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聞遇上社交網絡--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3年第8期

當新聞遇上社交網絡

夏文韜

2013年08月20日16:52    來源:網絡傳播    手機看新聞

五月初,美聯社更新了《美聯社員工社交網絡使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自從該《手冊》誕生以來,每年都會有多次修改。

美聯社不是唯一一家制定員工社交網絡使用規范的媒體。但像它這樣孜孜不倦地修改使用規范的卻也不多。盡管這個規定還不完善,每次修改后都會收到不少爭議,但無疑美聯社在向正確的方向努力。

不久前的波士頓馬拉鬆爆炸事件中,多家媒體為了搶新聞,發布了未經查証的信息,造成了不少負面影響。類似的,在中國,近期出現了不少媒體以訛傳訛的事件。媒體在不斷造謠和辟謠中前行。就像“狼來了”的故事裡,說謊的次數多了,即使並非本意,看眾也可能會不耐煩地拂袖而去。

習慣了傳統新聞制作流程的媒體精英,面對社交網絡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有人熱烈地擁抱它,結果引火燒身,成了前浪,死在了沙灘上﹔有人退縮了,堵上自己的耳朵,結果勢必將被時代淘汰。

社交網絡既不是心肝寶貝,也談不上洪水猛獸。作為媒體人,用適當的方法駕馭社交網絡工具無疑非常必要。

社交網絡改變了什麼

當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幾年前剛剛進入我們生活時,出於新奇,我們為這種新興、便捷的媒體工具歡呼。但不久后,在經歷了社交網絡上謠言遍布、網上對罵、惡意炒作等諸如此類的事件后,我們開始反思、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媒體。對於新聞媒體來說,社交網絡帶來的是新的可能性。這些新機遇超越了過去新聞制作的框架,對新聞制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同時讓新聞過程變得更加快速、便捷、簡單。選題、採訪、寫稿——這是新聞內容最基本的制作流程。社交網絡的出現讓這三個步驟都出現了不同以往的可能性。

選題——社交網絡工具為記者們提供了各種選題的機會,呆在社交網站上就有可能發現新聞線索。當社交網絡成為一種生活形式,就像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新聞點,在社交網絡上同樣可以。而不同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信息無法突破小范圍的傳播,而在社交網絡上,信息得以傳播得更快更廣。

採訪——社交網絡自然是一個聯系到新聞當事人的好渠道。當新聞事件發生時,通過在社交網絡上進行一些搜索,通常就可以發現新聞的源頭,如果能成功聯系上這些發布新聞的人,記者往往可以獲得絕佳的新聞素材。

寫稿——社交網絡上的資料經常可以成為寫稿時候良好的素材。一些適當的社交網絡信息可以成為引用的內容。而一些社交網絡上的現象、數字,同樣都可以成為文稿的一部分。

然而,伴隨這些可能性而來的是多種潛在的問題。社交網絡帶來了快捷,但可能存在大量謠言和誤導信息。比如在波士頓爆炸案發生后,各類信息迅速在社交網絡上傳播,其中包括了來自現場的信息,還有警方發布的逃生方法、救援指導等。但同時也出現了傳言警方要關閉手機通信以防止手機遙控炸彈等信息,這后來被証實為謠言。

類似的,在社交網絡上約請採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對別人的傷害,乃至成為別人鄙視和取笑的由頭。一位美國廣播公司的記者在美國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時,在一位Twitter 用戶的信息下留言要求採訪他的一位好朋友,這位Twitter 用戶朋友的孩子正在槍擊案小學附近,這位記者因此受到網友的廣泛指責。記者希望挖新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顧受訪者感受,在社交網絡上冒然要求採訪的行為的確不妥。

類似的,社交網絡上的言論真偽無從查証,很多人對自己的言論內容也並不那麼負責。於是,為了引起社會關注而制造謠言並獲得廣泛傳播的情況在社交網絡上屢見不鮮。市場研究公司OpusResearch 高級分析師格雷格• 斯特靈指出:“社交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加快信息的獲取速度,但也可能煽動公眾情緒。”

觀察者還是參與者

面對社交網絡上的種種問題,媒體開始思考自己在社交網絡上應該扮演的角色。在2012 年美國在線新聞協會年會上,美聯社社交網絡編輯埃裡克• 卡文拋出一個讓全場立刻安靜的問題:“我們需要出現在社交網絡上嗎?”

按照前《赫芬頓郵報》社交網絡編輯羅伯·費時曼的觀點,媒體人根本不需要參與到社交網絡中去。對於社交網絡上的信息,社交網絡編輯隻需要一個社交網絡監測工具就足夠了。但《赫芬頓郵報》現任社交網絡主管迪恩·普拉瑞斯卻不那麼認為,他指出,媒體人應該主動參與到社交網絡之中。因為對於如今的媒體人,社交網絡已經融入他們的血液中。

美聯社的《手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我們鼓勵所有美聯社員工都在社交網絡上注冊賬號。社交網絡已經成為美聯社員工獲取新聞素材和向公眾分享新聞內容的重要工具。”

然而,美聯社鼓勵員工加入社交網絡的想法並非看上去的那麼直接和徹底。《手冊》中對員工使用社交網絡以及利用社交網絡進行新聞活動做了嚴格的規定。換句話說,美聯社(同樣適用於很多其他媒體)認為,即使在貌似個人言論空間的社交網絡上,媒體人也必須保持自身的媒體職業屬性,從而防止影響新聞本身的客觀性。

美聯社的《手冊》中對員工在社交網絡上的多種行為進行了規定。比如“員工不允許在社交網絡上發表政治觀點”、“美聯社員工必須在社交網絡的個人介紹中表明美聯社員工的身份”、“員工隻能發布已發布新聞文章的鏈接,而不能直接在社交網絡上上傳新聞內容”,以及“員工不允許傳播未經証實的信息”等等。一切為了新聞。無論是美聯社鼓勵員工參與社交網絡,還是制定一系列規定限制員工在社交網絡上的行為,這些舉措都是為了美聯社員工更好地制作、傳播新聞內容。

什麼樣的規范是好規范

美聯社的《手冊》自從誕生起就注定不會完善。

因為社交網絡上變化無常,每個案例的情形各有不同,處理的方法自然也存在差異。“一刀切”式的規定必然不適用於所有情況。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手冊》需要如此頻繁地更新的原因。制定出的規則總是跟不上新問題出現的速度。

然而,筆者認為《手冊》裡的亮點在於美聯社對員工社交網絡行為的一些指導性原則,這裡總結出四條有代表性的與讀者分享:

第一,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

在社交網絡上聯系採訪對象時,你有沒有考慮過對方所處的環境是否適合接受採訪?採訪是否會讓對方陷入困境,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將一條採訪信息上傳到社交網絡上時,你是否考慮過一條短短的信息就可能讓身處危險地帶的媒體同事受到生命威脅?

你發布的信息是否會因為歧義造成讀者的誤讀?

這些只是在社交網絡上的媒體人需要考慮的一部分。社交網絡不僅是一個“我”的世界,更是“他”的世界。社交網絡上的每一個行為,就像在現實生活中說話、表現一樣,都會影響到周圍人,因此為別人著想才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做一個觀察者。

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很多人會通過手中的設備實時記錄下事件的過程。然而,在事件還在發生時就草率地聯系當事人往往會給對方帶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不如做一個可靠的觀察者,跟隨當事人的視角觀察事態的進展。

第三,不是索求,而是給予。

很多情況下,記者需要向正處在困境中的人們尋求新聞內容。這往往非常困難,更不用說是在公開的論壇或者社交網絡上。此時,記者不應當站在索取的角度去要求對方提供什麼,而應該站在媒體人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幫助對方。一句關心的話語也許不能讓你得到一張照片或一段視頻,但它對當事人心靈上的幫助可能是巨大的。這種情感上的支持反而可能讓當事人在之后更願意與媒體進行溝通。

第四,將新聞本能帶入數字環境。

美聯社在這段內容中,承認了《手冊》本身的不足,也提出了對待社交網絡更高層次的態度:“如果這裡的某一些建議聽起來不夠具體,那是因為正確決定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而在作決定時,需要充分發揮你的新聞本能。你們中的許多人,在當面採訪或者電話採訪時,都能非常好地應用這樣的新聞本能——你懂得如何與身陷困境的人交流,讓他們得以安心地與你溝通,願意分享他們的故事。你也清楚什麼才是合適的時間。”這樣的新聞本能,自然可以應用到數字環境中去。

美聯社的《手冊》中提到了應對很多情況的准則,但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結底就是——把媒體人的新聞本能帶入社交網絡工作環境中。這不僅關系到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記者,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正直、理性、有同情心的人。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燕帥)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