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名牌大學新聞學子研究生論文寫五月天--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北京某名牌大學新聞學子研究生論文寫五月天

2013年08月15日09:00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五月天”為什麼紅翻天

  五月天又回來了!就在本周六,他們挑戰的地方,依然是北京演唱會終極場地——能容納十萬人的“鳥巢”。

  許多人仍記得去年五月天在鳥巢連演兩場的火爆場面,當五月天唱起《倔強》的時候,全場十萬人大聲合唱:“我和我最后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絕望……”看台上翻轉起的彩虹旗拼成巨大的“MAY DAY”圖案,藍色熒光棒組成一片沸騰的海洋。在鳥巢,五月天開創了一個樂團征服這個場地的先例,而且是破天荒的連演兩場。一年后,五月天將帶著他們的“諾亞方舟”回到大陸巡演的終點站北京。一個成軍15年的樂團,不因光陰荏苒而分離,不因年華流轉而衰退,他們為何會受到如此追捧?他們的歌曲為什麼能夠引起巨大的共鳴?他們的演唱會又為何能成為演出市場絕對的王者?許多人試圖了解五月天身上的種種謎團,五月天現象也早已突破了音樂的范疇,成為不斷引起討論的課題。

  故事一

  為什麼研究生論文要寫五月天

  2011年,高華即將進入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的階段,這也是決定所有畢業生能否順利畢業的重要一環。高華就讀於北京某名牌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她提交的畢業論文題目與其他同學迥然有別,對音樂有特殊熱情的她希望在畢業論文中探討流行音樂主題與聽者的感知研究,選取的案例則是當紅樂團五月天。

  “五月天?是一首歌嗎?”指導老師問道。對於他們一輩,五月天的名字太陌生了。但老師在查詢了五月天的相關資料后,對高華的探索精神給予了認可,並鼓勵她將這篇論文做下去。

  高華自己並不是五月天的鐵杆粉絲,但她說,最初選定這個題目的誘因正是因為五月天粉絲的影響。她的同學、朋友中有大量的“五迷”,他們經常討論五月天,每次在KTV中點播五月天的歌曲,相約去花上千元購買五月天的演唱會門票。“五月天的歌迷不是那種商業化的歌迷,他們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而且他們真正是受到了五月天的影響和共鳴。”高華說道。

  中學時候,高華第一次聽五月天的歌曲,“當時的感覺是很青春”。2010年,她跟同學一起去看五月天在工人體育場的演唱會,這也是她第一次看五月天的現場。她回憶當時的場景:“所有的人都站在凳子上,場面特別high。”盡管當時高華對五月天知之甚少,甚至分不清楚哪個是瑪莎哪個是怪獸,但她被現場的氣氛深深震撼了。她回到宿舍后,將五月天的幾首歌曲的歌詞打印出來。“以前沒有仔細看,一下子覺得特別感人。”

  歌詞是高華研究五月天的突破口,五月天的歌曲絕大部分是成員自己的原創作品,歌詞中直接表露了五月天的心聲。為了撰寫這篇論文,她把五月天的128首歌曲的歌詞全部打印出來,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研究分析,提煉關鍵詞。

  在高華論文裡,五月天的作品被總結為夢想、青春、情感及對人性與社會思考這四個主題。五月天的歌曲也傳遞了對人性和社會的思考。在歌中表露了對人與人之間關系冷漠、人的貪婪與物欲的反映,也涉及到娛樂過度、戰爭、貧富不均等社會話題。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五月天的音樂實實在在地作用於聽者,這種現象不僅僅是歌迷對於歌手的偶像崇拜和迷戀的結果,在鼓勵夢想和樹立良好的人生觀等方面,五月天的音樂對於這些聽者來說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是流行音樂帶給聽者的積極影響,它對於聽者在功能層面、審美層面、觀念層面、情感層面和行為層面都會產生積極的意義,這些意義產生於聽者特定的需求被滿足、產生於音樂與聽者之間的共鳴、產生於音樂帶給聽者的影響、產生於音樂在聽者特殊經歷上的伴隨,還產生於聽者將歌手擬態形象與音樂的聯系。”高華在論文的結語中這樣寫道。

  故事二

  為什麼八年前在北京被喝了倒彩

  與許多樂隊相似,五月天發軔於校園,阿信、怪獸、瑪莎、石頭作為台灣師范大學附中的同學共組樂隊,隨著鼓手冠佑的加入,五月天形成固定的陣容並持續至今。

  從出道開始,五月天就將自己定義為搖滾樂隊,並在許多頒獎典禮和演唱會上為搖滾吶喊助威。然而隨著樂壇環境的嬗變,“搖滾”的標簽呈現出被濫用的趨勢,樂壇也掀起一股批判“偽搖滾”的浪潮,五月天隨之陷入巨大的爭議中,爭議的焦點就是五月天是不是搖滾樂團,這種爭論伴隨著五月天每一場演出,從未停歇。

  2005年,北京著名的無名高地酒吧舉辦了一場搖滾演出。五月天主動要求參加,並自理路費與住宿費。北京被視為大陸搖滾樂的“聖地”,歌迷也自然更為挑剔。五月天的演出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饋,粉絲們手捧鮮花標語不斷尖叫,而搖滾樂迷卻大喝倒彩,高喊“滾出去”。

  五月天不被搖滾樂迷所接納,除了他們的曲風與傳統意義上搖滾樂的狂狷躁動有較大差異,更重要的是,五月天的歌詞中缺少被搖滾樂迷視為靈魂的反叛精神,而呈現出青春勵志的“正能量”。高華的論文中對此寫道:“五月天沒有帶給聽者以反抗的意義,這與當代青少年本身的特點有關。”通過對五月天歌迷的走訪,高華發現,大部分受訪者並沒有從五月天的音樂中感受到反抗的主題,更未賦予過五月天音樂以反抗的意義。“對於聽者而言,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立’(即建立積極的意義)而非‘破’(即反抗)。”

  如果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搖滾樂在大陸的火爆與一個追求逆反、自由與激情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那麼五月天受到如今青年一代的歡迎,則來自一個趨於溫和、更關注自身生活與夢想的大眾心態。這似乎也從另一面解釋了五月天在如今走紅並受年輕人追捧的原因。

  歌迷付饒表示,五月天在初期是具有批判和逆反的,但隨著他們的成長,這些元素越來越少,顯得比較圓潤。與此同時,他們在商業上更懂得包裝自己,並實現了許多成功的傳播成果。

  戰績一

  為什麼演出票比春運火車票還難買

  五月天驕人的音樂成就和商業成績集中體現在他們的演唱會上,自進軍大陸演出市場開展巡演以來,五月天挑戰的舞台越來越大,門票場場脫銷,現場氣氛持續高漲,成為當之無愧的“演唱會之王”。

  多次運營五月天演唱會的非凡京奇公司總經理張熠明這樣描述五月天演唱會的現場:無論是創意、制作還是觀眾的現場氛圍,都是國內演唱會罕見的。

  張熠明見証了五月天從北展劇場五千人到鳥巢十萬人的“核聚變”。2007年,張熠明與公司團隊開始接手五月天北展劇場“離開地球表面”演唱會,彼時五月天在大陸演出尚處於起步階段,許多人對五月天能否撐得下兩場持憂慮態度,甚至有人提出萬一票賣得不理想,可以把孩子的同學用大巴車拉來填場子。沒成想兩場演出爆滿,現場觀眾陷入持續的亢奮中,演出結束后觀眾遲遲不離開,一起合唱《天使》。

  兩年之后再度歸來的五月天選擇挑戰萬人級的首都體育館,這場名為“DNA”的演唱會採取了許多創意設計,如形如超大細胞核的舞台和絢麗的過場動畫,甚至將兩輛汽車搬上舞台上演飛車秀,首體於當晚被五月天標志性的藍色熒光棒改造成一片藍色海洋。

  不足一年,五月天帶來了“DNA無限放大版”演唱會,觀眾規模一下擴大四倍,走上北京演唱會的頂級舞台工人體育場。為了搶奪稀有的前十排門票,幾個歌迷會之間激烈搶奪,各大票務公司也明爭暗斗,主辦方為顯公平,於開票前在北展劇場舉行現場預賣活動,許多粉絲提前兩天就帶著椅子、水杯和被子,頂著三月初北京的倒春寒在票房門口排隊。工人體育場再度被五月天的歌迷“攻陷”,當阿信演唱《溫柔》的時候,現場四萬名觀眾將手機一起亮起,將整個體育場點綴成一片銀河。據說由於五月天提前預訂了工人體育場,被迫將當天北京國安隊的足球比賽擠到客場進行。一家雜志索性以《五月天贏了國安隊》為題。

  在五月天工體演出現場,阿信面對沸騰的歌迷現場承諾,五月天下一個目標是鳥巢。當時身在現場的張熠明被此言嚇了一跳,鳥巢?可以嗎?

  鳥巢作為北京奧運會的主會場,代表國家形象和尖端水准,對演出要求極為苛刻。在此之前,鳥巢隻辦過“滾石30”這樣的群星演唱會,從未有單獨的歌手或樂隊敢於挑戰這個超級場地。當張熠明與鳥巢方面溝通五月天的演唱會時,鳥巢主管領導遲遲未予答復,他們中大多數從未聽過五月天的歌曲。為此張熠明帶領兩位鳥巢領導趕赴台北,在五月天的“大本營”小巨蛋現場觀摩,領導被五月天演唱會現場魅力所折服,鳥巢演出的合同很快簽訂下來。開票當日,近十萬張門票當天售罄,售票機連夜打票直至發熱罷工。隨著不斷收到票務公司發來的缺票登記,非凡京奇公司緊急准備材料,向上級提出加演申請。經過詳盡的調研和分析,五月天在鳥巢連演兩場得到批准,五月天又一次創造了鳥巢演出的紀錄。今年的五月天鳥巢演唱會,門票仍然瞬間售罄,歌迷驚呼:“搶五月天的門票比春運買火車票還難!”

  根據五月天公司相信音樂發給記者的統計顯示,五月天“諾亞方舟”系列巡演已走過40多個城市,來回總距離約11.7萬公裡,演出場次高達71場,觀眾總人數約225.2萬。如此驕人的演出成績,華語樂壇的任何歌手和樂隊都無法與之比肩。

  戰績二

  為什麼下一步要開拓歐洲演出市場

  “五月天對於歌迷來說,不只是喜歡,他們還影響了許多歌迷的生活。許多人因為聽他們的歌,改變了對生活的看法。”相信音樂運營長、金牌經紀人謝芝芬這樣表述五月天的影響力。

  一路看著五月天從默默無聞到大紅大紫,謝芝芬認為,五月天的走紅絕不是偶然。“從第一張專輯到現在,他們詞曲中傳遞的內容,無論是年輕人還是現在社會的頂梁柱人群,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和態度。”謝芝芬認為,五月天的歌曲不會說教,不會告訴歌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表達“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同時,五月天的歌迷也與一般的粉絲不一樣,“他們有個性,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是盲目的追求者。他們不會覺得你好就一直是好,你有問題會提醒,不會一味地叫好。”

  對於五月天的創作,謝芝芬表示,公司方面不會給予他們任何的限制,他們從詞曲到包裝的所有創意都是五個成員自己的獨立構思,公司只是執行他們好的想法。除了五名極具才華的樂隊成員以外,五月天還有一支十分優秀的工作團隊,為他們事業的不斷開拓保駕護航。

  “李宗盛曾講過,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樂團不難,但五月天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樂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散,要持久,要讓時間証明一切。”謝芝芬表示,五月天的五名成員彼此信任,彼此搭配,他們的友誼與團結已經成為五月天對歌迷吸引力的一部分。高華也表示,五月天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作為團體的優勢,團體精神中所體現的合作、朋友等主題,更易得到以群居生活為主的學生群體的喜愛。

  如今,作為“亞洲第一天團”的五月天,已經不滿足於亞洲的市場,他們將目光放到了歐洲。謝芝芬告訴記者,五月天去年在倫敦舉行了一場演出,演出結束后馬上接到了一家全球頂尖的娛樂公司洽談合作事宜。今年9月開始,五月天將赴英國、法國、荷蘭和德國演出四場。“我們需要更大的翅膀。”謝芝芬也承認,華語流行音樂跨越語言傳播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但她有信心地稱:“現在‘韓流’在全球這麼厲害,可韓國不過隻有五千萬人口,他們可以把他們的東西推向全世界,為什麼我們不行呢?我們讓五月天走出去,也許他們的音樂就會吸引外國人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J227 (文中高華為化名)

  “五迷”談五月天

  未完待續(文員22歲):五月天最吸引我的就是他們的那種追逐夢想的執著,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種青春活力,還有永遠對挫折不言敗的精神。

  小烏龜(記者23歲):五月天就像是五月的向陽花,有種指引你一往直前去拼搏的導航力。

  絮愛(職員):我感覺他們這樣越發讓我們不覺得他們是天團,是明星,反而更像我們身邊的朋友。

  空洛(學17歲):五月天的歌曲一直都是治愈系的最佳良藥,教會我做自己逃出瘋狂世界,教我勇敢的挑戰從未挑戰的事。《倔強》和《憨人》等歌曲曾經支撐我走過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娜娜(人力資源22歲)只是一次偶然聽到了他們的《盛夏光年》,然后一直單曲循環了很多年。五月天的歌曲寫實,寫情。它可以把人帶入到歌曲的畫中。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