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騙了我們70年”,“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你也許看過以此為標題的網帖。
“民國時期京滬鐵路全程僅需8小時”,“淞滬會戰國軍炸沉日艦‘出雲號’”,“張學良晚年后悔發動‘西安事變’”……你也許看過類似的微博。
它們大多以“重述歷史”的方式,對20世紀前半葉的知名事件進行“再演繹”,得出的往往是與公眾既往認知截然相反的結論。對它們,你該相信幾分?
“在我日常接觸的歷史類網帖或微博中,民國時期佔了一大部分。其中20%∼30%是不准確的,也包括一定比例的謠言,有的還曾被一些‘加V賬號’不經求証地轉發。”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民國史專家張鳴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
一些關於民國的“謠言”是怎麼流傳的?
當常識“遭遇”情緒,誰勝出
李坤睿是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經常關注歷史類網絡信息。在他看來,“最容易傳播的歷史類段子,往往最能夠迎合網民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或情緒。”
一則曾紅遍網絡的民國傳言,令他記憶猶新。
“修高鐵有何用!難怪鐵道部長被雙規,民國時期京滬鐵路全程僅需8小時!不服氣請去查當年歷史檔案和列車時刻表。”溫甬動車事故期間,一條這樣的微博迅速吸引了網民眼球。
單從字面上看,京滬鐵路指的是北京與上海,鐵路距離約1300公裡。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即使在今天,乘坐京滬高鐵須歷時5個小時,動車則需要約12個小時。微博中展現的強烈今昔對比,令不少網民驚愕,繼而點燃了對鐵道部門“不作為”、“腐敗”等問題的口誅筆伐。
直到有人指出,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京”,是指南京,起點與終點間的距離僅約300公裡。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國民政府時期舊報刊等史料發現,其時“京滬鐵路”的確指南京-上海北站之間的鐵路,全長311.04公裡,途經45站。《京滬鐵路行車時刻表》顯示,1930年前后,從上海北站到南京站,快車可以達到7∼8個小時,慢車是11個小時。
在這種歷史類謠言中,“常識敗給情緒”的例子並不鮮見。
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溯發現,“京滬高鐵”信息2011年2月就曾出現在某知名論壇上,當時已有質疑之聲。有網民留言分析,北京至上海若8小時達到,平均時速要超過160公裡,而上世紀30年代,最先進的蒸汽機車也才剛超過時速120公裡,“因此在1928年,北京至上海列車8小時可達,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今年2月,同樣的信息又被一些知名賬號轉帖。
“其實,這類多憑常識就能看出謬誤的網絡信息,又叫‘釣魚帖’。它們的編發者主觀上大多不是為了造謠,因此會有意留幾處破綻,讓大家來發現和反駁,以此‘提高大眾對謠言的免疫力’。有時,釣魚者也以被‘大V’轉發為榮,希望以此破除網民對意見領袖的盲目迷信。”人人網辟謠領軍人物趙皓陽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但在微博時代,“釣魚帖”往往與謠言僅“一線之隔”,“釣魚者很難控制其傳播范圍,更難以控制其公眾影響。”
記者梳理看到,與“京滬高鐵”信息類似,另一則著名的“釣魚帖”,也曾在網絡上掀起不小的波瀾。
“剛在飛機上看雜志,一篇文章說,朝鮮戰爭時,美國曾打算用原子彈轟炸北京。蔣介石馬上派張自忠飛赴紐約,與美國交涉,要其放棄轟炸北京,無果。蔣於是緊急調動第五艦隊駛向夏威夷威懾美國太平洋艦隊,並派戰斗機攔截美軍轟炸機,最終逼迫美國放棄轟炸北京。”
一時間,數百網民多留言高度贊揚蔣介石的“民族立場”。
但不久后,就有網民根據史料反駁,朝鮮戰爭始於1950年,而張自忠早在1940年,就於棗宜抗戰中殉國。
辛苦考証與“輕點鼠標”,誰會贏
新浪微博官方辟謠小組曾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總結,微博上較有“市場”的謠言,往往信息要素模糊、配有不實圖片,內容卻迎合了某種情緒或認知誤區。但近日,有研究人員發現,網絡謠言也在“進化”,一些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的“無中生有”或“破綻百出”,而是進化成了“有根有據”、“真假參半”。
“對一些史實錯誤不明顯的歷史類段子,即使有人願意花功夫去考証,考証之后,也往往面臨困局——這邊‘輕點鼠標’傳播熱鬧,那邊,辟謠帖卻關注者寥寥。”李坤睿說。
去年9月,一則“帶頭火燒趙家樓者后來當‘漢奸’”的微博瘋傳。內容是:“梅思平,五四運動領頭學生之一,火燒趙家樓第一把火就是他放的。日寇侵華后,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並未接受正式偽職。倒是當年的愛國者梅思平搖身一變,成為汪精衛投敵的策劃人,鐵杆正牌漢奸。高喊愛國的人,往往最容易變成漢奸。”
上述信息在不同時期,曾得到多名“大V”轉發,轉發者多留言稱“又被教科書騙了”,或者慨嘆“民族劣根性”。
但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多種史料發現,在趙家樓放第一把火的並非梅思平,據檔案資料和口述回憶錄一致指向,此人是北京高等師范學院學生匡互生:在趙家樓曹汝霖公館,“匡互生首先破窗而入,打開曹宅大門,是他第一個點燃焚燒曹宅之火”,但匡於1933年即病逝於上海。
《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匯編》還明確記載,梅思平當時也參與了五四運動,但作用並不明確,連他是否在火燒趙家樓當天參與了游行,都缺乏考証。
耐人尋味的是,加V作家“寶中堂”在某歌手發出微博后半小時,即發布求証微博稱,梅思平只是當時參與五四運動的一名青年而已,並非放火焚燒趙家樓者,但轉發數僅9條。
傳播學理論顯示,公眾對自己缺乏直接經驗的事實進行判斷時,主要依據先入為主的立場和既有的情感體驗。“換句話說,人們選擇相信那些他們願意相信的信息。當發帖者是為了‘迎合’某種大眾口味或‘佐証’某種顛覆性觀點,而發布歷史類信息時,史實真相反而容易淪為配角。”趙皓陽說。
“淞滬會戰國軍炸沉日艦‘出雲號’”,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蔣介石動用70萬國軍發動了淞滬會戰。在會戰中,國軍空軍炸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改變了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戰略部署。”
上述信息,隨著“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的網帖而廣為傳播。但記者查閱多種抗戰史料后發現,當時位於虹口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確曾被中國軍隊進攻。中國官兵浴血奮戰,但並未能炸毀司令部,該司令部建筑直至抗戰勝利后依然存在。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在當時的空戰中被擊傷尾部,直至1944年中途島海空大戰,“出雲號”被美軍擊沉於菲律賓南。
“顛覆傳統”的歷史帖都是謠言嗎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歷史類傳言通過網絡大肆傳播,影響自不待言。但一個關鍵問題是:與既往認知不一致的歷史網帖,是否都算謠言?誰來把握其間的界線?
“流行於網絡的歷史信息中,不乏細節上添油加醋或者移花接木、以偏概全的。但這些不准確乃至錯誤的信息,除非能証明發帖者的確是毫無依據地惡意詆毀,否則,絕大部分都很難和‘故意造謠’畫上等號。”沈陽大學文化傳媒學院教授、民國新聞史專家劉憲閣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分析。
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教師徐進看來,一些顛覆傳統的歷史信息層出不窮,成因復雜。
“有的歷史事件,會因為新史料的出現或研究方法的更新,而出現另一種解讀,這是正常的學術爭鳴﹔有的事件,會被后人根據一定史實進行文學演繹,這也難算造謠。”徐進認為,“還有部分歷史事件存在多個側面,發帖者出於自身立場,‘隻說其一,不說其二’,這需要網民有較強的分辨力﹔隻有極少部分‘水軍’或者造謠賬號,出於營銷或其他目的,對一些歷史事件、人物進行無中生有的‘抹黑’,構成謠言。”
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類似“有一定根據的”不准確歷史網帖,並不鮮見。
比如,近年一則“比狼牙山五壯士悲壯百倍!抗日期間800國軍壯士投黃河”的帖子,流傳甚廣。它源自1939年“六六戰役”,但據媒體實地和查閱史料考証,“800壯士”等數字最早出自新千年后的紀實文學作品《立馬中條》,沒有史料能直接証明上述具體事實存在。
“談歷史是一種現實關懷。”張鳴認為,這提示:網民樂於“買賬”的土壤,或許更值得反思。
“人們在現實中有了不滿或困惑,容易投射到‘想象的過去’﹔而我們傳統歷史教育的刻板化、臉譜化,也容易催生逆反心理,使網民願意接受一些新鮮刺激的說法。”劉憲閣分析,這就是為什麼目前網上較有市場的歷史類網帖,多少會對史實進行一些剪切、修改乃至編造,最終呈現出的,基本都是顛覆傳統、褒貶鮮明的樣貌,並迅速得到傳播。
對疑似謠言“宜疏不宜堵”
“歷史是一門見仁見智的學科,理性思考、尊重事實的‘再演繹’應該被允許,但標准有一條:‘有幾分証據說幾分話’。”徐進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8月27日,有網民發布微博稱:“狼牙山五壯士實際上是幾個土八路,當年逃到狼牙山一帶后,用手中的槍欺壓當地村民,致當地村民不滿。后來村民將這5個人的行蹤告訴日軍,又引導這5個人向絕路方向逃跑。”文后並未列舉証據。
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溯發現,更早的網帖出現在2006年4月,這則名為“藝術的真實與生活的真實:我所知道的‘狼牙山’和‘五壯士’的故事”網帖稱,據當年的老游擊組長冉元同描述,五壯士跑上絕崖是因為“迷了路”,最后因打不過敵人而掉落懸崖。網帖還提到了“五壯士欺壓村民”等說法,但無其他佐証。
數年來,上述網帖幾經“變臉”,在各個論壇和微博平台上露過面。但相反的証據一直未被撼動:比如“五壯士”中的幸存者葛振林,在回憶錄中,記述了全班主動請戰到迎敵的全過程﹔另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當年“五壯士”所在的7連6班至今存續,其事跡在部隊的連史館、團史館中均有相關記錄﹔事件當時的3位目擊者余藥夫、李海忠、邱蔚,也曾在不同場合回憶証實過此事﹔至於網帖中提到的冉元同,在公開出版的史料上,他的回憶與傳統觀點並沒有任何不同。
“質疑要有理有據。對一些歷史事件或人物,如果因為過去‘貶得太低’,現在就‘拔得太高’,或者相反,也違背了歷史真實。”徐進說,“尤其在無法給出充分証據的情況下。”
面對層出不窮的疑似謠言,有什麼好辦法?受訪學者多認為,宜疏不宜堵。
“國人有談史的傳統習慣,但因為知識普及程度有別,不可能苛求每個網民面對紛紜復雜的歷史類信息時,都有專業的鑒別力。”劉憲閣說。
在他看來,若一味採用“堵字訣”,謠言有時防不勝防、辟不勝辟。“不如倒過來告訴公眾哪些是對的,給網民提供更多選擇。”他說,“畢竟,網民有自己的判斷力。不實消息可能重復出現,但隻要大家‘見多識廣’並存在‘觀點對沖’,久而久之,也會判斷出真偽虛實。”
徐進進一步分析,這也需要學者、網民、意見領袖和政府部門的“合力”。
“一些不實歷史網帖泛濫,某種程度上也因‘歷史離大眾太遠’。”徐進表示,當前嚴肅的歷史研究普遍高深枯燥,向社會大眾進行推廣和普及做得不夠。“至少得有一批學者做這樣的工作,面對疑似謠言帖時,提供專業意見﹔平時,把研究成果講得娓娓道來,讓大眾樂於接受,也能形成歷史的判斷力。”劉憲閣說。
意見領袖的作用亦不可忽視。張鳴提示,面對真假莫辨的歷史類信息,意見領袖與普通網民,均需要動用情理、常識和邏輯。“尤其是意見領袖,他們掌握著話語權,但‘隔行如隔山’,轉發自己並不熟悉又沒有確鑿史料証據的歷史類信息時,要慎之又慎。”劉憲閣說。
在此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能做什麼?
劉憲閣認為,政府最好的角色是以法治與規范,為公眾提供一個相對開放的網上討論環境。“稀釋歷史類謠言的最好辦法,是疏導,也就是與不實說法‘唱對台戲’。看誰唱得好聽,唱得更令網民信服。”
在新媒體的情境下,管理者怎麼唱好這台戲,需要各方面的嘗試和探索。“真理越辯越明,而管理者掌握著豐富的史料資源。”劉憲閣說,“當准確、翔實的歷史類資訊不再是某種‘稀缺物品’時,網上泛濫的不實歷史信息甚至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