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6期

數據時代催生人文體制變革——訪尹明華

張碩

2013年09月26日16:42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 我們已經進入數據時代,從過去的資本為王逐漸過渡到數據為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

● 報紙就是應該面對人民群眾,面對問題,面對市場,然后運用自己的優勢和力量,去傳播黨的聲音,去回答社會的諸多疑問﹔用自己犀利的觀點,有深度的思想,不一般的角度,幫人們解開心中一個又一個疑問。

● 當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主要是形態與形態的融合,這種融合還是淺層次的﹔深層次的融合,應該是功能與功能的融合。

● 特別是中國,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的閱讀習慣使得報紙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關鍵要看我們報人怎麼去做。

● 我最憂慮的是,一些在黨報工作的人安靜得出奇,安逸於現有的體制。

——尹明華

尹明華,現任解放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曾任上海市委宣傳部秘書長兼新聞出版處處長,曾做過14年的廣播工作。從電台到政府宣傳部門到報業集團,作為媒體人,他有著多年踏實工作和理性思索的經歷。

在讀過他的文集《傳媒再造》之后,記者確定,對於報人、尤其是年輕報人,尹明華懷有深深的責任感,他洞察當前國內報業發展的形勢和問題,辯証分析並踐行報業轉型的路徑,在實踐中冷靜思考,並鼓勵年輕人“動靜結合”,在學習中走得更深、更遠。

中國報業協會第四屆四次理事大會期間,記者終於等來了與尹明華一個多小時的對話。這次訪談也算是一位“50后”老報人與一位“80后”新報人的對話。老報人歷經報業改革進程,觀念並不老,而是時時更新﹔新報人在報業轉型期學習、投入新的事業,路漫漫其修遠兮。

從“資本為王”向

“數據為王”過渡

記者:從目前統計的數據看,一些報紙的經營現狀令人擔憂,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報紙的盈利情況如何?

尹明華: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旗下10張報紙,這些報紙在2000年到2005年基本上是全部盈利的。2005年到2008年,是部分盈利。2008年、2009年,通過新華傳媒上市以后,我們的資產規模有了顯著的擴張,淨資產和總資產規模得到了大幅增長,但是報業廣告收入從2008年以后開始逐步下滑。過去報業廣告收入對集團利潤的貢獻率佔70%-80%左右,今天已經下降到30%左右。這就是我們現在要面對的嚴峻現實。

在2006-2007年,也就是集團發展較好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了報業轉型。通過轉型,我們在實業、新媒體、資本運作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這也部分地彌補了廣告下滑的影響。

記者:您曾提到,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但經營新媒體缺乏清晰的商業模式,進一步開展新媒體轉型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與壓力。對此,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的主要策略是什麼?

尹明華: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一直在嘗試和新媒體進行融合。我們曾經推出了“4i戰略”,即手機報(i-news)、網絡數碼雜志(i-mook)、電子報(i-paper)、公共新聞視屏(i-street)。

最近幾年,我們正在嘗試推出社區網。我們的社區報想建一個社區網,希望把上海的社區以網站作為紐帶鏈接起來,加強社區之間的交流,使每個社區都能展示自己的特色。

同時,我們也在做電子閱報欄。到目前為止,上海已經安裝了600多塊電子閱報欄。電子閱報欄是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服務平台、新聞信息平台,也是一個自媒體平台。我們希望能夠達到3000台的規模,並寄希望於能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此外,我們還要建立一個數據分析系統。我們認為,新媒體的本質,是數據。每天有大量數據產生,這些數據不斷積累,然后反饋到報業第一線,我們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形成決策參考,來改進我們的服務。我們將其作為專門項目,正在申請專項資金。

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厘清一個概念,即這種融合目前僅僅是形態與形態的融合。報紙生產的內容,在新媒體中得以展示,其傳播力得以延伸。我們認為,這種融合還是淺層次的。深層次的融合,應該是功能與功能的融合。傳統媒體應利用新媒體特有的功能,拓展自身影響力。例如剛剛提到的數據反饋、數據分析,是傳統媒體難以做到的,而借助新媒體可以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提高宣傳質量。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數據時代,從過去的資本為王逐漸過渡到數據為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

記者:對於“數據時代”的來臨,報業應如何更好地適應?

尹明華:數據時代,我們的很多觀念都要發生變化。目前,部分媒體人的觀念還比較老化,還停留在過去的思維裡。

傳統媒體發展到今天,特別是報紙,市場反響和廣告吸附力已經大不如從前,我認為其原因不在於報紙的形態,而主要在於報人的觀念。報紙原來的地位,實際上主要憑借其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一種品牌,是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比如思想的影響力、深度的影響力、權威的影響力等等,這是報紙的品牌力量。如果報紙不夠權威,不追求深度,顯然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怎樣才能使報紙體現深度和權威呢?在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你要接受並適應自己被這個時代所改變。現在有了更多的移動終端,很多人把對第一信息的需求寄托在移動終端上,而不是寄托在報紙上。對信息的深度閱讀和延伸閱讀,人們則喜歡看報紙。報紙要清晰地認識到這種閱讀需求的變化。現在很多報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過去是怎麼做的,現在還怎麼做,不知道這個時代正發生變化。

另外,雖然很多人依然在看報紙,但這並不表明報紙不會衰退。同時,有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看報紙越來越少,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報紙一定會衰亡。特別是中國,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的閱讀習慣使得報紙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關鍵要看我們報人怎麼去做,怎樣適應時代的變化。

著眼體制創新

才能釋放新聞生產力

記者:報業體制的改革,目前面臨一些瓶頸,尤其是黨報,您認為在改革進程中,黨報應重點把握哪些問題?

尹明華:從目前來講,黨報社基本都是國有事業單位,要想改變體制還得動用市場杠杆。報紙要適應市場的變化,要面對市場的需求。這也是和“三貼近”、“走轉改”、“短實新”等要求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目前,報紙還缺少合理的自我評價。你為了什麼而存在?以什麼樣的方式而存在?你的存在怎麼能做到越來越好?這些問題都需要被賦予市場化意義。這樣報紙才能夠自救,而不是簡單獲取行政上的認可。

我想,是不是應該有一種體制杠杆,當然這在目前很難突破。到目前為止,我們是完全國有化的,這樣就缺少了一種動力。我們一方面要改革創新,另一方面卻缺少一種根本的動力,這種狀況下,報紙怎麼能夠辦好呢?

我最憂慮的是,一些在黨報工作的人安靜得出奇,安逸於現有的體制。因為他看得很清楚:黨是黨報的母親,她絕不會拋下自己的孩子。即便所有報紙都滅亡了,黨報肯定是最后一個倒下的。所以現在很多人完全依托於黨和政府的保護,在這樣“奢侈”的狀態下,報紙是很難辦好的。

報紙就是應該面對人民群眾,面對問題,面對市場,然后運用自己的優勢和力量,去傳播黨的聲音,去回答社會的諸多疑問﹔用自己犀利的觀點,有深度的思想,不一般的角度,幫人們解開心中一個又一個的疑問。不這樣做的話,還有什麼前途呢?

就黨報的發展而言,我們當前必須要有一批堅強的媒體,能夠為我們黨的信念和主張搖旗吶喊。我所講的“堅強”兩個字,是指媒體能夠獲得人們堅定不移的信賴,它具有信任度、影響力。

現在,報紙提供的到底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這要看報紙從哪個角度去報道。比如某個地方發生水災,官員到當地去和老百姓站在一起,噓寒問暖,這些我認為都是應該的,是官員的本職工作﹔報紙在報道過程中就不應該把過多的筆墨用於贊揚官員,而需要更多關注老百姓面對自然災害時的苦難,他們需要的幫助,他們還有多少要求等等。

記者:對於報業體制上的突破,您認為從“設想”到“落地”的過程艱難嗎?

尹明華:我不認為一些設想會很快落地,但我們可以在這裡交流、探討。傳媒業的發展要有利於滿足人民需求、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有利於推動社會發展﹔傳媒體制的變革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成熟。要在體制上有所突破的話,還有一個突破之后對多元體制進行掌控和把握的問題,這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從目前來講,在我們這個行業,缺少這方面的專門研究。很多人覺得當前報紙各方面的發展都“蠻好”,沒有認識到報紙本身需要改革、需要變化。這個變化應該是向前,而不是退后。

把“寫”、“說”、“做”

統一起來

記者:關於“改文風”,不應是一句空話。仍以黨報為例,年輕讀者有可能不會接受黨報的話語體系。解放日報在改文風方面有切實的動作嗎?

尹明華:改文風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是很大的。我們現在的文風是很成問題的。

記者:您指的是黨報嗎?

尹明華:不僅是黨報,也包括都市類報紙。我對我們的報紙目前的文風不太滿意。我覺得一些表達往往會脫離實際,脫離老百姓理解的范圍,還會讓讀者在不自覺中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被教育者。這是一個致命的局限,使得報紙與讀者的地位變得不平等。

自古以來,書面語和民間語言就有著天然的區別。古代士大夫講的話與老百姓講的俗語、俚語有著巨大差異。正因為如此,“五四革命”才提倡書面中使用白話文,胡適、魯迅等都倡導語言革命,讓大家把“寫”和“說”的語言統一起來。

語言革命在西方開始得也很早,但丁當時主張意大利語的官方語言與民間語言統一起來,所以在西方文化中,官方語言與民間語言的差異並不大。而中國狀況卻不同,書面上的一些話,並不追求讓老百姓弄懂、好記,而是追求一種簡單的對仗、排比,看起來非常好看,但是人們似乎永遠記不住。我們的報紙,多年來就受到這樣的影響,有些文章看起來很好,但是與老百姓的理解存在差異。

所以,我理解中央提出媒體要“改文風”,是要切實深入到基層,用老百姓能夠讀懂、聽懂、看懂的話,努力把“寫”、“說”、“做”統一起來,用生動的表達,傳播優秀的新聞作品。

力戒浮躁

爭做某一領域專家

記者:現在流行“全媒體記者”的說法。時代似乎要求記者成長為“全能”型,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另外,除了從事報業經營管理,您也在高校教學,參與媒介人才的培訓、培養。對年輕記者的成長,可以提一些建議嗎?

尹明華:首先,“全媒體”的概念,我認為還比較模糊。我個人不大贊成“全媒體記者”的說法。術業有專攻,不能夠要求一個記者樣樣都會。派一位記者去前方採訪、拍照,當天讓他寫出報道,並連夜寫好評論,甚至做好視頻,等等,可以想象,這樣培養出來的記者不大可能成為專家型的。

電子閱報欄、電子報紙、各種閱讀終端都是不同的媒介形態,所謂的全媒體,是實現內容通過各種傳播形態的延伸,但不是要求一個人會所有的技術。媒體要做的,最根本的是內容,而內容有多種細分。如果讓馬雲去辦社交網站,他肯定辦不過馬化騰,馬雲擅長的是電商。一位記者要同時成為小說家,這種可能性同樣也很小。

我認為,對一位新聞從業者來說,所有的成功都來源於“動”和“靜”的結合。記者既要能出去活動、交流,又要能夠沉下心來,靜靜地享受一個下午的閱讀。我們看到一些年輕人的現實狀態,也有擔憂,他們應該想好,今后自己要成為什麼,要做什麼。現實容易使他們浮躁,他們想成為“全部”。而我認為,他們應該成為“一部分”就可以了,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

記者:事業是靠人來推動的。在報業人才隊伍結構上,採編人員的數量相對較多,管理人才相對不足。您更傾向報業從外界引進職業經理人,還是內部培養,從採編隊伍中選拔熟悉報業相關情況的人參與管理?

尹明華:這一點在目前也是一個悖論。首先,從外面引進職業經理人,代價是很高的。他們在觀念上講究創新,很可能令其他人“跟不上”,因為傳統的報業經營經過多年沉澱,在一些觀念上已經根深蒂固了﹔同時,職業經理人的薪酬遠遠高於其他人,也可能會因此對內部人因為心態不平衡而缺乏“號召力”。

而從內部培養,挑戰也很大。近年來,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為了發展,也從編採隊伍裡選拔了七八位參與經營,但總體來說這樣的人才很少。記者要改行做管理,首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是放棄職稱評定。而職稱是和薪酬直接挂鉤的,並且由此產生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所以執行起來相當困難。

由此可見,報業的改革創新,所面臨的制度困擾是盤根錯節的。所以,領導干部一定要到基層去,我自己也曾在宣傳部門工作,也希望現在的相關領導在制定政策時,多聽取匯報,去了解為什麼一條看似理想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種種障礙。很多困難並不是人為造成的,很可能就來源於制度本身﹔而制度的改革又會觸及多方面的問題,所以,改革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延伸閱讀

“時代推進我們的思索。現代社會中充滿著悖論。對一流頭腦的檢驗,是看它在同時裝載兩種以上對立思想時,保持平衡的表現和正常運轉的能力。對於廣泛的社會認知,新聞的權重在於,可以被容易看到的東西價值一定是有限的﹔越是具有影響力的新聞,越具有不確定性,一旦對接不同尋常的如炬目光,將會得到不同凡響的市場‘賠率’。”

“精力所限,條件所止,每個人畢其一生,不可能做全部,何況是千日之內。千日之旅,隻能做關鍵,做特點,做特色。一項新的使命,使我取彼舍此,想進一步深度探測的願望,隻能就此打住。但我此心不滅,仍存奢望,隻要有可能,還是要把這份不成熟的思考,繼續下去。”

——《新聞,是一種眼光》(尹明華所著《千日之旅——總編輯思考》自序)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燕帥)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