是在人的大腦中所從事的一種主觀活動,編碼作用於傳播者的大腦,解碼作用於受傳者的大腦。而作為傳受的雙方,使傳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兩者必須要有共通的語義空間。

就構建電影意義的權利來說,有人認為由作者全權掌握,也有人認為受眾才是真正的主人。“我們隨之也就把對於聽覺的、空間的以及對於觀看狀態的精神動力學的分析和闡釋等整個范圍與此競技場緊密聯系起來。這是一種從圖像、聲音或空間的角度來理解意義的自由,即我們並不一定非得把它們感知為要麼與它們的語境,要麼與它們彼此以直接的因果的或認識論關系發生作用。視覺領域中意義偶然的、主觀的和不斷復制的狀態。[4]”霍爾的觀點更符合本文的觀點,在霍爾的《電視話語:編碼和解碼》一文中,他認為:編碼與解碼之間沒有必然的一致性,因為傳播交流並不能做到 “完全清晰的傳播”。在傳播的實際過程中,編碼者與解碼者也許各有一個互不相同的語義空間。霍爾的觀點不否認傳播過程中代碼必須共享才能傳達信息,但又承認解碼過程中的偏差是由於傳者和受者之間參照體系的差異[5]。

編碼和解碼都是人主觀認知活動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將認知行為分為感知和理解兩種。換一種通俗的說法,就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主觀因素的制約或干擾發生在感知和理解兩個階段中,從而使認識的事物與實際發生偏差。影響受眾解碼的因素有:類似與相近和選擇性定律。

(一)類似與相近

類似與相近就是說,人們在感知事物時往往趨向於把相似的東西視為一類,歸在一起。這種心理趨向對人的認知活動作用很大。在電影《最后的瘋狂》中,有這麼一場戲:越獄潛逃又持槍殺人的罪犯馮哲,正同他過去的戀人在一家商場挑選太陽鏡,突然聽到有人大喊抓住他,別讓他跑了!於是已成驚弓之鳥的他撒腿就跑。其實,人家是喊抓小偷,根本不是說他。可是他這一跑,讓所有人誤以為他就是小偷,遭到一頓痛打。從認識的角度來講都是由於類似於相近的主觀定勢所致,對小偷喊的抓住他和對罪犯喊的抓住他十分相似,作為在逃的被通緝罪犯馮哲聽到喊聲自然會認為自己已被認出,所以非跑不可﹔而他的舉動同小偷此時的表現又非常一樣,所以人們也就自然把他當成真的小偷。

受眾在觀影的時候當然也收到這種心理趨向的影響。而編碼者即電影制作者也深知這一點,於是利用該心理和觀眾玩起了游戲。國產電影《風聲》是個很好的例子。觀眾在觀影時形成強大的心理張力,到底誰才是“老鬼”成為幾乎整個觀影過程中懸而未決的問題。李冰冰飾演的角色則符合了所有地下工作者的特點——高傲、冷峻、外表不可侵犯、有知識、嚴謹、具有竊取情報的機會。而事實卻往往令觀眾拍案叫絕,看似隨性不羈的顧曉夢(周迅飾)才是真正的“老鬼”。這種反差大大增強了觀影樂趣,電影制作者和觀眾都感覺相當滿意。

(二)選擇性定律

對於觀影者來說,在接受電影傳達的信息的過程中,勢必要根據個人的需要和意願而有所選擇、側重,以便使所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價值體系和既定的思維方式盡量地協調一致。每個人在觀影的時候,都不可能完全的領悟電影的每一個“點”,這些個點是由編碼者預設的。觀眾隻可能去抓去某些和自己相關的,有共同生命體驗的點。至此筆者想到魯迅先生說《紅樓夢》的一些妙語: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電影與文學作品在閱讀者來說同樣是文本,是欣賞和情感發泄時需要依托的對象。在抓住點后,受眾會進行二次加工甚至自我代入。作者認為,正是因為這種選擇性的讀解,會產生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它類似於人際傳播中的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編碼與解碼。在人際傳播中,A告知B一件事,A就要對這件事本身進行編碼,而B在聽的時候就要解碼﹔之后,B可能要對此事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又得編碼,A此時就充當了解碼者。於是,A和B隻要繼續談下去,就要不斷的進行編碼和解碼,以及編碼者和解碼者的身份轉換。在觀影中,由於聲畫傳播的真實性,受眾極易產生信服感以及隨之會自我代入,在不知不覺中和電影中的人物和情節產生交流。否則的話,電影拍攝的再逼真,對於觀眾來說也是看別人的歡喜哀傷,既然如此,又怎會同片中人物命運一起喜悲呢?

2011年熱映的影片《失戀三十三天》的一些相關現象可以用來解釋這個說法。失戀是亙古就有的感情現象,這部被片方宣傳為“治愈系”的電影如何治愈現代廣大失戀群體的呢?黃小仙(白百合飾)隻不過是一個符號,它的輪廓下是無數需要安撫的內心,王小賤(文章飾)才是片子的真正賣點,這裡指的並不是明星效應,而是觀眾尤其是內心需要安撫的觀眾需要王小賤,觀眾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想象成黃小仙,這種一廂情願的代入感對於觀眾來說很是重要。 黃小仙在片中大段大段的獨白一次次的沖擊觀眾內心最柔軟的神經,每一次產生的共鳴都會拉近於劇中人的距離,而王小賤與黃小仙的一來一往幾個回合的笑罵,使得觀眾產生了意淫的快感,仿佛自己經歷了這失戀的三十三天,逐漸放下了那些傷害自己的情感。

三、將編碼與解碼理論導入電影研究的意義

有人認為,人和電影之間的對話是不存在的,電影如同繪畫、雕塑一樣,屬於單向傳導的藝術類別。作者的觀點與之不同:即便就一次觀看電影的過程來說,觀眾也是不斷的在與電影進行著交互式的溝通,並且會持續的將這種溝通帶離影院,如上網撰寫影評。更關鍵的是這種持續反應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和發生不可小視的效果,如鼓動周圍的人今后看或不看某導演的影片。所以,電影的健康發展需要編碼解碼理論的引入。講述一個故事和訴說一種情感是所有電影都在做的事。所以電影中信息的編碼和解碼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使編碼與解碼之間沒有必然的一致性,因為傳播交流並不能做到“完全清晰的傳播”,但是我們還是要盡可能的關照到影響“一傳即通”的因素都有哪些,以此來防止傳播異化,使傳播更流暢的進行。

(作者簡介:雷遠,女,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宗教傳播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愛清.廣播電視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2] 汪天雲.電影社會學研究[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3.

[3] 李彬.傳播學引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4] (以色列)伊雷特•羅戈夫.視覺文化研究[M].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

[5] (英)霍爾.電視話語:編碼和解碼[J].陸揚.文化研究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