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在微博中呼吁,請大家不要以捐款數額來衡量善心,更希望有些人不要將關注點放在查捐款上。台灣歌星羅志祥也稱:“別把愛心當比賽,感覺現在誰捐多誰就是贏家。”他擔心這會讓“愛心變質”!明星帶頭捐款,能鼓勵民眾對賑災捐款的熱情。如果將其解讀為數量攀比,不僅是對捐款者的傷害,對民眾理解慈善“守望相助”的本意,也是一種誤導。
遭受地震災難的人,要走出死亡與痛苦的陰影、撫平心理創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樣,救助與慈善也需要長時間的行動。或許除了捐款,明星可以做一些更有文化意義的事,來培養人們在災難中的救助與修復心理創傷的能力。幾十年來,關於地震主題,隻有兩部名為《唐山大地震》的作品深入人心,一部是錢鋼的紀實文學,一部是馮小剛的電影。而當下,災難題材在文化話語中的失聲,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災難與不幸的能力。其實,讓經歷災難的人,在文化作品中發出聲音,不僅是對那些受難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著將個體的災難記憶,轉化成民眾可用來自我教育的公共記憶。這種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因為對災難記憶得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們如何提防災難對生命的傷害。
我們常驚異於日本的防災與救災機制,以及日本民眾在災難中的秩序與鎮定。在日本文化中,對“物哀”美有天然的崇拜。這裡的“物哀”,不只是對自然萬物凋零、衰落的悲哀或悲傷之情,還有共鳴與感動的意味,悲與美是完全相通的。培養同情、敬畏之心會讓民眾在災難中處變不驚,善於救助與自助。
從文化的角度,人類對災難的認知會更為成熟與理性。所以當災難發生時,明星們更應從自己的行業角度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那些處在災難中的人們。或許歌星創作一首發自內心的、能夠傳唱的歌曲,影星構想拍攝一部與災難相關的電影,作家寫一部真正面對災難的作品,這樣才能幫助更多的人了解災難,減緩民眾的恐慌和焦慮。
就像李連杰設立的壹基金,對災難的救助是有計劃、專業的一樣,明星慈善同樣可以有更多的文化含量。面對重大的突發性災難,有些人極易迷失在自己的情緒中,喪失判斷力,從而引發一些新的危機。在這種狀態下,明星顯然可以做得更多。 (葉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