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個物種叫閨蜜
她時而仗義體貼,時而橫刀奪愛
熱播劇《失戀33天》告訴我們,要讀懂《防閨蜜指南》
由張默、姚笛主演的電視劇版《失戀33天》正在天津、陝西衛視熱播,由於去年文章和白百何主演的電影版《失戀33天》大賣特賣,本劇也廣受關注。劇中姚笛飾演的女主角黃小仙有一位相戀7年的男友,被自己最好的閨蜜馮佳期橫刀奪愛,遭遇男友陸然和閨蜜雙重背叛的她總結出一句經典台詞:“防火防盜防閨蜜”。
此前曾有網站調查顯示,受訪的男人中63%曾對自己女友的閨蜜動過心,其中39%的男人能在女友閨蜜中找到心儀的女子,12%的男人會向對方表白,而且10%的人能表白成功,僅有2%的人被拒絕。雖然參與調查的人數有限不能代表所有中國男人,但現實生活中閨蜜確實是種奇怪的物種,甜蜜時恨不能穿一條褲子,變臉時又傷害你最深。閨蜜為何會變成自己的情敵,如何防止被閨蜜“挖牆腳”?今日,重慶晚報記者採訪該劇編劇張蕾,結合電視劇《失戀33天》,為觀眾制作出一本《防閨蜜指南》。
一定要低調,莫張揚自己的幸福
在那些還單身的閨蜜面前,要時時處處低調,別炫耀自己的戀情,別張揚自己的幸福。一開始容易引起閨蜜的羨慕,但隨后就有可能演變成嫉妒。
劇情回放:姚笛飾演的黃小仙與馮佳期是大學同學,也是無話不說的閨蜜。和男友陸然熱戀的黃小仙經常在單身的馮佳期面前死命秀幸福,惹得單親家庭出身的馮佳期各種羨慕嫉妒恨,搶走了黃小仙男友還故作委屈狀:“我也需要人愛,我也需要人疼。”
編劇支招:該劇編劇張蕾接受重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管你和閨蜜關系多好,都要切忌過分秀幸福,她說:“可能你是真心想和別人分享快樂,但很容易讓人覺得你是在顯擺,所以千萬不要這樣做。”
約會時,不要帶上閨蜜作陪
約會是去享受你跟男友的兩人世界裡的一切,無論喜怒哀樂,都隻屬於兩個人,帶上閨蜜作陪,本身就會令男友和閨蜜尷尬。但這尷尬若是長時間被你忽略,男友就習慣了有你閨蜜作陪的約會,也就為他被誘惑做了鋪墊。
劇情回放:黃小仙在劇中經常稱呼自己的閨蜜馮佳期為“老婆”,男友陸然為“老公”,不管是與男友吃飯、看電影、逛街,黃小仙總會叫上閨蜜一起去,久而久之男友陸然也習慣了馮佳期的存在,當黃小仙暴露出自己的諸多缺點時,陸然自然而然會將她與馮佳期比較,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變異。
編劇支招:張蕾說,“能和你成為閨蜜的人,你們在性格、愛好、氣質上肯定有相似的地方,男友會喜歡上你,難保不會喜歡上你的閨蜜。”
無論何時,少講男友的優點
遇上一個好男人是女人最普遍的理想。如果你的閨蜜愛上你的男友卻不忍心傷害你,她會疏遠你,乃至最后退出你的生活圈子。如果遇上馮佳期那種閨蜜,就隻能又失去愛情又失去友情了。
劇情回放:男友陸然對黃小仙百依百順,溫柔有加,從來不發脾氣。黃小仙時常在閨蜜面前稱贊男友多溫柔多體貼,馮佳期聽到后也表示自己這輩子要是積德行善能找到有陸然身上一根汗毛這麼好的就知足了。最后閨蜜橫刀奪愛還稱是黃小仙不該每天都在自己面前夸獎男友多好多溫柔,這讓自己也喜歡上了陸然。
編劇支招:張蕾表示,女生之間都存在潛在的競爭心理,要是每天在閨蜜面前反復說自己男友的優點,肯定會激發出閨蜜的好勝心理。
和男友發生矛盾,
不要請閨蜜調解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戀人在交往過程發生了矛盾,一定要相互溝通,自己解決問題。堵著一口氣搞冷戰,又放不下身段去挽回,於是請閨蜜出面充傳話筒,閨蜜和男友一來二去容易出現理解誰、支持誰的問題。當年劉嘉玲就是充當曾華倩和梁朝偉的調解人,最終使梁朝偉放棄了曾華倩,也導致了曾劉兩個好朋友的反目。
劇情回放:黃小仙毒舌、刻薄又任性,常常不帶一句臟話的損陸然,導致兩人摩擦不斷。這時,馮佳期在中間極力為兩人調和,時不時表現得溫柔成熟,大方懂事,讓陸然漸漸被閨蜜吸引,最后劈腿。
編劇支招:張蕾稱兩個人的感情問題最好不要讓閨蜜插手解決,她說:“如果你自己都沒法解決,怎麼能指望別人?所以千萬不要讓朋友幫忙解決問題。”
閨蜜有事時,不要讓男友單獨去幫忙
一旦閨蜜有求於你,而這種事非你所能辦到,卻是男友可以勝任的,比如修理漏水的自來水管和電器之類的。你如果不好意思令閨蜜認為自己重色輕友,那麼,你就跟著男友去幫她,盡量不給她與男友單獨相處的機會。
劇情回放:黃小仙把自己閨蜜當做最好的朋友,凡事自己不能幫忙的,總要男友出馬搞定,還督促著男友辦完。
編劇支招:請參照上面第二條忠告。
附送《失戀治愈手冊》
人在世上走,難免會失戀,電視劇《失戀33天》就講述了女主角黃小仙如何被男友劈腿,如何經歷失戀的日子,最后又重新遇到了更好的對象,就像一本《失戀治愈手冊》一樣,讓大家再一次相信愛情的美好。我們來總結一下劇中治愈情傷困擾的辦法。
1.失戀前期可以哭,可以鬧,可以盡情發泄,唱歌吃飯購物喝酒,但一定要給自己限定一個結束的時間。
2.學會接受分手的事實,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3.開始嶄新的生活,努力工作,時間能治愈一切。
4.嘗試接觸新的對象,不排斥開展新戀情。(記者 陳柯羽 實習生 廖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