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紙媒”探路:掃二維碼看視頻報道【3】--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7月1日起,人民日報正式分步推進報紙傳播形態創新,一個月來推出帶二維碼的視頻、圖片報道162篇 

人民日報“新紙媒”探路:掃二維碼看視頻報道【3】

記者 於  洋

2013年08月01日03:42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跨媒介:媒體轉型升級的雙刃劍

跨平台的新聞生產成為傳統媒體創新和融合的主要趨勢,在經營方面也逐漸顯示出成效。從去年開始,美國《紐約時報》的訂閱量首次超過廣告收入,這與其大力推進開發跨平台新聞制作密不可分。而一開始就以互聯網起家的美國《赫芬頓郵報》等新媒體也推出了移動終端的電子雜志,單一平台的媒體即使是新媒體,也開始顯出不足。

傳統媒體探索媒介融合,進行跨平台新聞生產,除了對媒體人的素養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外,也面臨如時效、設計、投入等實際問題。以《紐約時報》去年在媒體界引起廣泛關注的全媒體特稿報道《雪崩》為例,這一組特稿雖然被部分專家認為是跨平台新聞生產的范本,但整個制作流程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並不是所有的報紙都能承擔起。

“跨平台的新聞生產,要求不同的媒介之間既要有合作,也要有分工。現在很多讀者不完全是通過報紙頭版來關注某個感興趣的新聞,而是用搜索引擎的關鍵詞聚合新聞,或者關注微博及論壇的熱門話題排行。‘母媒’和延伸出的新平台‘子媒’,應根據信息及媒介的特性來優化配置,為不同平台打造個性化的內容,而不是把同質化的內容復制一遍”,陳昌鳳說。

有專家也指出,多媒體、跨媒介的新聞生產也是一把雙刃劍。多媒體技術雖然可以調節閱讀單調枯燥感,但也有容易打斷讀者閱讀節奏、分散讀者注意力的負功能。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手機讀者對用本來就不大的手機屏幕進行文本閱讀顯示出更大興趣,認為不斷跳出的動畫和音視頻等容易干擾閱讀體驗。

如何把握度也成為傳統媒體創新傳播形態的關鍵。“並不是所有的報道都會配二維碼,進行視頻化的制作,而是重點制作那些適合用鏡頭說話的新聞,比如一些調查性的深度報道和視覺比較強烈的報道”,廖玒說。

“報網融合既是內容的融合,也是生產方式的融合。傳統媒體推進傳播形態創新,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尋找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探詢科學有效的機制支撐,這也是我們下一步探索的重點。”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馬利說。

分享到:
(責編:袁勃、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