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央電視台2012-2013年新聞報道變化的思考--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5期

向電視新聞本質的回歸——

關於中央電視台2012-2013年新聞報道變化的思考

王曉紅 趙希婧

2013年06月08日13:42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縱觀央視的新聞改革,從20世紀90年代的《東方時空》到今天的“走轉改”,20年間出現了語態變化的三個節點,每一次都是面向電視新聞本質的探索。2012年,以《新聞聯播》為代表,一方面取材基層、表達生動、貼近人心的主題報道,將鏡頭對准了基層大地的百姓人家,人本和真實成為央視新聞的本質訴求﹔另一方面在直播報道中,突發事件的及時抵達,跨國事件的人文關注,常態事件的手法創新,凸顯出電視新聞的本質優勢。面向未來發展,央視新聞如何利用電視的優勢,回歸新聞的本質,以新聞解讀的深度實現理性引導的力度,成為其彰顯國際大台風范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新聞本質﹔改革﹔真實﹔人本﹔創新

2012年以《新聞聯播》“變臉”為代表,央視新聞報道上的變化引發了不少社會關注。從年初直面農民工問題的“楊立學討薪記”,到5月引發議論紛紛的“你幸福嗎?”,進而十八大后的時政報道“短實新”,央視新聞報道呈現出重時效、挖細節、下基層、近民生的態勢,所帶來的生動性和貼近性改變了人們對“聯播體”新聞的刻板印象。究其原因,這不只是報道技巧上一招一式的變化,更是在求真務實理念下努力向電視新聞本質的回歸。

一、20年的三個節點

中國電視的新聞改革,既是時勢推動,也是電視人創新求變所為。縱觀20年央視新聞的變化,其對真實、及時以及不斷貼近現實的新聞訴求,鮮明地呈現在報道語態的變化上,並且這種變化的漸進深入有三個明顯的標志性節點:

第一,1993年《東方時空》的推出:平等的語態。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電視語態走向對紀實的探索。影像表達不再是電視機裡兩個人的對話,而變成電視機裡和電視機前的對話。《東方時空》的誕生便是雙向作用的結果,也是建立平等姿態、回歸真實語態的一個標志。之后,《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相繼出現,探尋事實真相的調查性報道為人矚目。《生活空間》倡導“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種貼近生活的平等語態一直影響到今天。

第二,2003年新聞頻道的開播:公開的語態。2002年非典肆虐,初期的信息封閉造成了社會恐慌和民眾信任危機,由此政府和媒體開始反思突發事件和公共事件的信息公開。2003年央視新聞頻道開播,對24小時滾動資訊的不間斷需求,為實現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提供了平台。2009年新聞頻道全面改版,建立起了覆蓋全天時段、主要由滾動新聞欄目和晚間新聞評論組成的播出機制,加大了新聞直播和評論力度,其追求的核心是:回歸新聞規律,以海量信息及時報道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增加新聞評論,搶佔輿論引導的話語權。新聞頻道成為電視在信息公開方面是否有所作為的檢驗場所。

第三,2012年《新聞聯播》的“變臉”:貼近的語態。2011年,“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成為全國新聞戰線的主旨活動,回歸基層、回歸百姓的導向使電視新聞回歸到貼近性的語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貼近性不僅表現在內容取材上的大眾化,也表現在深入基層的行動和追求新聞真實的態度。“走轉改”的成效在2012年度央視新聞報道中得到明顯體現,為中國電視新聞報道帶來了清新氣息。

二、2012年的三個轉變

基於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2012年度節目評析,可以發現以下三個明顯轉變:

(一)主題報道的文風轉變。主題報道是我們新聞報道的重要類型,但也是最難做的報道,一是難在主題報道年年報,如何創新﹔二是難在典型人物報道如何才能打動人心。2012年央視優秀主題報道的質量比以往明顯提升,尤其是走基層系列真實而感人,引發百姓的自發關注。

第一,內容取材深入更廣泛的基層。在2011年“走轉改”行動的指引下,成規模的走基層報道成為央視新聞的常態,也得以在《新聞聯播》的平台上被強化、被放大。2012年年初走基層系列報道中的“楊立學討薪記”“邵全杰的回家路”等報道,直面百姓遇到的現實難題,真實記錄當事者的願望和努力,並體現社會各界積極解決難題的態度和行動。五一期間的“向勞動者致敬”關注了城市裡的“蜘蛛人”。“新春走基層”把鏡頭對准了全國各地的普通群眾,“走基層我這十年”講述的是社會變革下小人物的命運。在日常報道中,堅持登山夢的殘疾青年、十八大的基層代表、圓夢清華的貧困考生,都成為走基層報道中的主人公。

第二,形式表達注重更生動的呈現。新聞節目的編排、紀錄片的跟拍手法在走基層系列日記體、體驗式的報道中得到優化,新聞的細節被放大,故事性更強,人物個性更鮮明,語態的貼近性更強。比如,在“新春走基層”系列中有一個報道叫“回家的禮物”,它將海採匯編和單條新聞相結合,展現出春節一家團圓這一飽含人情味的主題。在單條新聞中,記者和當事人一路同行,記錄下農民工詩人給妻子寫詩、念詩的細節,捕捉到兒子為清潔工母親選購春節禮物時溢於言表的幸福感。在海採匯編中,鏡頭對准回家的人們,拍攝了每個人捧出春節禮物那一刻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情感迸發的瞬間由點及面,融化到觀眾的心坎裡。

第三,報道取向實現更貼心的靠攏。新聞報道要入情入理、入腦入心,要求記者在報道心態上強化對新聞中“人”的關注,回歸新聞本質的人文關懷。新聞中要有一條人物線,牽動個體命運和情感的起伏﹔要有一根觸動人心的針,像針一樣扎下去,讓觀眾印象深刻。在“尋找最美鄉村教師”之“鳳凰日記”中,鄉村教育不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破舊校舍和苦難生活,它是“豆腐老師”走在苗寨山中為學生賣豆腐湊錢的生動畫面,是一錘一錘修補桌椅時叮叮當當的現場音響,是學校瓦房上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小水滴。新聞報道不僅反映農村教育的實際困難,也把鄉村教師對事業、對生活、對學生最本真的情感,融化在一事一物之中。貼近性、接地氣,應該是走到基層中,與百姓同呼吸、共命運,關注老少邊窮地區的生存狀態,將新聞的鏡頭對准基層,不僅反映基層的問題,也訴說基層的情懷。在2012年的央視新聞中,喜迎十八大的報道有很多,《聚焦十八大•微鏡頭》較有新意。雖是聚焦十八大的時政新聞,但它肯把鏡頭投向普通代表,擺脫了時政報道的慣常思路,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活靈活現。記者把新聞中的“人”當成“人”,將新聞外的觀眾視作“友”,設身處地考慮報道——是否聽得清楚、聽得明白,是否提供了幫助,是否反映了百姓訴求。所以,這則新聞中的十八大代表是具體而生動的,是質朴而有熱情的。

(二)直播報道的多向轉變。作為國家大台,央視認識到,在多向傳播的時代,依賴於行政權力的話語權正在發生變化,在正負輿論共存的場域中,如何提高公信力,樹立權威性,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發布信息,搶佔話語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也為電視新聞直播贏得了歷史性的機遇。

第一,突發事件的及時到達。及時到達現場是先聲奪人、掌握話語權的前提,這也要求國家大台建立起快速反應的新聞機制。在2012年的新聞改革中,央視新聞採編機制正在向著全台一盤棋,統一採制、統一加工的“中央新聞廚房”模式轉變,配合地方記者站以及與地方台搭建合作平台,保証新聞的時效性。以“7•21北京暴雨”直播報道為例,央視《午夜新聞》與北京電視台合作,反應迅速,報道及時。在短時間內,直播構建出現場實景、視頻連線、電話連線、新聞特寫、人物專訪等多種形式的“組合拳”。

第二,跨國事件的人文關注。2012年央視的新聞直播中出現了更多的國際題材,如“東日本大地震周月特別報道”是對國際重大事件直播報道的開創性實踐,“金三角大毒梟糯康移交中方”“馬島風雲”“法國總統大選”等跨國直播,充分利用了駐外記者資源,實現了跨國直播中的同聲傳譯。下半年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從人文、生態、國際交流合作等視角對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相關的民俗、環保等主題進行報道,探索了國際題材的“中國表達”。難得的是,對自然界大遷徙的直播並沒有停留在遷徙本身和自然景觀上,而是注入了更為開闊的人文視野,對個體生命、地球生態的關注彰顯出人文氣息。如今,直播不只是針對突發重大新聞的報道手段,究其本質,它也是對新聞人本真實的回歸。

第三,常態事件的手法創新。在“關注極寒天氣”的直播中,記者通過滴涼水成冰、潑熱水成霧、水澆冰凌粘手套幾個實驗,進行了體驗式的出鏡報道,增加了服務性的信息,增強了直播中的貼近性。再如假日報道的直播中,記者跟蹤記錄自駕探親行、“樂在途中”自駕游,在觀察假日中國高速公路各種景象的同時,真實還原了行車人各式各樣的心態和遭遇,有細節的反映,也有意外的沖突,還有旅游景點的服務信息,點面結合,使單調的公路報道有了層次感和豐富性。這種公路報道方式的嘗試與突破,也開創了假日報道的新樣態。

(三)電視語言的創新求變。文風的轉變不僅表現在語態上,也直接反映為影像語言的變化。

第一,更加重視視覺傳達的生動性。2012年央視新聞對電視鏡頭語言的運用更加純熟。盡管是新聞畫面,鏡頭也能夠在工整之外具有設計感,表達意向性,起到配合畫面、烘托主題的作用。比如,在“陳州:征服五岳不是夢”的走基層報道中,對象是殘疾人,新聞的重點不在身殘志堅,而是把鏡頭對准殘疾人登山、唱歌、上電視、買車買房等豐富多彩的生活現實,讓主人公與正常觀眾平起平坐。因此,在片子中,既有蹲下來平視拍攝的採訪段落,也有以正常人的視角拍攝殘疾人登山的﹔既有對受訪者的尊重,也體現出平等意識。

第二,更加重視視覺傳達的新穎性。層出不窮的技術手段優化了視覺表達,突出了電視傳播的聲畫優勢,為達到直播報道可聽、可看、可感知的要求提供了支撐。比如,在對錢塘江大潮的直播中,多機位的報道點和海陸空三維度的呈現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尤其是沖浪運動員頭盔上的攝像頭,帶給觀眾不同視角的觀潮體驗。在一般性的主題報道中,“數字十年”等題材也突破了以往傳統的表達手法,將動畫的元素與數字結合,可視性強,數字不僅是形式,也直指中國十年間的進步與發展,與主題契合。

三、面向未來的三點思考

無疑,對報道真實的追求,對電視優勢的發揮,讓長期以來嚴肅呆板的電視主題報道變得親切生動,可看性強了,吸引力大了,傳播效果也好了。這自然是今后電視新聞報道需要繼續堅持的。同時,面向未來發展,央視新聞報道還需要在報道力度上下功夫,在引導社會理性價值建設上做文章,由此提出三點思考。

(一)真實是理性的前提。新聞真實,不是局部真實,而是整體的系統真實。主流媒體不僅要有速度觀,更要強化責任觀。比如《新聞聯播》中的“素描羅陽”,新聞從羅陽其人、其事、其團隊三方面切入,把羅陽和母親的親情放在開篇,從家庭到工作,事跡漸次展開,平凡與偉大交替遞進,國家的任務、團隊的力量和個人的理想聯系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一個立得住的中國夢。

(二)人本是理性的核心。在談及提升報道質量時,常常會說,要講故事,要有人物,要體現出人文關懷。問題是,為什麼在很多報道中,有人物,有故事,卻依然不能入腦入心,依然無法打動人心?因為問題“關鍵不在於報道中有沒有‘人’,而在於我們傳播者眼中有沒有‘人’。這個‘人’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具象的個體。報道中的‘人’是具體的,報道外的受眾也應該是具體的”。

如果記者的眼中存有具體的對象,能夠把新聞中的人和電視機前的觀眾當作父母兄弟,而不是抽象的符號個體,那麼我們的報道或許會更實在一些、更生動一些。由此而論,在主題報道中,我們更要思考,如何讓百姓身臨其境地參與,發自內心地自豪,而不是間接地旁觀,不是被迫地鼓掌。例如,一則關於農村致富的成就類主題報道“孟宏偉:牛羊賣出來的‘傳奇’”,它關注的是一對殘疾兄弟帶領全村人發家致富的故事,從殘疾兄弟這個略顯殘忍的字眼,到全村致富這個皆大歡喜的事實,兩個極端的對比,結構出一個個有意思的片段。片子的基調不悲憫、不憐惜,主角雖是殘疾人,立意卻是平等的視角,小人物對事業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情,實際上是一種時代發展下的勵志精神,是當代農業、農村、農民的新氣象。

(三)解讀是理性的依托。作為國家媒體,央視如何推出更有力量的報道,既存在於基層、存在於我們的語態,也存在於我們對新聞的解讀。這是一個傳播主體化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是傳播主體。當微博、微信的媒介性質決定其速度遠勝於傳統媒體時,國家大台如何發揮主流媒體的優勢?如何為受眾提供更理性和客觀的聲音?如何在追求速度觀的同時強化責任觀?媒體不只是告知新聞,更應通過第二落點的信息解讀幫助受眾在更開闊的視野上理解復雜環境的意義。以央視2012年“京廣高速鐵路全線開通”的直播報道為例,這是以北京到廣州的首發車為載體的全程記錄,從技術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直播。通過橋上預置機位、航拍鏡頭以及列車上記者的現場報道,從多空間多視角展示了列車呼嘯而過的瞬間,帶給觀眾與高鐵同步的視覺觀感和心理期待。但在這歷史性的時刻,電視直播不僅僅只是提供更豐富的視覺“奇觀”、更具體的服務信息,更應該幫助觀眾從歷史縱橫的高度,去理解京廣高鐵這一南北大動脈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讓觀眾知道並且理解今天的中國正在創造什麼。

總之,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變動和“人人都是記者”的信息環境,媒體不僅要及時報道信息,更有責任促進社會理性建設。因此,媒體在追求報道速度和人情味的同時,還應該保持對人類共同命運的關注和思考,隻有這樣才能對發生在具體地點、具體個人身上的事件和人民利益之間的關聯有更本質的把握,新聞報道才會更有力度,理性引導才會彰顯力量。

(王曉紅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趙希婧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師)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