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點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很多媒體同行已經在前線採訪或在奔赴前線的路上,人民網傳媒頻道把李梓新所著《災難如何報道》一書中的“汶川地震媒體操作實錄”予以刊發,希望能對在前線採訪的同行提供一些參考。該書2009年1月由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
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令全世界震動。率先行動起來的,是中國的新聞工作者。
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長期以來,由於體制、觀念等方面的原因,災難報道本身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很多題材沒有被挖掘。作為個體的新聞從業者所積累的災難報道經驗也沒有被規范地整理、總結、傳播乃至共同討論,更無法在廣泛意義上做普及和熏陶。
隨著近年來公共衛生事件的不斷出現,媒介作為公眾力量在其中的角色凸顯,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從SARS到禽流感,從2008年初的雪災到年中的大地震,可以說,災難報道的概念已經在中國開始成型,其進步直接推動了中國媒體的進步。
四川大地震,不僅使中國社會的公民意識進一步覺醒,也使媒體人的社會責任感達到空前的高度。然而,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奔走在前線的記者必須具備充分的科學知識以及實戰經驗,才能最大化地體現報道價值,傳遞災區呼聲,同時也確保新聞從業者自身的安全。
所以,我們總結了2004年底南亞海嘯后國內外記者的報道經驗,以及這次地震報道中主流媒體的報道經驗,再加上美國德特災難新聞研究中心(Dart Center)數年來所總結的美國新聞業災難報道的先進經驗。作為中國第一本可供借鑒的災難報道參考書提供給中國的新聞從業人員、學生以及其他一切關心此領域的社會人士。也作拋磚引玉之用,期待有更多的關於災難報道的專業探討不斷出現。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直致力與和中國新聞界一起,共同探討中國災難報道的發展。2005年3月,南亞大海嘯剛過三個月,一個由各國媒體參與海嘯報道的編輯記者所組成的學術研討會便在汕頭舉行。那是中國大陸媒體學術界第一次舉辦的關於災難報道的大型研討會。而今年10月,就在四川大地震過后五個月,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又在汕頭舉辦了災難性報道高級研討班。來自中國國內參加此次地震報道的數十家主流媒體的編輯記者,齊聚汕頭,共同探討在這場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面前,新聞人的使命和擔當,並總結經驗教訓以供后來者參考。
面對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人類所知曉的秘密還是顯得渺小。而新聞工作者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如何尋找自己的角色定位,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力量,將永遠值得探討。而在中國的新聞環境下,災難報道的突破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帶著勇氣的突破也必將推動中國媒體在21世紀的發展和前進。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陳婉瑩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